生存质量评分
生存质量评分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86701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农村卫生、中国当代医药、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等;
生存质量评分的相关文献由147位作者贡献,包括卢芸芸、吴秋华、孙苗等。
生存质量评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701篇
占比:99.90%
总计:86786篇
生存质量评分
-研究学者
- 卢芸芸
- 吴秋华
- 孙苗
- 安林静
- 张丽霞
- 张乐平
- 张艳艳
- 晋雯
- 李振东
- 杨娟
- 殷婷
- 王幸
- 纪艾玲
- 肖丽娜
- 艾英泓
- 董祖焱
- 马春香
- 丁毅
- 万云杰
- 严泉祥
- 何丽
- 何学勤
- 何永萍
- 侯翠翠
- 刁永书
- 刘丽金
- 刘克冕
- 刘兰芬
- 刘春红
- 刘翠容
- 刘超
- 刘铁纯
- 华金骏
- 吴伟珍
- 吴惠
- 吴洁凡
- 吴灶连
- 吴英光
- 吴远燕
- 周玉琴
- 唐晓兰
- 姜晓霞
- 孔建宜
- 孙晓楠
- 孙雅慧
- 孟祥兵
- 宁丽冰
- 官媛媛
- 屈芳
- 屈芳2
-
-
端莉梅;
景建龙
-
-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癌手术患者应用个体化术后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癌手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的术后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生活质量、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术后干预措施可提高口腔癌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
孙晓楠
-
-
摘要: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和放疗序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身体机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化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更佳,两种化疗方式的药物安全性相当,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孙雅慧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治疗中应用抗抑郁药物干预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肿瘤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5例患者及治疗组35例患者分别给予阿片类药物治疗和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对比两组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恶性肿瘤疼痛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疼痛发作频率、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恶性肿瘤疼痛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优良率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症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
-
刘丽金;
高银凤;
徐冬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惠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42例)与参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参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变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生存质量指标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指标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低于参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叙事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自信心,控制并发症发生率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
郭晓晓;
韦雪丹;
蒙新梅;
白晶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感染科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艾滋病)80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感染性疾病患者(40例)开展常规的护理服务,针对研究组感染性疾病患者(40例)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性、护理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生存质量评分、自我护理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自残发生率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利于患者预后。
-
-
范林
-
-
摘要:
目的:观察神阙穴艾灸联合中药熏洗辅佐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二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8例中风后二便失禁患者,依据实施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神阙穴艾灸联合中药熏洗辅佐醒脑开窍法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总分)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艾灸联合中药熏洗辅佐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二便失禁效果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使用。
-
-
张乐平
-
-
摘要:
目的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段内该院收治的114例丙型肝炎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参考随机数字动态表以及57例单组区间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院内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院内护理方案为多元化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认知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预防(2.48±0.40)分、用药原则(2.51±0.62)分、生理功能(75.75±6.86)分、社会功能(73.35±4.72)分高于对照组(1.91±0.25)分、(1.84±0.45)分、(67.11±6.60)分、(68.68±4.50)分,相对数据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3、6.603、6.852、5.406,P<0.05);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为94.74%,相对于对照组80.70%的护理依从性,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1,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生存质量,具备临床普及使用的价值。
-
-
舒逸
-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的价值及对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收的92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选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心功能、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7.83%)高于对照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395.71±18.96)m长于对照组,BNP前体水平(BNP)(404.68±115.94)p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在老年冠心病CHF患者治疗中更具优势,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心功能,亦可延长6 min步行距离,值得借鉴.
-
-
焦丽娟
-
-
摘要:
目的 探究研究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9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后以随机数字法作为分组依据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为患者的生活能力提升有积极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
王梦瑶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脏病采用门诊护理管理模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1-2020.2,医院收治9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基于奇偶数法分组,分别设备为常规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门诊护理管理,获取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躯体健康、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护士可有效辅助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促使患者更好的生存,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