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加固
灌浆加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57997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技致富向导、西部探矿工程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五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水电工程大型地下洞室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第十四次全国化学灌浆学术交流会等;灌浆加固的相关文献由552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力、易启洪、李最雄等。
灌浆加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997篇
占比:99.70%
总计:58174篇
灌浆加固
-研究学者
- 丁力
- 易启洪
- 李最雄
- 李涛
- 熊雨
- 董有
- 邓华锋
- 卢杰
- 支永艳
- 曾俊辉
- 李以浪
- 李露露
- 段玲玲
- 潘登
- 白金肖
- 肖瑶
- 鞠树森
- 韦兴标
- 马定球
- 黄伟勇
- 黄毅义
- 齐豫
- 刘其伟
- 李红英
- 段文锋
- 汪万福
- 罗文林
- 马赞峰
- 丁运生
- 于方
- 付有旭
- 修志龙
- 冯珍泮
- 冯皓
- 冯金铭
- 刘子健
- 刘源强
- 刘玉亭
- 叶斌
- 吴列成
- 吴怀国
- 吴惠明
- 吴智深
- 周华
- 周少红
- 周文杰
- 唐小微
- 国振
- 姚秋来
- 孔祥政
-
-
张恒;
张悦然
-
-
摘要:
以辽宁省盘锦市某码头的桩基加固为例,分析灌浆加固技术在桩基修补工程中的应用,总结灌浆加固施工的关键技术。本项目采用中交港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优固特■SKG-3海上风电灌浆材料、钢套筒灌浆施工工艺,成功完成对受损桩基的灌浆修补加固,对灌浆技术在桩基的修补加固中取到了成功的探索。
-
-
杜艳武
-
-
摘要:
桩基修补是一项复杂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类型的技术,而灌浆加固是其中最先进的一项技术,通过对其进行应用,可以实现桩基修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经过灌浆加固处理的工程质量可以达到预期。下面,在对修补加固方法选择进行介绍,分析了灌浆加固应用流程,阐述了灌浆加固法原理和应用优势,最后,依据工程实例对灌浆加固在桩基修补工程中应用进行探讨,希望文中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所帮助。
-
-
盛学庆;
陈佳慧
-
-
摘要: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发展极为迅速.而因规划用地所限,输变电工程在选址时难免经过或者接近岩溶溶洞.由于岩溶作用,建(构)筑物地基中广泛分布着有对地基具有较大不利影响的溶洞,会造成地面塌陷、不均匀沉降等不利影响,因此溶洞地基的加固对于结构地基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结合杭州市某变电站溶洞地基加固施工实践,通过理论研究、软件建模、模拟实验和实践考察等途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且基于工程相关验收结果和沉降观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加固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岩溶地区变电工程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熊小端
-
-
摘要:
不良地质对引水隧洞工程项目的施工有很大影响,其中断层破碎带、断层影响带、岩石破碎、构造裂隙发育段等软弱地层处理,已成为确保隧洞安全质量的关键.采用灌浆加固技术对软弱围岩的加固十分有效,结合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TBM1标引水隧洞不良地质段,介绍灌浆加固施工技术.
-
-
黄佳臣
-
-
摘要:
以某海滨城市的市政道路为例,针对该工程跨越河道段软土路基实际情况进行了加固方案设计及灌浆加固施工过程的分析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灌浆加固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加固效果优良等技术优势,在道路软基处理、基坑支护、滑坡整治、隧道施工等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
-
-
周华;
王占军;
杜威;
陈东斌
-
-
摘要:
针对软岩坝基上修建混凝土重力坝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在已有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坝基软岩岩体试验成果及工程实例资料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软岩岩体强度、变形和坝基承载力等工程力学特性,初步提出了软岩岩体抗剪断强度经验值,分析了软岩坝基承载力低、岩体不均匀变形和坝基抗滑稳定等主要地质问题,提出了软岩坝基上修筑混凝土重力坝应重视的问题:坝基岩体开挖时须预留保护层,高度重视坝基不均匀变形控制和抗滑稳定,坝基宜进行固结灌浆,并通过改变灌浆方式增强坝基帷幕防渗效果,灌浆压力不宜高.
-
-
石琪
-
-
摘要:
本文对隧道施工中灌浆法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索,总结施工特点及技术效果,研究当前公路隧道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形态及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类要点,最后提出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
-
-
-
-
-
于方;
杨元龙;
薛炜;
徐宇亮
- 《第十四次全国化学灌浆学术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某隧道工程位于沿海地区,具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建筑物众多等特点.为了确保工程绝对安全,需对相关的灌浆加固开展必要的试验性研究.灌浆材料主要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水泥、不同水灰比及添加不同的化学添加剂,确定出适合此隧道地层的最优材料配合比;然后以室内试验确定出的材料配合比,选定了袖阀管灌浆、双重管双液灌浆、高压双管旋喷灌浆三种工艺进行现场试验,从而确定出适合此隧道地层的最优灌浆工艺及参数.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模拟工况的试验,结合灌浆成果分析情况及检查孔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高压旋喷灌浆所选用的材料强度经检验可以满足施工的要求,施工工艺也相对适合于此地层。同时,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动水及潮汐因素的影响。袖阀管灌浆对勃土层及淤泥层的处理效果较好,在检查孔岩芯中发现有大量的水泥结石。但是,对砂层及全风化层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只发现少量的水泥结石。建议对于如何处理砂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如更换灌浆材料、选用超细水泥等。同时,由于孔深达到33m,在经过2-3次灌浆后,塑料袖阀管有可能发生了变形,导致灌浆管下不到33m,致使底层的灌浆次数减少,达不到要求的灌浆量,此种工艺有很大的局限性。双液灌浆效果类似于袖阀管灌浆,对戮土层及淤泥层的处理效果较好,在岩芯中发现有大量的水泥结石,呈块状、层状、颗粒状分布。但是,对砂层及全风化层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此种工艺在通过16-20m的粗砂层时遇到很大问题,容易发生固管事故,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及工期,建议只在抢险堵水时采用。
-
-
-
-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空鼓是西藏古建筑壁画中普遍存在的严重病害,约占病害壁画总面积的75%以上.灌浆加固结合锚固补强技术是治理空鼓病害壁画的有效手段,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中取得显著效果.对壁画空鼓病害程度的定量检测一直是文物保护领域急于解决而一直未能解决的瓶颈问题,而对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后效果不能做到定量检测与评判也是困扰壁画灌浆加固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障碍,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一直凭借传统的人为定性的描述,缺乏科学依据.本文将无损检测手段探地雷达技术应用于壁画空鼓程度及灌浆加固效果的定量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赵卫全;
周胜成;
杨晓东;
韦兵生
- 《第14次全国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某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导流洞内出现了严重渗漏,且随着库水位升高,涌水量迅速增加,最大漏量达到了13m3/s,洞内较窄断面流速达到了1m/s,极大增加了导流洞的封堵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亟须进行处理.根据现场情况,设计采用了“洞内引排结合洞外抛填和灌浆”的封堵处理方案.针对本工程灌浆加固中出现的“深斜孔、短渗径、高流速”等防渗堵漏难题,采用高压风钻快速成孔和速凝膏浆堵漏技术,有效控制了导流洞内的渗漏量,防止了导流洞围岩进一步发生渗透破坏,为洞内封堵创造了良好条件,保证了洞内临时堵头的顺利实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
QIN Peng-fei;
秦鹏飞
- 《第五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目前有病险水库近4万座,对病险库坝进行灌浆加固处理刻不容缓.阐述了渗透灌浆、压密灌浆和劈裂灌浆的作用机理,指出这几种作用方式是相互掺杂和相互转化的,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次灌浆过程中.基于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河南某病险水库的防渗加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灌浆加固处理后坝体内部形成完整的灌浆帷幕带,坝体应力进行二次调整,塑性区面积明显减小,坝体稳定性明显增强.
-
-
蒋学林
- 《水电工程大型地下洞室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锦屏一级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m,坝体承受总质量近1200万t的水的推力.拱坝特高、泄洪流量大、地震烈度高(基本烈度Ⅶ度)等工程特点,要求坝基及两岸抗力体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满足拱座抗渗稳定和拱坝整体稳定,同时要具有抗渗性和渗透稳定性,以及在水长期作用下的耐久性.拱坝左岸抗力体范围内分布大量的大理岩Ⅳ2级岩体,岩体中包含破碎带和煌斑岩脉,这类地质缺陷结构松弛、纵波速低、变形模量低,严重影响拱坝的整体稳定.针对抗力体范围内不同地质缺陷,采用个性化的设计对岩体进行固结灌浆,经过4年的研究和实践,已摸索出针对不同岩体的灌浆参数及工艺,灌浆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