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出版
现代出版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02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人物、出版与印刷、出版广角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纪念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现代出版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军、任翔、卢云等。
现代出版
-研究学者
- 范军
- 任翔
- 卢云
- 本刊记者
- 欧阳敏
- 秦艳华
- 胡守文
- 赛树奇
- 钟美
- 丁景唐
- 于殿利
- 云清
- 任路平
- 倩男
- 关健
- 冯雪东
- 凡丁
- 刘先中
- 刘凤岭
- 刘勇
- 刘洋
- 南北1
- 南长森
- 史建斌
- 叶再生
- 向前福
- 吴素莲
- 吴迪
- 周仁成
- 周立钢
- 周蔚华
- 夏薇
- 姚雪
- 姚雪(整理)
- 寥学
- 小弥
- 小竹
- 岳世川
- 岳世洲
- 崔贤文
- 康秉礼
- 张倩影
- 张国强
- 张涵
- 张红
- 张羽琦
- 彩天
- 彩天(整理)
- 彭璐
- 彭芳燕
-
-
-
-
摘要:
《出版与印刷》于1990年创刊,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经国家出版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专注现代出版与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出版与印刷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出版与印刷领域的产教研深度融合。读者对象主要为出版与印刷领域教育、科研及从业人员。主要栏目设有本期聚焦、研究与观察、出版实务、期刊研究、印刷与包装。
-
-
彭璐;
曹向晖
-
-
摘要:
面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小说月报》的版式设计经历了从无所适从的被动接受到自觉应对的探索变革过程,其基础始终建立在对传统雕版版式的传承和改造上,并逐渐形成其现代版式的风貌,这一演变历程可谓是中国版式设计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
-
郑甜
-
-
摘要:
本文通过引入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中的“相对共时性”方法,对现代出版在中外启蒙运动时期所起的能动作用进行研究。中外启蒙运动相隔近两个世纪,但二者皆处于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时期。通过对其间出版活动的历史追溯,揭示出现代出版在东西方现代社会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以及其对东西方社会不同道路走向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希望借此可以对现代出版的价值与作用进行更为深刻的探讨。
-
-
郁有满
-
-
摘要:
商务印书馆,1897年由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创设于上海,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在近百年思想文化和学术史上,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是两大重镇,是中西思想文化的两大汇聚点,它们一南一北,齐寿并峙,相互呼应,成为中国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双子星座。”[1]这个清末崛起的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出版机构,不仅拥有全国一流的编译阵容、一流的印刷设备与技术,而且拥有庞大健全的发行网络,是中国近现代最大的文化出版企业。
-
-
彭芳燕
-
-
摘要:
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的出版史与近现代文化史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创立,1954年迁往北京。2002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商务印书馆是成员单位之一。2011年商务印书馆改制为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
黄志坚
-
-
摘要:
尊敬的坤明部长,各位領导、各位来宾:首先,我代表中国出版集团,对迎来百年华诞的人民出版社表示热烈祝贺!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出版集团都是党的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我们感受着与人民出版社一样的喜悦、一样的责任。
-
-
-
-
摘要:
《出版与印刷》专注现代出版与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出版与印刷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出版与印刷领域的产教研深度融合。热忱欢迎学界、业界人士不吝赐稿。一、重点征稿选题方向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探讨“十四五”时期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进路和策略2.建设出版学知识体系和出版教育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学学科体系3.围绕出版融合发展,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出版全产业链条,创新出版业态、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
-
-
-
-
摘要:
《出版与印刷》于1990年创刊,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经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ACD)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本刊专注现代出版与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出版与印刷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出版与印刷领域的产教研深度融合。读者对象主要为出版与印刷专业教育科研人员和出版与印刷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栏目设有本期聚焦、研究与观察、编辑实践、印刷与包装、媒介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出版史话、公开课堂、圆桌讨论等,内容注重学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
-
-
-
摘要:
"合璧之书"由两本书组成,分别是李瑞骅《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和张珑《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李瑞骅先生和张珑先生是一对相伴50多年的幸福伴侣。李瑞骅先生是享誉世界的钢结构大师,共和国第一代归国工程师,人民大会堂钢结构的设计者,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张珑先生是现代出版大师张元济的嫡孙女,为山区孩子自编英语教材的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中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的创办人、主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使者。
-
-
杨军;
曹小娟
-
-
摘要:
现代出版观念是出版主体对现代出版活动总的看法和理解,是出版活动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及关键所在。出版观念的形成涉及主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我国现代出版观念萌生于鸦片战争前后依次占主流的教会出版、政府出版和民营出版活动。其间,现代印刷技术及设备的传入、城市化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国家文化政策和启蒙与革命思潮的推动、现代出版职业群体的出现、西方出版观念的引入等,都是现代出版观念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现代出版观念的形成是出版活动与近代社会发展互动的结果,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呈现同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