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黑数
犯罪黑数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919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法律监督的新视野研讨会等;犯罪黑数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江海、王秋杰、刘广三等。
犯罪黑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919篇
占比:99.70%
总计:31012篇
犯罪黑数
-研究学者
- 江海
- 王秋杰
- 刘广三
- 孙蕾
- 左坚卫
- 张兆松
- 易军
- 王登辉
- 谭志君
- 赵长青
- 郭杰
- 乔桐
- 于永军
- 任俊琳
- 余健明
- 修真
- 傅尧
- 傅跃建
- 凌萍萍
- 刘一鸣
- 刘善通
- 刘婷
- 刘晓
- 刘纯尚
- 华仁根
- 古立峰
-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课题组1
- 吴永红
- 周东平
- 周勇1
- 周明让
- 周良沱
- 奚居仁
- 姬新江
- 孙文红
- 孙昌军
- 孙梦宁
- 季洁
- 季超逸
- 庄慧鑫
- 庞旭
- 张义雄
- 张兵
- 张梦林
- 张治国
- 张镝
- 彭志云
- 彭辅顺
- 戴兵
- 戴锐
-
-
刘善通
-
-
摘要: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信息化、数字化的趋势愈加显著。但在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金融领域的经济犯罪开始层出不穷,在众多金融行业中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导致大量资金流失,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有大量金融领域犯罪存在且未被发觉,严重危害了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金融市场的管理秩序。文章从研究金融犯罪黑数入手,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
-
-
-
摘要:
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大了反腐力度,但腐败犯罪黑数较大是无法否认的事实,阻碍了对腐败犯罪的惩治、廉洁风气的培养与国家机关人员法治意识的提高。因此,腐败犯罪黑数的研究与治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文章从腐败犯罪自身特性与案件调查的外部条件入手,了解腐败犯罪黑数的危害性与成因,进而从完善法律法规、侦查技术、监督方式等方面控制和减少腐败犯罪黑数。
-
-
王瑞山
-
-
摘要:
犯罪下降已成为国际犯罪学领域一个重要话题。考察1981—2019年中国刑事案件发案率,强奸犯罪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波动;杀人犯罪和抢劫犯罪自21世纪初以来呈现持续、稳定的下降趋势;伤害犯罪、盗窃机动车犯罪在2010年开始出现持续、稳定的下降趋势;总体犯罪自2016年开始下降,截至2019年底仍为下降趋势,但时间较短。对于犯罪下降的解释分别存在实证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两种方法论立场,形成了多种假设。这些假设的理论依据可以归属于传统犯罪学和环境犯罪学两种不同视角,传统犯罪学聚焦犯罪人的犯罪性,而环境犯罪学聚焦犯罪行为的发生情境。总体而言,犯罪是有犯罪倾向或动机的人在一定机会条件或特定刺激下实施的行为。当前,我国社会福利的增加、人口结构变化(青少年减少和老年人增多)、流动人口政策的优化等因素减少了犯罪人,公共监控和社会管理的加强、警务的改善、严打暴力犯罪的策略等因素减少了犯罪机会,经济发展既缓解了因贫困导致的社会紧张,也为社会福利和犯罪管控奠定物质基础,最终导致犯罪下降。
-
-
韩宇波;
戴锐
-
-
摘要: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赌博由线下转到线上,网络赌博犹如雨后春笋般蔓延,虽然我国对此的打击成果显著,但由于网络犯罪相比于传统犯罪而言隐蔽性更强,并且存在着较高的犯罪黑数,因此依旧严重危害着国家与人民的财产和安全。近年来,由于我国禁赌力度大,迫使不法分子流窜至境外开设网络赌博公司,给打击治理造成了一定困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
王运海
-
-
摘要:
虚假诉讼的案件规模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扩大,未识别的违法犯罪黑数已经存在相当数量并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还严重危及司法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信力。为切实加强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工作,笔者以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刑法修正案(九)、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以2015年1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26861份理由属性为“虚假诉讼”的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拟对民刑事领域虚假诉讼的界定、主要特点及常见表现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
-
-
张兆松
-
-
摘要:
近年来腐败行为入罪的比例越来越低,腐败犯罪轻刑化现象更加严重,其原因是立法不完善,犯罪构成过于严格,执法不严,放纵犯罪。刑罚惩治力度的不断减弱,影响"不敢腐"效应的形成,影响特殊预防的效果。鉴于此,要继续推进腐败犯罪立法,着力解决贪贿犯罪构成过于严格的问题;加大腐败犯罪查处力度,提高定罪处罚比例,实现量刑结构合理化;加强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防止选择性执法。
-
-
季洁
-
-
摘要:
随着京津冀、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提出与政策建构,区域一体化思路之下的城市群形态初现雏形.非法集资类案件携带区域性特征成为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严峻考验,尤以集资诈骗类案件的非法性、危害性为甚.长三角地区集资诈骗类案件较其他区域无论在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受众群体均呈现明显趋势.择取区域性非法集资行为高发区——长三角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严选、归纳判决中的非法集资手段与方式,发现其在"行为载体"、"行为模式"、"行为对象"上具有可归纳性.穿透各类别行为范式,于"金融法"与"刑法"交叉视阈下沿"城市—区域—国家"层面洞察当下金融环境中的积弊,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的制度集聚与要素积累奠定基础.
-
-
张兆松
-
-
摘要:
近年来腐败行为入罪的比例越来越低,腐败犯罪轻刑化现象更加严重,其原因是立法不完善,犯罪构成过于严格,执法不严,放纵犯罪.刑罚惩治力度的不断减弱,影响"不敢腐"效应的形成,影响特殊预防的效果.鉴于此,要继续推进腐败犯罪立法,着力解决贪贿犯罪构成过于严格的问题;加大腐败犯罪查处力度,提高定罪处罚比例,实现量刑结构合理化;加强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防止选择性执法.
-
-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课题组1;
周勇1;
郭建安1;
郑霞泽1
-
-
摘要:
2018年9月26日,根据中央政法委有关要求成立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参加的、跨部门的重新犯罪问题调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犯罪问题调查实施方案》和《重新犯罪问题调查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工作规则》,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开展好重新犯罪问题调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贡献。为积极配合和大力推动重新犯罪问题调查工作,本刊将组织刊发有关重新犯罪调查重大理论与实务问题的调研报告和研讨论文。本期刊发的《关于监狱释放罪犯重新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对全国1997年-2001年监狱释放罪犯重新犯罪的考察》系2005年撰写的调研报告,反映的是1997年-2001年全国监狱释放罪犯的重新犯罪情况、特点及对策,尽管数据的时间比较久远,但从重新犯罪调查的概念界定、方法思路、算法公式以及分析视角等方面在今天仍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
王秋杰
- 《2011法律监督的新视野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犯罪黑数是指那些实际发生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被司法机关立案追究的刑事案件.在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立案阶段,犯罪黑数问题比较严重,导致刑事立案中犯罪黑数大量存在的原因有很多,要想这真正减少公安机关刑事立案阶段的犯罪黑数,需要降低刑事立案条件、提高立案统计质量、加强立案监督的力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