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泥
炮泥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881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矿业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34564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煤矿爆破、煤炭科学技术、中国矿山工程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7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2011全国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等;炮泥的相关文献由1714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小梅、范咏莲、隗寿宏等。
炮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564篇
占比:99.45%
总计:34755篇
炮泥
-研究学者
- 曹小梅
- 范咏莲
- 隗寿宏
- 刘兴平
- 山国强
- 张琦
- 赵军
- 张婷
- 张君博
- 徐瑞图
- 唐勋海
- 张雯文
- 牛清波
- 冯云康
- 张正富
- 梁向荣
- 甘菲芳
- 邱海龙
- 陈博
- 夏欣鹏
- 张凌恺
- 徐国涛
- 徐自伟
- 金金
- 刘荣普
- 刘豫杰
- 吴秀强
- 孟庆新
- 崔智恒
- 巴闯
- 梁义兵
- 江徐军
- 赵惠萍
- 邢建辉
- 郑江
- 黄朝晖
- 刘艳改
- 吴树全
- 张治国
- 杨鸣航
- 秦颖
- 程智道
- 邓乐锐
- 高冲锋
- 付光勇
- 刘斌奇
- 叶理德
- 孙戎
- 张守喜
- 张志韧
-
-
李继锋
-
-
摘要:
山钢1#1880高炉自2021年11月19日开炉以来,相继出现了铁口喷溅、高炉憋风等问题,影响了高炉的正常生产。文章探索分析了铁口喷溅的原因,采取了铁口孔道压浆技术、更换高质量炮泥等一系列措施,随后喷溅现象逐步消失,炉况顺行趋于稳定。
-
-
刘庆涛;
张守喜
-
-
摘要:
为了解决机械传动指针式高炉液压泥炮打泥量装置只能估测打泥量、偏差大、无法准确控制铁口深度的难题,采取了将齿轮流量计串联在打泥液压缸的无杆腔油路上,用编码器和计算机运算,数字显示的方法,实现液压泥炮打泥量全程、时时、动态容积监控,从而达到精确控制打泥量。不仅解决了液压泥炮打泥量不准确问题,铁口平均合格率由原来65%提高至98.5%,每次打泥量的误差控制在0.001 m^(3)以内,而且提高了炮泥的使用率,减少炮泥的使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
鞠茂奇;
梁永和;
聂建华;
蔡曼菲;
郭梦真
-
-
摘要:
为了提高Al_(2)O_(3)-SiC-C质炮泥的性能,研究了TiO_(2)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4%)对Al_(2)O_(3)-SiC-C质炮泥热处理后烧后线变化、致密度、常温强度、抗氧化性和抗渣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1 100°C保温3 h热处理后,试样均发生收缩,其线收缩率随TiO_(2)的增多而增大;试样的致密度和常温强度也均随TiO_(2)的增多而增大。2)在1 450°C保温3 h热处理后,由于试样中莫来石的生成伴随体积膨胀,试样均发生膨胀,其线膨胀率随TiO_(2)的增多而增大;试样的致密度随TiO_(2)的增多而减小;试样的常温强度随TiO_(2)的增多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TiO_(2)添加量为3%(w)时达到最大。3)添加TiO_(2)后,炮泥的抗氧化性和抗渣侵蚀性均略有改善。
-
-
张宇
-
-
摘要:
针对传统矿用炮泥码垛工作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以减人增效、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需求为导向,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维护的自动切料码垛设备。介绍了该设备的具体结构,分析了该设备的工作过程,解决了各机构间的相互配合协作问题,并设计了一些关键部件的具体技术参数与结构尺寸。应用该设备不仅可实现快速安全平稳码垛,而且用人量少,生产效率高,促进了炮泥码垛工作的降本增效。
-
-
张未栋
-
-
摘要:
河钢承钢某高炉2016年7月倒铁口后出现喷溅现象,炉外大沟两侧由于喷溅积累了大量的渣,炉外清渣工作量大,铁口不好维护,出铁困难,制约高炉生产.通过减少小套漏水入炉,改善炮泥质量;打泥重开铁口.铁口喷溅得到冶理.
-
-
-
唐艳东;
马北越;
高陟
-
-
摘要:
介绍了高炉炮泥的种类,各自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分别综述了在炮泥原料、炮泥结合剂、添加剂以及其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当前改善炮泥的研究思路做了剖析与总结,展望了炮泥的研究发展方向.
-
-
戴宪涛;
李铁峰;
王平;
黄泗军
-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莱芜分公司炼铁厂为提升高炉有效产能,针对设计缺陷、炮泥质量差、浇注工艺不合理、环保限产4个主要因素,立项攻关延长单铁口出铁沟使用寿命,通过合理优化主沟模具和浇注工艺、规范炮泥质量并统一操作,实现了延长单铁口出铁沟使用寿命45天以上.
-
-
张明星;
杜屏;
雷鸣
-
-
摘要:
沙钢5800m3高炉自2018年5月起铁口深度持续变浅,有时铁口深度不到3.4m.导致短期内铁口深度偏浅的主要原因,一是炉缸呈现不均匀侵蚀,二是炮泥质量波动,三是跑泥次数增加.通过采取调整布料矩阵控制边沿气流,焦炭质量波动时控制煤比保证炉缸活性,短期采用两铁口出铁及缩小钻头直径等措施,促使铁口深度延长.认为,沙钢5800m3高炉合理的铁口深度应当控制在3.8 ~4.0m.
-
-
蔡云;
范虎军;
赵传奇
-
-
摘要:
基于自动化生产的需求,针对易变形的小圆柱形炮泥产品,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操作简单的自动切料码垛设备.综合考虑对码垛设备的要求,该设计确定了设备结构、工作过程及不同机构之间的协作问题,确定了重要部件的技术参数,优化了机构尺寸,实现了高效平稳码垛,减少了工人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企业的生产要求.
-
-
-
张亚彬;
郭栋;
朱厚亮;
苗文福
- 《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以高铝熟料、叶腊石、增碳剂为主要原料的高炉炮泥,匹配4种不同粘度的环保结合剂,从而研究环保结合剂粘度对高炉炮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同样马夏值的条件下,结合剂加入量随着粘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同时1450°C 3h热处理后炮泥试样的常温强度逐渐降低;环保结合剂粘度对炮泥困料后马夏值的变化有一定影响,粘度越小则马夏值随着存放时间延长其变化越大.
-
-
-
-
- 《第十一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
| 2008年
-
摘要:
通过化学分析和XRD分析了国内闪速法和自蔓延法生产氮化硅铁原料在成分和物相组成上的差别,发现主要为Si2N2O和FexSi相的不同.以刚玉、碳化硅、黏土、焦粉和复合添加剂为主要原料,焦油为结合剂,制成大型高炉出铁口炮泥,研究了不同加入量氮化硅铁对炮泥常温及高温强度、抗侵蚀性能的影响,随着氮化硅铁的加入量增加,炮泥性能逐步提高,当氮化硅铁加入量为10%~20%时,大型高炉炮泥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应用性能和良好的性价比.含氮化硅铁新型炮泥在宝钢特大型高炉及COREX炉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
-
-
-
李红艳
- 《2017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出铁口是炉缸结构中最薄弱的部位.出渣、出铁是高炉的基本操作,出铁晚点、常伴有二次出铁、铁口不好维护,合格率偏低是出铁恶化的基本现状,高炉大型化后,无渣口设置,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更需要加强对出铁口的维护.改善炉内操作,保证渣铁性能稳定性,出铁的间隔时间控制,铁口深度的确定,提高见渣率,减少重叠出铁,炮泥的使用是改善出铁情况的有效措施。通过采取上述多项改进措施,炉前出渣铁明显好转,取得良好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