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356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数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1789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0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2009国际信息技与应用论坛、第十一届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第八届仿真算法学术会议等;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关文献由59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长勇、李明、舒级等。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 占比:0.5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1789 占比:99.44%

总计:62140篇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发文趋势图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研究学者

  • 孙长勇
  • 李明
  • 舒级
  • 赵建刚
  • 周小计
  • 周玉欣
  • 陈徐宗
  • 陈海军
  • 张健
  • 王义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艳
    • 摘要: 本文运用拉格朗日理论研究了物质波孤子在外势作用下的运动情况,主要讨论了初速度为零的孤子在势井和势垒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结果显示势垒能排斥孤子,势井能吸引孤子,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使其得到了验证.
    • 徐哲元; 蒋英; 潘安练
    • 摘要: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直接带隙、大跃迁偶极矩、强激子结合能、可范德华集成和谷极化特性,使其在激子-极化激元研究与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当激发粒子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激子-极化激元可通过受激散射凝聚成单个宏观量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它们不受粒子数反转的限制,可实现超低阈值激光。同时结合其谷极化特性,可为强耦合状态的谷电子学应用如光自旋开关和谷极化双稳态器件等提供潜在应用。分别对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激子-极化激元、谷极化激子-极化激元和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最后总结分析了未来实现二维激子-极化激元激光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漆伟; 李明; 郭晓刚
    • 摘要: 研究了三体相互作用对PT对称势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孤子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变分法解析得到了凝聚体的化学势、宽度和相位的表达式.发现三体相互作用可以显著地影响凝聚体的化学势、宽度和密度分布.且存在一个三体相互作用临界强度χc,当三体相互作用强度位于参数区间χc>χ0>0时,将会出现一个稳定的亮孤子.结合Vakhitov-Kolokolov(VK)稳定性分析,进一步证明该孤子是稳定存在的.
    • 刘淑丽; 张金玉; 李春晖; 王晓丽
    • 摘要: 研究了一类带三角势的Gross Pitaevskii方程,首先求出该方程的Lax对;其次给出该方程n次达布变换的表达式,并由此得到n孤子解;然后通过选取零种子解,求得了该方程的单孤子解和双孤子解的具体表达式。最后通过Matlab分析单孤子解和双孤子解的性质,重点讨论了参数变化对孤子的影响。
    • 叶春荣; 郑东琛; 廖任远
    • 摘要: 文章研究了两个杂质浸入玻色凝聚体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微扰法,计算了在弱杂质-玻色子相互作用区域中的基态能量.结果表明基态能量与两杂质之间的相对距离有关.从基态能量出发,研究发现不管杂质与玻色子相互作用是处在排斥状态还是吸引状态,两杂质之间都有保持吸引趋势;而当一个杂质与玻色子相互作用是吸引时,另一个为排斥时,两个杂质之间呈现出了排斥的效果.通过杂质之间有效力的计算也验证了上述现象,进一步研究凝聚体密度背后的力学机制,再次得出了一致结论.
    • 杨如曙; 杨江河
    • 摘要: 发展准离散多尺度法结合紧束缚近似,解析地研究了局陷于光晶格势阱中凝聚体的非线性动力学性质.结果发现,系统中出现稳定的对称包络孤子外,还可观察到一种新的非线性元激发:扭结包络隙孤子.有趣的是,该隙孤子并不传播且局域在初始位置,其幅度可通过光晶格势阱的晶格常数和势阱深度来调控.相应的实验方案是:通过改变形成光晶格势阱的两交叉耦合激光束之间的夹角和(或)激光光强来调控扭结包络隙孤子的幅度.
    • 陈逸熙; 蔡晓妍; 刘彬; 江迅达; 黎永耀
    • 摘要: 本文探究了弱囚禁条件下玻色-玻色混合凝聚体中的准二维隐秘涡旋量子液滴及其动力学特性.前期研究表明,在完全自由的三维空间中,隐秘涡旋量子液滴难以稳定;在二维系统中,当囚禁尺度是窄囚禁条件时,系统仅支持拓扑荷S_(1,2)=±1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因此当横向囚禁尺度较弱时,准二维空间中李-黄-杨修正项仍然采用三维空间中的表达式来描述,此时隐秘涡旋量子液滴能否保持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采用虚时间方法获得了拓扑荷S_(1,2)达到±4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进一步论证了隐秘涡旋量子液滴的有效面积A_(eff)和化学势μ与总粒子数N之间的依赖关系;并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结合实时传输方法获得了总粒子数临界值N_(th)分别与拓扑荷S_(1)和非线性系数δg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动力学部分,本文研究了由两个不同拓扑荷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构造的复合涡旋模式,即嵌套涡旋量子液滴.结合量子液滴的密度分布具有“平顶型”的特点,采用Thomas-Fermi近似对数值结果进行了有效验证.
    • 卢琪; 陈伟杰; 陆振烟; 许英; 李向前
    • 摘要: 在Nambu-Jona-Lasinio模型框架下,研究温度和重子化学势对同位旋非对称量子色动力学物质状态方程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将零温和零重子化学势下的pion超流物质状态方程以及有限温下同位旋密度、压强与格点数据做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给出的结果符合得较好.进一步计算表明,零温和零重子化学势下的平均同位旋能量随同位旋密度单调增加,而非零重子化学势和有限温下却呈现具有极小值的非对称抛物线行为.最后,利用得到的状态方程探讨声速随同位旋化学势的变化行为,结果显示有限温和(或)重子化学势下的声速在相变点不连续,且超流相中的声速饱和值明显大于普通核物质及夸克物质中的值.另外,在超流相中重子化学势和温度具有软化状态方程以及降低声速的作用.
    • 彭鹏; 刘慧琦; 高策
    • 摘要: cqvip:很多奇特的宇宙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浩渺的宇宙中,在桌面级的实验系统中同样可以展现很多类似现象,这正是量子模拟的神奇所在。宇宙有浩如烟海的星海和近乎无限长的寿命。相比宇宙的尺度和寿命,人类生存的地球仅是沧海一粟,其文明也只有短短几千年。但是,人类从诞生那一刻起,从未停止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去探寻宇宙的奥秘,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宇宙数不胜数的奥秘中,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太多令人着迷的研究领域亟待探寻,如大统一理论、宇宙起源、黑洞、规范理论、霍金辐射等。
    • 贾瑞煜; 方乒乒; 高超; 林机
    • 摘要: 系统性地探讨了通过淬火相互作用在初态包含暗孤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产生量子冲击波的可能性及其内禀机制.在淬火至无相互作用极限下,解析得到了初始静止孤子的后续动力学,发现了冲击波的存在,并通过量子相干效应加以解释.在淬火至有限相互作用下,通过数值求解Gross-Piatevskii方程也发现了冲击波现象,并且分析了不同情形:往弱相互作用侧淬火时得到的冲击波与无相互作用情形类似;往强相互作用侧淬火时得到的冲击波伴随着孤子的劈裂,且两者存在同步变化关系.进一步探究了冲击波的特性,包括其振幅、速度,并得到了其随淬火相互作用强度变化的全景图谱.这一工作为实验上实现和观测冲击波提供了理论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