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
煎药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20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69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今日科苑、石河子科技、家庭医药·快乐养生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辨证论治研讨会等;煎药的相关文献由2448位作者贡献,包括蔡永潮、颜志红、南龙等。
煎药
-研究学者
- 蔡永潮
- 颜志红
- 南龙
- 郭庆泽
- 杨盆盆
- 路海英
- 不公告发明人
- 钱帮贵
- 安月明
- 余冰心
- 彭国华
- 包新登
- 高杨
- 康建荣
- 林德开
- 刘峰
- 王松
- 朱志传
- 邵忠武
- 高朋
- 何晓鲁
- 张奇石
- 曹真
- 李红莉
- 莫京陆
- 蔡淳
- 谢红根
- 郄丽红
- 高太益
- 李学林
- 许怀南
- 孙涛
- 张丰达
- 杨会强
- 胡斌强
- 黄凯
- 吕迎智
- 孙启玉
- 孙正
- 刘瑞新
- 张立壮
- 张金木
- 李霞
- 桂伟
- 桂新景
- 汤波
- 王连禄
- 陈素伟
- 陈长权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
李增辉
-
-
摘要:
看好病,首先是方子要对症,其次是中药要道地,然后是抓方要准确,再有煎药要规范,服药要科学。这样的全流程才是医馆诊疗效果的关键,无论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
-
-
-
摘要:
中药煎煮包括汤剂和煮散,煎煮过程中的火候、溶媒、辅料都会影响药性和疗效。在中医古籍记载中,有用冰煎药者,还有用甘蔗汁、煮沸的热水、酒、蜂蜜等溶媒或辅料煎药的先例。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煎煮溶媒。采用性寒凉的溶媒煎煮药物,可增强药物寒凉之性,也可减轻药物的温热之性。
-
-
徐淑萍
-
-
摘要:
汤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汤药煎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就明确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以看出煎煮方法对于发挥药物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
麦惠娴;
曹帼琦;
张梅凤
-
-
摘要:
中药的煎服有不少的讲究,掌握其中的方法,能使药效翻倍,若煎服方法不当,很有可能使药效下降,甚至增加毒副作用.
-
-
麦惠娴;
曹帼琦;
张梅凤
-
-
摘要:
中药的煎服有不少的讲究,掌握其中的方法,能使药效翻倍,若煎服方法不当,很有可能使药效下降,甚至增加毒副作用.
-
-
向宇
-
-
摘要:
中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治疗疾病中有着宝贵的经验。重要 的特点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且有着良好的针对性。在我国有着许多流传 下来的几千年的老方子,在临床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在选择 重要治疗疾病的时候,不知道重要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如煎药的时候有 讲究,保存的时候有讲究,服用的时候有讲究等。如果在治疗期间忽略了 这些,就有可能影响到治疗效果。
-
-
陈茉
-
-
摘要:
许多人都相信中医,家里都有一个煎中药的药煲,但却未必真正懂得煎中药。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在煎药前,要先用清水把药材浸泡20-30分钟。这是因为,中药材大都是晒干了的植物根茎、果实等,要想把药物有效成分煎煮出来,首先就要让干巴巴的药材吸足水分,才可能通过水这个媒介释出。
-
-
-
-
摘要:
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同疫情灾害的一次次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呈现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特点,这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2021年5月中旬,辽宁省营口市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再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营口市依据国家公开的中药配方和专家研制的配方,紧急从河北等地采购中药饮片10吨,并从北京等地采购了煎药设备。当地医护人员加班加点,每天煎制近3万袋中医药汤剂和代茶饮,全部免费提供给集中隔离人员和重点管控小区内的人员,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本期视觉,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看看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高光时刻。
-
-
-
-
倪红梅
- 《全国辨证论治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一书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较晚些时之著作,刊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一名.全书计有补剂、用药、中风、咳嗽、吐血、治法、制剂、延医、秘方、宗传等名论十九篇,集中反映了徐氏独特的学术思想.其写作目的为针对"乃世之医者,全废古书,随心自造,以至人多枉死,目击心伤."实因"悲悯填胸,不能自已"而作.作者着重剖析了当时医界的流弊之著述.书中还有宣传基本医学知识的内容,反映出灵胎宅心仁厚,乐为仁术,的确为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医学大家.即使是煎药方法上,徐氏也十分重视.他认为煎药法是疗效极重要的一环.力求最佳煎药法.他指出"煎药之法各殊;有先煎主药一味,后入余药者;有先煎众味,后煎一味者;有用一味煎汤以煎药者;有先分煎,后并煎者;有宣多煎者(补药皆然);有宜少煎者(散药皆然);有宜水少者;有不煎而泡渍者;有煎而露一宿者;有宜用猛火者;有宣用缓火者;各有妙义,不可移易",煎药方法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徐氏积极倡导注意选择合适的煎药方法,因人、因药、因剂型而异,以利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