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致密度

致密度

致密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04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1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48261篇;相关期刊250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等; 相关会议67种,包括2015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暨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华东五省一市粉末冶金技术交流会等;致密度的相关文献由2936位作者贡献,包括曲选辉、张久兴、杨新宇等。

致密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1 占比:0.94%

会议论文>

论文:84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48261 占比:98.88%

总计:48806篇

致密度—发文趋势图

致密度

-研究学者

  • 曲选辉
  • 张久兴
  • 杨新宇
  • 秦明礼
  • 郭志猛
  • 杨永强
  • 韩翠柳
  • 张勇
  • 何新波
  • 吴玉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杰; 杨高林; 徐侠; 姚建华; Volodymyr Kovalenko
    • 摘要: 目的 为了解决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再制造时出现的首层铺粉粉层厚度不均的问题,研究首层粉层厚度为400μm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工艺。方法 采用倾斜基板预置楔形粉层,在粉层上进行不同激光功率的激光扫描实验,研究楔形粉层对沉积的影响规律。然后在水平放置的基板上分别预置50、100、200、300、400μm厚度粉层,在粉层上进行激光扫描实验,研究粉层厚度对沉积的影响规律。最后做首层400μm层厚,后续5层每层50μm的多层沉积实验,研究厚粉层对后续SLM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 在倾斜上表面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进行修复,铺粉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沉积层致密度变差且表面起伏增大。通过提高激光能量密度的方式,采用300 W、800 mm/s的工艺参数在400μm大层厚下激光扫描,可改善沉积层与基板的结合情况并减小沉积层上表面的起伏轮廓,同时该参数也能在小层厚时得到致密的沉积层。在首层400μm层厚的基础上进行SLM成形时,需用首层沉积的工艺沉积5层作为过渡区,后续可按正常的SLM成形工艺进行沉积。结论 用SLM技术进行零件修复时,虽然首层会出现厚度不均的楔形粉层。当粉层最厚区域不超过400μm时,需提高激光功率密度进行沉积。在高功率密度参数下沉积5层后可以采用正常SLM工艺进行后续成形。
    • 段红娟; 张向阳; 韩磊; 张海军
    • 摘要: 以SiC颗粒、Si粉、Al粉和活性α-Al_(2)O_(3)粉为原料,以Fe为催化剂,采用原位催化氮化法制备了β-SiAlON(z=3)结合SiC材料。研究了氮化温度(分别为1350、1400和1450°C)和Fe加入量(分别为Si粉质量的1%、2%和3%)对合成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温度以1400°C为佳,Fe加入量以Si粉质量的1%为佳;加入Si粉质量的1%的Fe、在1400°C保温3 h氮化制备的试样中生成的β-SiAlON晶须直径较为均匀,试样的氮化程度、致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均较大。
    • 李有奇; 何健; 张嘉良; 李天罡; 吕戌生; 李正坤
    • 摘要: 为了研究烧结刚玉骨料致密度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首先以工业Al_(2)O_(3)粉为原料制备不同致密度的烧结刚玉;然后以不同致密度的烧结刚玉为骨料制备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并研究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致密度、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渣性等性能。结果发现:1)随着工业氧化铝粉成球坯体致密度的增大,制成的烧结刚玉的致密度和晶粒尺寸逐渐增大。2)随着烧结刚玉骨料致密度的增大,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需水性减小;烧后浇注料的致密度和常温强度增大,抗热震性变差。抗渣侵蚀性除采用体积密度为3.45 g·cm^(-3)的烧结刚玉骨料的浇注料明显较差外,其他浇注料的差别不大。3)综合考虑,烧结刚玉骨料的体积密度以3.51~3.55 g·cm^(-3)为佳。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烧结刚玉的体积密度越大越好;过高的体积密度会导致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能变差,并增加耐火材料单重。
    • 姜常玺; 周立娟; 庄英华; 廖圣俊; 王建军
    • 摘要: 以Er_(2)O_(3)-Mg_(2)Si-Yb_(2)O_(3)为三元复合烧结助剂,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的高导热氮化硅陶瓷,研究了Er_(2)O_(3)-Mg_(2)Si-Yb_(2)O_(3)体系对氮化硅陶瓷致密化、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Er_(2)O_(3)+2%Mg_(2)Si+4%Yb_(2)O_(3)烧结助剂时,烧结助剂对氮化硅陶瓷致密度与晶界相含量的平衡效果最佳,此时氮化硅陶瓷具有最佳性能:抗弯强度为765 MPa,断裂韧性为7.2 MPa·m^(1/2),热导率为67 W/(m·K)。在烧结过程中,只添加5%Er_(2)O_(3)+2%Mg_(2)Si的烧结助剂产生的液相量少且黏度高,不能使氮化硅陶瓷完成致密化;此外,当添加的Yb_(2)O_(3)含量超过4%时,烧结助剂产生大量的晶界相,降低了氮化硅陶瓷的性能。
    • 李榅凯; 赵宁; 毕志杰; 郭向欣
    • 摘要: 目前钠离子电池采用的有机电解液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中NASICON型Na_(3)Zr_(2)Si_(2)PO_(12)电解质具有宽电化学窗口、高机械强度、对空气稳定、高离子电导率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已有研究的陶瓷生坯由于黏结剂包覆不均匀导致生坯内部气孔较多,难以烧成高致密、高离子电导的陶瓷电解质。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法,在Na_(3)Zr_(2)Si_(2)PO_(12)颗粒表面均匀包覆黏结剂的同时对颗粒进行球形造粒,实现颗粒接近正态分布的粒度级配,从而有效提高了颗粒间接触、降低了陶瓷坯体的孔隙率。制备的Na_(3)Zr_(2)Si_(2)PO_(12)陶瓷电解质的致密度达到97.5%,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6.96×10^(–4) S·cm^(–1),远高于常规方法的致密度(88.1%)和离子电导率(4.94×10^(–4) S·cm^(–1))。
    • 蔡志勇; 刘海江; 王日初; 彭超群
    • 摘要: 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高比刚度和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是一类重要的轻质材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精密复杂构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阐述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工艺参数及其影响规律;分析激光选区熔化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宏观性能和后处理方法等,并概述其主要应用情况;最后,阐述激光选区熔化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简单展望。
    • 赵宇辉; 高孟秋; 赵吉宾; 贺晨
    • 摘要: 基于自主研发的增减材复合工艺技术与装备,探索了激光功率和WC颗粒质量分数对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致密度、组织演变和表面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WC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致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硬度和耐磨性能均逐渐提高,过多的WC颗粒会使工件内部产生热裂纹,同时降低了工件的表面质量;当激光功率由270 W提高到330 W时粉末充分熔化,凝固后未熔合缺陷明显减少.当WC颗粒质量分数为5%、激光功率为330 W时,增材件的致密度最高达到99.6%;相比未添加WC颗粒的工件,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表面质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 赵贤平
    • 摘要: 探讨钢铁材料表面氧化铁皮致密度的定量评价方法,用于判定热轧或热处理后的钢铁材料不经防腐处理的耐氧化腐蚀性能或氧化层去除的难易程度。测量钢铁材料表面氧化层中的缝隙长度,根据氧化铁皮所占的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缝隙长度的倒数,作为致密度的定义,即可以定量地描述氧化铁皮的致密度。分别给出对钢材基体起良好保护作用及易去除的氧化铁皮致密度的推荐值。
    • 周景纬
    • 摘要: 研究Matlab仿真环境下加载Moore控件,构建放电等离子体烧结陶瓷刀具无边界四方二维仿真环境,对用于高精密切削的陶瓷刀具微观组织进行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仿真模拟。结果发现:增加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均有助于促进陶瓷微观晶粒生长,提升其致密度;但随着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的增加,其致密度增幅持续下降收敛。说明在当前工艺条件下,选择1700°C烧结环境和20 min保温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工艺效果。
    • 史志成; 张开宇
    • 摘要: 通过对影响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件致密度的主要因子-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进行参数设计,引入三种能量密度模型,分析能量密度对SLM成形AlSi10Mg合金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得到最佳致密度,合适的激光能量输入才能提高零件的致密度;当光斑直径为30μm,能量密度相同时,激光功率150 W成形的AlSi10Mg合金致密度最高,表明激光功率密度对SLM成形件致密度也有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