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特征
混沌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地球物理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4586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工业技术经济、技术与市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声学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等;混沌特征的相关文献由26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大文、杜青兰、谢正祥等。
混沌特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4586篇
占比:99.86%
总计:64677篇
混沌特征
-研究学者
- 徐大文
- 杜青兰
- 谢正祥
- 高红梅
- 卢小冬
- 唐永江
- 张海英
- 徐晓红
- 李斌
- 杨金虎
- 潘伟
- 胡冰
- 冯国章
- 吴波
- 吴超
- 唐明
- 孙海英
- 孟明
- 张静
- 李亚飞
- 李佩成
- 李孜军
- 李春
- 杨军波
- 杨叔子
- 王勇
- 王林鸿
- 罗志增
- 聂春燕
- 胡士强
- 赵犁丰
- 陈伯川
- 陈良迟
- 魏钰书
- DA liang-long
- GUO Wu-hong
- HUANG Ligang
- WANG Hua
- XIAO Qingtai
- XIONG Zhang-hao
- XU Jia
- ZHANG Xudong
- 丁勤卫
- 丁向群
- 丁晶
- 丁磊
- 严钟德
- 于延胜
- 于长宏
- 付晓强
-
-
王博;
刘青松;
李春;
许子非;
丁勤卫;
张立;
李蜀军
-
-
摘要:
大型化后的漂浮式风力机非线性运动特征显著增强,为此以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建立NAUTILUS半潜式平台漂浮式风力机模型,在机舱内部配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通过多岛遗传算法优化TMD参数,研究无TMD控制、TMD控制(未优化)及优化TMD控制下漂浮式风力机运动响应特性,并基于混沌理论,采用相空间重构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漂浮式风力机运动响应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TMD控制和优化TMD控制下,漂浮式风力机塔顶前后位移响应明显减小,但侧向位移响应作用较小;塔架前后加速度响应峰值在塔架高度为30 m~90 m范围内显著减小,而侧向加速度响应峰值则在塔架高度为10 m~30 m范围内有所减小。较之无TMD控制,优化TMD控制下,漂浮式风力机运动响应混沌特征减弱,最大Lyapunov指数均减小,表明优化TMD可减小其运动响应非线性特征。
-
-
付晓强;
俞缙;
刘纪峰;
杨仁树;
戴良玉
-
-
摘要:
受测试环境影响,隧道爆破监测信号中普遍包含噪声和趋势项干扰。针对爆破信号干扰项消除难题,选取典型地铁隧道工程监测到的畸变爆破信号为分析对象,采用稀疏化基线估计与去噪(baseline estimation and denoising with sparsity,BEADS)算法实现了噪声和趋势项成分的提取,得到反映真实爆破信息的校正信号。利用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multi-fractal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es,MF-DFA)捕捉到三个分量信号的混沌分形特征,并根据小波相关性凝聚谱对三个分量信号与原始信号的时频域相关性进行了精确表征。结果表明:隧道爆破信号高频噪声、低频趋势项和校正信号三者的混沌分形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校正信号吸引子轨迹形态为反复周期性有序波动且具有持续性和反持续性分形谱特征,其递归图具有周期模式;低频趋势项吸引子形态表现为近似直线且具有持续性分形谱特征,其递归图具有对角线分布突变模式;高频噪声吸引子形态为杂乱无章的随机波动且具有反持续性分形谱特征,其递归图具有漂移模式。在置信度为95%的小波影响锥范围内,校正信号、趋势项和噪声分量与原始信号分别具有持续正相关、局部负相关和无相关性特征。三类信号的有效分离和混沌分形特征提取为爆破信号成分的准确辨识和归类提供了客观表征和量化指标。
-
-
袁保平;
徐毅;
夏轶炜;
朱学珍;
吴文涛;
周飞
-
-
摘要:
在激烈竞争的电力市场中,短期负荷预测(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STLF)是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主要研究热点.针对具有高度波动性非线性信号的电力负载,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混沌智能特征选择的预测方法,通过选择最佳候选输入集作为特征参数,将其作为预测输入数据.预测引擎采用一种多层感知层,具有差分进化的学习算法.输入通过的候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电力市场实际数据进行测试,并与其他STLF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在不同电力系统中推广应用.
-
-
倪安安;
王育飞;
薛花
-
-
摘要:
通过挖掘光伏序列的混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特征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预测方法,确定RVM参数与光伏发电输出功率混沌特征间的物理联系.首先,利用伪近邻法和复自相关法计算光伏序列的混沌参数,重构相空间,确定RVM高斯核的径向范围;然后,利用WOA对RVM参数进行寻优,提高核函数泛化能力和收敛速度,完善超短期预测方法;最后,运用实际光伏发电输出功率数据,仿真分析5个典型日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和适应性.
-
-
潘伟;
徐刚;
熊方杰
-
-
摘要:
为预测和判断锅炉故障的发生,完善锅炉故障检测技术,基于锅炉运转具有非线性特点,提出将非线性评价指标应用于锅炉故障诊断.研究特征信号的非线性特性,通过确定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来重构相空间;采用混沌分形理论研究非线性评价指标;提取最大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并为收集的每种特征信号选择最合适的非线性指标.结果表明:蒸汽压力的非线性特征指标应选择关联维数,烟气温度1、烟气温度2、水管温度1和水管温度2的非线性特征指标应当选择最大Lyapunov指数.
-
-
车敏诗;
聂春燕;
范如俊;
杨承金;
阮新磊
-
-
摘要:
基于生物电产生的生理信号进行情绪识别,并将其应用于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生理信号是非线性信号,不易被处理,且常常因为样本数量少而难以进行情绪识别,为解决此问题,针对皮肤电导信号(SC)、心电信号(ECG)、呼吸信号(RSP),提出一种新的情绪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生理信号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复杂度和盒维数三种混沌特征,同时构建CHAID(chi-square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ion)决策树并对其优化。采用德国Augsburg大学国际生理信号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进行喜、怒、哀三种情绪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引导聚集算法对CHAID决策树模型进行优化,提高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的CHAID决策树的情绪识别率和结果置信度等各项指标明显高于优化前的CHAID决策树,优化后喜、怒、哀三种情绪的识别率分别为88%、100%、100%。
-
-
伍智伟;
潘伟;
吴超;
李孜军;
李明;
刘正洲;
冯宴熙
-
-
摘要:
为揭示硫化矿石堆非稳态自热过程的混沌特征,以某硫铁矿矿石样品为实验材料,应用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室内模拟矿石堆非稳态自热过程.通过小波变换、三维相图分析、功率谱分析和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对表征矿石堆自热过程的温度序列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石堆自热是一个混沌演化过程;随着深度增大,矿石堆混沌程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Lyapunov指数与平均升温率呈正相关性,可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对矿石堆不同区域的自燃倾向性进行评价.
-
-
-
-
-
孙贵鑫;
于长宏;
肖利君;
雍强;
王毅
- 《2016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缸套—活塞环摩擦副为研究对象,用CFT-1型多功能材料表面综合性能测试仪进行磨合磨损试验,应用谐波小波包对磨合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在此基础上,应用相空间重构、主分量分析、最大Lyapunov指数对摩擦振动信号进行混沌特征识别.结果表明:相空间轨迹一直收敛于一个中心点,有一明显的吸引子,并围绕着中心点来回折叠运动而不重复自身;摩擦振动信号的主分量图像为近似直线过定点且斜率为负;最大Lyapunov指数为正值,因此可以说明磨合过程摩擦振动信号具有混沌特征.
-
-
-
-
XIAO Qingtai;
肖清泰;
WANG Hua;
王华
-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第十二届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以富氧熔池熔炼底吹炼铜过程为对象,提出提取其两相搅拌混合状态混沌特征的新思路:通过量化底吹炼铜搅拌模拟反应器内的局部混合特性,引入改进型0-1混沌测试方法表征混合指标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发现:气泡扰动流场RGB图像的不同通道对于气泡轮廓特征提取并不相同;单、双排喷口流场图像的单一通道水平剖线分别呈现单、双峰,验证了混合特性表征的准确性;测算研究区域的灰度级强度均值和标准差时序,将熔池动态平衡阶段的混合指标时序的渐进增长率Kcorr(c)的中值作为混沌检测依据,更加精确地表征了不同混合过程混沌度的差异性变化.本研究为推进图像分析技术在底吹炼铜搅拌模拟反应器流动与混合特性研究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
-
-
-
- 《第十一届全国热管会议》
| 2008年
-
摘要:
采集了不同加热功率下乙醇为工质,内径2mm的闭合回路脉动热管(CLOHP)的温度脉动曲线。利用相空间重构、关联维、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等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稳定情况下热管温度脉动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结果表明,加热功率对热管的温度脉动曲线有显著影响,经重构后吸引子在低、中、高三种加热功率下依次具有条状、面包圈状和团状的空间结构。由于温度脉动曲线的关联维具有非整数值,并且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 熵都为正,因此可以认为热管内的热力型温度脉动为确定性混沌行为,管内工质运动属于混沌现象。另外,对关联维的分析表明可以用四或者五个独立变量来描述CLOHP内工质的稳定运动情况;关联维还可以用来近似解决热管和被冷却物体的热匹配问题。而关联维和K2熵的大小变化也可以间接的反映热管内工质的两相流形的变化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