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突聋
特发性突聋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670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宜春学院学报、中老年保健、中国卫生产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2011’四川省针灸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一届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会等;特发性突聋的相关文献由135位作者贡献,包括敬光怀、施典羽、杨凯等。
特发性突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670篇
占比:99.55%
总计:15741篇
特发性突聋
-研究学者
- 敬光怀
- 施典羽
- 杨凯
- 罗利容
- 罗辉苑
- 万丽华
- 周石坤
- 孙双玲
- 康大伟
- 朱优立
- 朱利红
- 李政杰
- 梁繁荣
- 王宁宇
- 王钧
- 贾秋云
- 丁恩深
- 丁盛鹏
- 仇志强
- 付彦乔
- 付红霞
- 任秀勤
- 何少婉
- 关衷友
- 刘冰
- 刘勋
- 刘华凤
- 刘清明
- 刘爱国
- 刘爱珍
- 史艳春
- 吴琍雯
- 吴皓
- 吴立连
- 周宏图
- 周遵珊
- 唐英
- 姚锐娥
- 孙红霞
- 孙进军
- 宋成伟
- 尹时华
- 崔永华
- 应根东
- 张淑香
- 张玉媛
- 张福宏
- 张萍萍
- 张连生
- 张雪春
-
-
-
张鹏鑫;
罗育新;
何少婉
-
-
摘要:
目的 探讨耳后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初始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后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听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后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对初始治疗特发性突聋患者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借鉴和推广.
-
-
殷凌霞;
张玉媛
-
-
摘要: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A1c与特发性突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特发性突聋患者108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按照HbA1c水平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HbA1c<6.5%的患者为对照组,HbA1c≥6.5%的患者为试验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凝调脂、监测血糖、给予糖皮质激素与辅助高压氧治疗,重度与极重度患者加予巴曲酶治疗,12天/疗程,一个疗程后复查听阈值.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患耳侧别、听力损伤程度及治疗前的听阈水平和治疗后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因HbA1c升高导致的听力下降与性别、患耳侧别无关,试验组听力损伤程度较对照组严重,且听力恢复情况较差.结论:HbA1c与特发性突聋患者的性别、患耳侧别无关,但其水平变化会影响听力损伤程度,若HbA1c升高则会导致特发性突聋患者听力损伤加重.
-
-
-
李秋红;
胡镜清
-
-
摘要:
cqvip: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以及劳动强度的增大,特发性突聋发病率呈升高趋势,由于特发性突聋的病因较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严重困扰患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采用自拟活血补肾通窍汤加耳穴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56例,取效满意。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个月。对照组56例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
-
张福宏;
陈小婉;
仇志强
-
-
摘要: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金纳多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突聋患者130例,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与金纳多联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听力值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7%,P<0.05;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听力值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9.23%,观察组为7.69%,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金纳多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突聋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转归,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及可行性较高.
-
-
邹海波
-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威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特发性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纯音听阈均值(PTA)的变化、治疗的效果,并分析治疗效果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这些患者接受治疗后的PTA低于其接受治疗前的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3.3%,其中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均为伴有眩晕症状的患者.不同病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的病程越长,其治疗的有效率越低.结论: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效果显著,但患者若伴有眩晕的症状或病程较长,其用药效果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
-
王仁忠
-
-
摘要:
外面的世界繁华热闹,而有些人失去了听觉非常痛苦。我国目前有听力残障的患者共计2000多万,约占各类残疾的30%左右,居六类残疾之首,而这之中完全没有听觉的占到5.69%。有天中午,我刚结束门诊,接到老家的一个电话,说一远房亲戚家的孩子(26岁)由于赶策划熬夜导致右耳突然听力大幅下降,在老家吃了2天营养神经的药,也没任何改善。我回答说,赶紧让孩子过来吧,先做个全面检查。检查完后,没发现有器质
-
-
-
郑烨贤;
彭利艳;
崔永华;
刘爱国
-
-
摘要:
目的 分析鼓膜置管后鼓室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全身激素治疗重度特发性突聋的效果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重度特发性突聋患者临床资料.49例重度特发性突聋患者依治疗方式分为2组:A组,29例,接受全身激素治疗;B组,20例,接受鼓膜置管鼓室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全身激素治疗.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患耳、伴随耳呜或眩晕症状等均经良好配对.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分析伴随耳鸣和眩晕症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0%(20/29),痊愈率为6.9%(2/29),B组总有效率为70.0%(14/20),痊愈率为15.0%(3/20),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8).耳鸣或眩晕症状对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均P>0.05).治疗后各频率平均听阈改善经ANOVA分析显示,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度特发性突聋患者的治疗中,全身联合鼓膜置管鼓室给予地塞米松治疗与单纯全身给药的疗效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耳鸣或眩晕等伴随症状对重度特发性突聋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