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炎性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6756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全国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等;炎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兴华、方淑珍、吴亚群等。

炎性乳腺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7562 占比:99.98%

总计:467678篇

炎性乳腺癌—发文趋势图

炎性乳腺癌

-研究学者

  • 沈兴华
  • 方淑珍
  • 吴亚群
  • 唐利立
  • 夏梦
  • 徐旭东
  • 苗欣欣
  • 陈雪
  • 刘刚
  • 刘荫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雅静; 吴昊; 陈彦; 李兴睿
    • 摘要: 目的:建立可预测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生存情况的风险模型。方法: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2010年至2015年诊断为IBC的病例,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与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IBC患者1年、3年和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率的列线图,并用Harrell's一致性指数(C-index)和预测模型校准曲线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评估预测效能。结果:共筛选出27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BC病例,随机分出1933例作为训练组,821例作为验证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种族、肿瘤组织学分级、N分期、M分期、分子分型、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与病人CSS显著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上述预后相关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C-index是0.731(95%CI:0.714~0.749),外部验证是0.752(95%CI:0.777~0.727),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情况与实际观察情况拟合良好。结论:年龄、种族、肿瘤组织学分级、N分期、M分期、分子分型、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影响IBC病人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较好地评估病人生存情况。
    • 邹妮倩; 司徒红林
    • 摘要: 患者,女,24岁,以“发现右乳肿物1年”为主诉,于2019年10月10日入院。妊娠8周时发现右乳肿物,如鸽蛋大,未作处理,随后肿物逐渐增大伴局部红肿热痛。产后4月于2019年10月10日至我院就诊,查体示右乳弥漫性肿大、潮红、橘皮征、散在卫星结节,12点~1点可触及一大小约5.0 cm×4.0 cm肿物,质硬固定;右腋下可触及淋巴结,大小约3.0 cm×3.0 cm,质硬固定(见图1)。乳腺B超、钼靶及MR均示右乳肿物(63 mm×53 mm)伴右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皮肤增厚、结构紊乱及胸壁软组织大片水肿(见图2a)。
    • 隋大星; 王雪莹; 章佳新
    • 摘要: 目的 结合转移淋巴结数目和转移淋巴结比率,为术后M0期的炎性乳腺癌患者建立新的N分期系统。方法 基于SEER数据库中的炎性乳腺癌患者数据,计算出转移淋巴结数目和转移淋巴结比率的最佳截断值,形成新N分期系统。将新N分期系统与美国癌症联合会制定的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系统进行比较,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并加以验证。结果 新N分期系统对M0期炎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性能优于传统N分期系统。列线图预后模型显示出优秀的临床效能,一致性指数达0.711。结论 新N分期系统对M0期炎性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能更加精准地反映预后。
    • 刘茹艳; 霍斌亮
    • 摘要: 目的:由于炎性乳腺癌发病罕见,且初始症状常为炎症表现,在诊疗过程中常常被误诊、漏诊,本文通过1例炎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例及文献复习,进一步提高对炎性乳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分期为T4dN1M0的炎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行放疗加内分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结果:该炎性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 + 手术、放疗 + 内分泌治疗,随诊至今患者暂无转移复发。
    • 张鑫; 杨娜; 向世凤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炎性乳腺癌采用 MRI 与乳腺钼靶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回顾 15 例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 到我院进行诊治的炎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先后采用 MRI 与乳腺钼靶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根据数据显示联合采用两 种检查方式比单一采用某一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 MRI 与乳腺钼靶检查, 能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在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中推广。
    • 李晓梅; 高献书
    • 摘要: 目的 通过4例炎性乳腺癌新辅助放疗病例及文献复习,分析探讨炎性乳腺癌新辅助放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临床分期为T4dN1~3M0的炎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全身治疗失败后加用新辅助放疗,观察其疗效,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结果 4例炎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放疗后均获得临床缓解,成功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坏死.1例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8~103个月),1例胸壁复发,2例肺、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无复发转移.1例死亡(肺转移).结论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对新辅助全身治疗失败的炎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放疗,安全有效.
    • 赵明智; 张磊; 周丹; 丁琪琼; 林晓萌
    • 摘要: 目的:观察山奈酚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激酶3 β(GSK-3β)信号通路对人炎性乳腺癌SUM190细胞株凋亡的促进作用.方法:取对数期人炎性乳腺癌SUM190细胞株,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5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山奈酚20μL,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72 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对比干预24 h、48 h、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干预72 h后细胞凋亡率;对比干预72 h后PI3K、AKT、GSK-3βmRNA相对表达量及磷酸化PI3K(p-PI3 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蛋白灰度值比值.结果:对照组细胞轮廓清晰、结构紧密,贴壁生长;3个剂量组细胞变圆浮起,细胞膜皱缩、细胞质颗粒增多,可见细胞碎片,其中中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中剂量组最高,高剂量组其次,低剂量组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剂量组均随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比较,中剂量组最高,高剂量组其次,低剂量组更低,对照组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比较,中剂量组最低,高剂量组其次,低剂量组更高,对照组最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山奈酚可促进人炎性乳腺癌SUM190细胞株凋亡,其中50 μmol/L山奈酚促凋亡效果最佳,提示与下调PI3K、AKT、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 王欣冉; 张建国
    • 摘要: 炎性乳腺癌(IBC)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的特殊类型乳腺癌,疾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主要依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确诊.乳腺组织空心针穿刺活检为确诊手段,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协助分期和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IBC目前主要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模式.IBC新的分子靶点和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可能提供新的治疗方式并且改善其预后.
    • 冯维; 罗鸿; 陈雪倩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疑似炎性乳腺癌患者86例,依照临床检测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6例).研究组实施MRI检查,对照组实行乳腺钼靶.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检查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检查准确率为100.0%(40/40),对照组为84.7%(39/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敏感度为97.5%(39/40)、特异度为95.0%(38/40),对照组敏感度为80.4%(37/46)、特异度为76.0%(35/46),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在炎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均比较高,其中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检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较乳腺钼靶更高,对炎性乳腺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