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8008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人民检察、人文杂志、大观周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等;熵增原理的相关文献由159位作者贡献,包括艾伦、赵明蕊、郝雅立等。
熵增原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008篇
占比:99.86%
总计:68100篇
熵增原理
-研究学者
- 艾伦
- 赵明蕊
- 郝雅立
- 兴乔
- 刘中臣
- 史正有
- 周月
- 孟凡民
- 岳小欣
- 张波
- 张海珍
- 彭小强
- 戴一帆
- 李圣怡
- 温志强
- 王璐
- 石峰
- 老喻
- 胡新华
- 谢超
- 辛亚楠
- 钱战森
- 马一太
- 高亮杰
- Chen Zhe
- Li Li
- Li Xinliang
- 亓四华
- 任天忠
- 任权
- 任爱玲
- 何龙泉
- 佘守宪
- 余治国
- 关忠良
- 其木苏荣
- 刘伯渠
- 刘光达
- 刘学来
- 刘文瑞
- 刘永智
- 刘贵忠
- 包中恂
- 卡卡
- 卢笑笑
- 吕灿仁
- 周澜
- 唐泉清
- 奚杰
- 姚玉琴
-
-
-
老喻
-
-
摘要:
爱不仅是艺术,更是一门技艺。爱情中的两个人一开始特别好,时间一长,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出现,很像物理学的熵增原理,两个人的关系总会越来越趋向混乱。所以,爱情是需要经营的,那到底如何经营呢?我要讲一个麦克斯韦妖的概念,它来自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做的一个思想实验。物理学中有一个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原理,指的是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只能增大或保持不变,绝不可能减少。麦克斯韦想讨论熵增原理在什么情况下失效。
-
-
老喻
-
-
摘要:
爱情中的两个人一开始特别好,时间一长,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出现,很像物理学的熵增原理,两个人的关系总会越来越趋向混乱。所以,爱情是需要经营的,那到底如何经营呢?我要讲一个麦克斯韦妖的概念,它来自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做的一个思想实验。物理学中有一个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原理,指的是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只能增大或保持不变,绝不可能减少。
-
-
郝雅立;
温志强
-
-
摘要:
熵增原理阐述了系统内部能量转移的无效化最终导致整体系统无序化的规律.利用熵增原理分析社会系统,认为信息的增减会导致系统熵值的变化,引发系统稳定的波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刺激舆情系统产生波动,呈现为系统间正负熵交换、舆论系统内部熵产、熵流涌动和短暂熵定四个阶段.呼应刻板认知、焦点问题弥散、舆情多点共生是刺激舆论系统熵增的重要机制动力.要认识并正视舆论系统的自然性的熵增规律,利用外部注入或引导系统自我内部生产负熵流,增强制度约束,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可能成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和舆情治理的新尝试.
-
-
郝雅立;
温志强
-
-
摘要:
熵增原理阐述了系统内部能量转移的无效化最终导致整体系统无序化的规律。利用熵增原理分析社会系统,认为信息的增减会导致系统熵值的变化,引发系统稳定的波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刺激舆情系统产生波动,呈现为系统间正负熵交换、舆论系统内部熵产、熵流涌动和短暂熵定四个阶段。呼应刻板认知、焦点问题弥散、舆情多点共生是刺激舆论系统熵增的重要机制动力。要认识并正视舆论系统的自然性的熵增规律,利用外部注入或引导系统自我内部生产负熵流,增强制度约束,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可能成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和舆情治理的新尝试。
-
-
郝雅立
-
-
摘要:
物理学中的熵增原理在社会系统和舆论系统中有所体现,特别是在网络系统中因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民众风险意识而呈现为高质量信息少、中心弥散的问题.利用熵增理论观察网络舆情发展,可以发现系统整体熵增速度减缓、外部对负熵功能的重视与强化、系统自我创造负熵能力增强三个维度的新转向.要谨防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舆论熵值的叠加、"现实熵"与"事件熵"相互作用、"潜在熵"与"显性熵"相互交织而引发的舆论系统的高熵状态风险.对此,建议建立基于熵值监测的舆情预警系统,健全完善社会心理熵控机制,持续优化网络信息管理体系.
-
-
尤田
-
-
摘要:
制冷系统的换热器中存在气液相变过程,为了揭示气液相变过程中传热与传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介绍了孤立系统中热力学耦合的3种情况,运用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对换热器中气液相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气液相变换热过程中的热量传递过程和相变传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符合能量转换的热力学耦合机制,即熵产率大于零的自发过程可以驱动熵产率小于零的非自发过程.
-
-
-
-
-
邵冉
- 《2012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熵概念诞生于热力学,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地得到发展,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运用热力学的原理,分析了熵增原理,阐明了熵增原理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说明了在大力推进消防防火工作的进程中,熵增原理的积极作用.自然界中,熵增过程是自发进行的,那些单位能量熵值较小的能量形式趋向于转化成那些具有较高熵值的能量形式,可知:低熵值物质发生危险的概率比高熵值物质大得多,也就是说低熵值物质转化为高熵值物质的概率相比高熵值物质要大得多。因此,低熵值物质对应的风险性比高熵值物质大很多,进一步推论可知:"增加熵值"可以用来减小系统的风险性,即"增熵避险"原理,这一原理在消防中有其独到的作用,可以指导日常的消防防火工作。"增熵避险"原理在消防的防火工作有极大的作用,"适当的隔离"原理、"增加备用的设备"原理和"相对独立,相互分离"就是"熵增"原理在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
-
Li Li;
李理;
Chen Zhe;
陈哲;
Li Xinliang;
李新亮
-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准确的预测复杂流动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空气动力学前沿问题之一。作者从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角度,研究了离散形式下对流项和粘性项对熵的变化的不同作用,指出了在对流项处理得当的条件下,粘性项的计算偏差是导致计算失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利用人工粘性弥补这一计算偏差的方法.作者以四阶中心基本离散格式为例,说明了八阶人工粘性施加方法,人工粘性项中的可调参数可以根据基础格式计算出的耗散与真实耗散的偏差确定.同时作者对可压缩NS方程及非均匀坐标系下熵增不足的原因进行的初步探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可压缩平板流动DNS的计算表明,利用人工粘性补充了熵增不足的部分以后,计算更稳定,可以有效避免非物理解的产生.
-
-
马一太
- 《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在宏观世界没有可逆过程,因此把有可逆过程的熵增原理ds ≥ 0 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不对的.同样在现实世界卡诺循环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内容还不完善,应该加上有限时间热力学正循环和逆循环分析等相关内容.本文提出热力学第四定律可分析不可逆过程或不可逆循环.作者以动力型不可逆性和阻力型不可逆性为依据,提出了两种热力学第四定律表述方法,完善热力学理论,促进合理利用能源.
-
-
谢祥;
臧学运;
关忠良
- 《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信息已成为企业关键资源之一,特别是信息论中的负熵原理-信息是负熵进一步强调了信息的重性。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增原理,许多企业亟希望于通过尽可能多地从外界获取信息,引入更多的负熵流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实际并非如此,过多信息导致的信息超载现象已经给企业的决策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基于信息熵的定义深入分析了信息价值与信息量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负熵原理的不合理性,即信息也可能是正熵,信息量的增加同样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信息的价值取决于信息的质量而非信息的数量。本文的论证不仅定量分析了信息超载产生的本质原因,也为企业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
戴盈盈
- 《第三届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
-
摘要:
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饱受法学界争议.耗散结构理论是指在开放系统和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过程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形成和维持的宏观时空有序结构.耗散结构论证明了系统从无序状态转化为新的有序状态的可行途径.封闭的司法体系会造成系统内的熵增,造成发展的无序性,而司法体系在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中不断吸收新的信息、能量,使得司法体系在立法滞后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履行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职能,并使得司法发展能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这就如同在司法体系中输入了减少总体熵增的负熵流,并且保证了负熵的绝对值大于正熵.司法具有被动性的特征,要保证司法体系的负熵输入就必须有其他能主动与之沟通并输入信息的媒介,基于此,天然具有窥探性和侵入性特征的媒体则恰好满足了这一条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