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专利文献836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徽州社会科学、江海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等; 洪亮吉的相关文献由273位作者贡献,包括方艳霞、王新环、伏涛等。

洪亮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27.18%

专利文献>

论文:836 占比:72.82%

总计:1148篇

洪亮吉—发文趋势图

洪亮吉

-研究学者

  • 方艳霞
  • 王新环
  • 伏涛
  • 杨保红
  • 路海洋
  • 刘青山
  • 叶宪允
  • 方智
  • 李金坤
  • 何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帆
    • 摘要: 洪亮吉是清乾嘉时期吴派著名学者,其书法尤以篆书见长,且艺术风格与学术主张互通互证。立足治学旨趣、游学经历、篆法特点、艺术观念、金石鉴藏诸方面去考察其篆书,有助于清代篆书艺术研究之充实,亦有助于今日书学研究与创作方法论之充实。
    • 黄江玲
    • 摘要: 洪亮吉因诗文出名,但科场不顺,四十五岁才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随即出任贵州提督学政。持节黔中三年,精心琢育人才,大振黔中学风,创造出空前的业绩,唯有晚清的严修可与比肩。又得江山之助,在黔中创作大量诗文作品,其中不少篇章是洪氏毕生代表作,更是贵州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值得珍视和传扬。
    • 李淑岩; 马铭明
    • 摘要: 乾嘉时期,文人流动极为普遍,流动态势颇为多元,而由家乡到京师的流动当为文人最常态的选择.常州诗人洪亮吉,一生舟车南北,游历四方,曾七入京师,前后寓京八载余,帝都既成就了其人生的巅峰,也将他的仕宦生涯抛到了谷底,京师岁月成为其一生最难忘却的记忆.寓京期间,洪亮吉的创作主要收在《卷施阁诗》与《卷施阁文甲集》《卷施阁文乙集》以及部分《更生斋诗》集中,这些创作犹如一组特写镜头,刻录下诗人帝都生活的焦虑、诗酒唱酬的日常以及颂圣纪恩的燃情岁月.此一内容的揭示,在丰富洪亮吉个体研究之同时,亦不失为冰山之一角,由此略可窥见乾嘉时期都下文学生态之一隅.
    • 林煦宁
    • 摘要: 《开母庙石阙铭》中有明确的纪年——延光二年(123),因此历代著录中多认为其刊刻于延光二年。但是清代洪亮吉、毕沅、汪容甫等皆用《后汉书》所载的延光三年(124)在颍川出现的木连理现象和《元和郡县志》中所记载的延光三年(124)凿石立像的内容来质疑石阙铭文的刊刻时间。经考证,这一论述出自洪亮吉,源于洪氏对文献的误读,而后此言又通过毕沅幕府的修书活动得以流传。
    • 李金坤
    • 摘要: 洪亮吉素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尤其注重弘扬《诗经》比兴的优良传统,注重诗教作用.在乾嘉时期诗派纷呈的诗坛上,其诗论专著《北江诗话》能够别具慧眼,独出机杼,提出有别于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等新人耳目的诗学观,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要具有“性”“情”“气”“趣”“格”五字要素.洪氏所论之“格”,即为反对一味讲究格律之作法,要有真性情,真趣味.在五字要素的基础上,洪氏又提出了诗歌创作颇为周全的“性情”“学识”“品格”三位一体的诗学观.而这些观点则于自己的诗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力证其诗学观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总之,洪氏的《北江诗话》守正出新,持论公允,颇合诗歌艺术的审美需求与发展规律,是清代诗论园地难能可贵、别具魅力的一株诗学奇葩,不仅对清代诗歌创作具有积极的导引与促进作用,而且在中国诗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 刘诚龙
    • 摘要: 柳三变是奉旨填词,洪亮吉也是奉旨谏言。嘉庆当皇帝了,摆起姿态来:“本年正月亲政之初,特颁谕旨,广开言路,原欲内外臣工各抒所见,指陈利弊,以收兼听并观之效。不特事关国计民生,弹劾官吏俱当直言无隐,即联用人行政有能规谏者,如果敷陈得当,朕必虚心采纳。”
    • 米舒
    • 摘要: 清代名士洪亮吉自幼丧父,家贫而好学,少年时身材伟岸、才华横溢,获得袁枚的赏识。但他屡试不第,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以一甲第二名高中,担任翰林院编修,成为国史馆编纂官,时年四十四岁。洪亮吉性格豪迈,疾恶如仇,早在乾隆当太上皇时就抨击时弊,让新皇嘉庆颇为头疼。但当时大权还在乾隆手中,嘉庆只能不了了之。
    • 李金坤
    • 摘要: 洪亮吉素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尤其注重弘扬《诗经》比兴的优良传统,注重诗教作用。在乾嘉时期诗派林立的诗坛上,其诗论专著《北江诗话》别具慧眼、独出机杼,提出有别于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等新人耳目的诗学观,提出在诗歌创作中要体现“性”“情”“气”“趣”“格”五字要素。洪氏所论之“格”,即为反对一味讲究格律之作法,要有真性情、真趣味。在五字要素的基础上,洪氏又提出了诗歌创作颇为周全的“性情”“学识”“品格”三位一体的诗学观。这些观点在其诗作中也得到很好地体现,从而力证其诗学观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总之,洪氏的《北江诗话》守正出新、持论公允,颇合诗歌艺术的审美需求与发展规律,是清代诗论园地难能可贵、别具魅力的一株奇葩,不仅对清代诗歌创作具有积极的导引与促进作用,在中国诗学理论发展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 李金坤
    • 摘要: 洪亮吉素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尤其注重弘扬《诗经》比兴的优良传统,注重诗教作用.在乾嘉时期诗派林立的诗坛上,其诗论专著《北江诗话》别具慧眼、独出机杼,提出有别于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等新人耳目的诗学观,提出在诗歌创作中要体现"性""情""气""趣""格"五字要素.洪氏所论之"格",即为反对一味讲究格律之作法,要有真性情、真趣味.在五字要素的基础上,洪氏又提出了诗歌创作颇为周全的"性情""学识""品格"三位一体的诗学观.这些观点在其诗作中也得到很好地体现,从而力证其诗学观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总之,洪氏的《北江诗话》守正出新、持论公允,颇合诗歌艺术的审美需求与发展规律,是清代诗论园地难能可贵、别具魅力的一株奇葩,不仅对清代诗歌创作具有积极的导引与促进作用,在中国诗学理论发展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 吕東超
    • 摘要: 李金松先生《洪亮吉年譜》於2015年4月出版,嘉惠學林不少,對瞭解洪氏一生行實,不無助益。作爲後出轉精之作,其内容之詳富,遠爲舊譜所不及。然年譜編纂殊爲不易,李譜亦美中有憾,該文對相關資料略作考訂,進而補正李譜之不足,以供讀是書者參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