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电池

热电池

热电池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33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武器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576411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3海峡两岸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峰会、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等;热电池的相关文献由188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云伟、刘效疆、王京亮等。

热电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8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76411 占比:99.93%

总计:576810篇

热电池—发文趋势图

热电池

-研究学者

  • 李云伟
  • 刘效疆
  • 王京亮
  • 潘志鹏
  • 赵洪楷
  • 吴启兵
  • 王超
  • 万伟华
  • 兰伟
  • 王建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杨; 张书弟; 杨少华; 赵彦龙; 白银祥; 占先知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和固相法合成的FeS_(2)、CoS_(2)和铁钴双金属二硫化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钒酸铜高电位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掺杂改性以得到最优放电性能;通过高温升华法制备NiCl_(2)正极粉体并将正极材料进行涂覆以制备薄膜电极;采用高温烧结制备NiF2粉体正极并进行放电性能测试。通过XRD、SEM、粒度分布分析以及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S_(2)、CoS_(2)等正极材料起始放电电压较低,钒酸铜及其改性材料具有高电压但性能不稳定,NiCl_(2)电极材料电子导电率较低,激活时间较长,NiF2材料相较于NiCl_(2)材料起始放电电压高放电平台长且激活时间短。
    • 陈硕; 许萍; 汤胜; 越云博; 张鸿; 张艳
    • 摘要: 氧化镁抑制了多卤化物锂盐电解质在高温下的流动,保证了热电池的安全性。对比研究不同种类氧化镁材料的物理特性,并通过溢流实验,分析其对锂盐电解质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振实密度小且比表面积大的氧化镁材料表现出最优的吸附性能。
    • 周围; 汪芮; 孟凡钦; 鞠国铭; 孟庆宜; 张旭
    • 摘要: 针对目前热电池内部装配缺陷检测效率低、准确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精准分割内部电池堆图像并能够准确识别缺陷种类的方法。首先采用水平、垂直积分投影法对目标电池堆边缘特征进行提取,利用局部自适应对比度增强算法对局部不清晰部分进行细节纹理增强;然后研究了缺陷结构的灰度特性,计算提取出缺陷特征参数;最后使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决策树对特征参数分类识别,并根据分类准确度进行权重分配,将加权融合后的结果作为检测的最终判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2000个样本的检测准确度达98.9%,为热电池的X射线缺陷检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康二维; 席小练; 郭娇; 赵彦龙; 白银祥
    • 摘要: 为了解热电池电堆中加热片作用故障对热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同厚度的石棉纸冲制片代替热电池电堆中的加热片,模拟电堆中不同位置和数量的加热片作用故障,通过对不同加热片故障下输出电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建立了在空载和带载情况下加热片故障对输出电性能的影响模式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加热片故障,主要影响的是加热片紧邻的单体电池,而其内阻为主体表现形式;带载时会使电堆输出电压变低,上升变慢,激活时间变长;随着电堆的负载增大,其影响也越明显。该结论有望为热电池的设计以及总体电源故障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 周围; 肖鑫; 汪芮; 刘志博; 伊纪禄
    • 摘要: 针对热电池装配缺陷人工检测效率低、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热电池装配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灰度标准化对电池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利用模板库匹配和自适应模板匹配法精准提取出单体电池堆区域。其次对热电池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倒装、漏装和次序错误3种常见缺陷特征进行分析,以提取的单体电池结构特征进行自对比,结合电池缺陷库匹配法对结果进行分类,最终实现热电池X图像的缺陷检测。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的准确率为96%,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何玲; 钟江川; 张钦仰
    • 摘要: 目的 为了实现异形热电池组的智能化装配和解决装配过程中存在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装配机器人,并仿真验证该机器人是否能够满足异形热电池组的装配精度需求。方法 采用改进D-H参数法构建运动学模型,通过正运动学分析机器人末端轨迹。采用改进DE算法进行逆运动学求解,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运动学求解结果。结果 求得平均位置误差为1.4×10^(–4) mm,平均姿态误差为2.4×10^(–4)度,平均解迭代次数为219.857,各构件最大角速度不应超过3.5 rad/s。结论 设计的装配机器人能够满足异形热电池组装配精度要求,运动学求解精度提高2个数量级,效率提高72.5%。
    • 朱明; 胡冉; 王超; 王士瑞; 越云博
    • 摘要: 面向新一代小型化轻量化武器装备对热电池电源的实际需求,通过流延涂布工艺制备了正极-电解质一体化复合薄膜极片。所制备的一体化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极片厚度仅为180 mm,远小于传统粉末压片工艺制得极片的厚度。将一体化薄膜极片与锂硼负极组装成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放电结果表明,在1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450°C时单体电池的峰值电压为2.01 V,截止电压1.0 V时,放电时间达到125 s,对应比容量可达1806 A·s/g;同时,单体电池内阻也相对较低,仅为40 mΩ。
    • 孙铭浩; 杜磊; 杨少华; 李继龙; 白银祥
    • 摘要: 用沉淀法制备Cu_(3)V_(1.85)Mo_(0.15)O_(8)的粉体,探索不同条件下Mo掺杂量对其放电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其形貌和结构等。实验结果表明:在摩尔质量比0.15的Mo掺杂量、700°C和10 h煅烧时间下的制备粉末粒度为10μm左右,样品表面较为光滑,分散均匀,此时放电性能最佳。以锂硅为负极放电电压可达2.69 V,截止电压2.0V时,比容量可达为250 mAh·g^(-1)。
    • 王辉
    • 摘要: 针对热电池内部导线易腐蚀问题,采用冷轧的方法制备了Al/Cu/Al复合带作为新型导线,应用SEM,XRD,EDX等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复合带金属间化合物增长速度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铝复合带抗蚀性和导电性均优于现在广泛使用的纯镍带;高温下复合带有显著的互扩散,扩散层厚度的平方(h^(2))与保温时间为线性关系,界面的迁移过程受原子的扩散控制;复合带中扩散层相分别是Cu-Cu_(9)Al_(4)-Cu_(3)Al_(2)-CuAl-CuAl_(2)-Al,这些低电导率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使复合带电导率降低;复合带电导率随扩散层厚度增加而降低表现为3个阶段:(1)快速下降区(35μm),导致现象的原因为复合带界面化合物相总含量和其中CuAl_(2)与Cu_(9)Al_(4)含量的相对变化。
    • 李高春; 周刚; 庄振民; 李昭锐; 肖云东
    • 摘要: 目的建立基于实测环境载荷的热电池等效加速贮存试验技术,掌握其在环境载荷作用下的性能退化规律。方法在分析热电池组成和所受环境载荷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热电池的主要失效模式,设计基于实测环境数据的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开展热电池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分析热电池性能和热图像的变化情况,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电池剩余电容量进行预测。结果随加速循环次数(时间)的增加,热电池的电容量下降。热图像表明,热电池经过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后,其放电过程表面温度要高于初始放电表面温度。粒子滤波算法能够有效模拟电容量的退化过程,电池剩余电容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结论等效加速贮存试验得到了热电池的性能退化规律,从而为热电池的贮存试验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