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毕沅

毕沅

毕沅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1228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政府法制、船山学刊、徽州社会科学等; 毕沅的相关文献由6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金华、陈雅飞、刁美林等。

毕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6.12%

专利文献>

论文:1228 占比:93.88%

总计:1308篇

毕沅—发文趋势图

毕沅

-研究学者

  • 李金华
  • 陈雅飞
  • 刁美林
  • 陈斯亮
  • 乔治忠
  • 张金杰
  • 朱则杰
  • 林存阳
  • 谭小婷
  • 于国柱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强
    • 摘要: 乾嘉时期,考据学大兴,其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名物典制、天算、金石、地理、官职、避讳、乐律等学科门类"。训诂、校勘之外,《山海经新校正》于地理考证用力最勤,成果最为瞩目。毕沅《山海经新校正》着力于山川地理考证,开风气之先,其地理考证凡涉及考地名、辨正讹、释山川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 张金杰
    • 摘要: 目前学界有关毕沅的生平、幕府、诗歌、史学、小学、金石学、书法、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反映出了毕沅在学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及重要的学术地位。从对毕沅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已经非常全面而丰富,且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 陈斯亮
    • 摘要: 清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西岳庙修缮工程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四十六年(1781年)由陕西巡抚毕沅主持完成的,本文借助历史档案,阐述了工程背景、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及措施、工程经费及来源、《华岳庙全图》绘制与进献等问题,指出:本次西岳庙修缮是清代地方庙宇修缮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皇家背景.该工程动用内务府帑金遵照宫廷工程作法实施,规格形制参照北京故宫和泰山东岳庙,通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以彰显文治武功,修缮目的是“壮观瞻而垂久远”,带有保存历史和传承文化的深意.尽管修缮理念与现代遗产保护理念有部分差异,但所体现的建筑工程制度和财务制度仍具有一定借鉴性.
    • 王兴芬
    • 摘要: 作为明清时期《山海经》研究谱系中重要的考据类著作,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在借鉴和吸收晋代郭璞《山海经注》、明代杨慎《山海经补注》、王崇庆《山海经释义》以及清代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等注解成果的基础上,纠正了很多前代《山海经》注家对山川水道注解的错误,并对一些未能确定的山川地理进行了解释和补充;毕沅在研读藏经本及地理方志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学、音韵学等知识对《山海经》经、传文字的讹误进行了校勘;除此之外,毕沅还对《山海经》古今本的篇目作了进一步的考订.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对后世的《山海经》注解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 张金杰
    • 摘要: 在现存的资料中,有朱筠写给毕沅的书札四封,两封收录在上海图书馆所藏的《笥河文稿》中,另一封收录在潘承厚所辑的《明清藏书家尺牍》中,还有一封收录在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中.通过对四封书札的考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朱筠与毕沅之关系,以及朱筠与其他友人及门人如王昶、陈宋赋、庄炘、钱坫、钱陈群、黄仲则等人之交游情况,亦可以进一步了解朱筠作为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为提携后进所做的努力.
    • 梁中效
    • 摘要: 毕沅是清代乾嘉时期与袁枚并驾齐驱的文坛领袖,他以翰林院学士的文臣之身来到西北秦陇大地,从政甘肃、主政陕西十余年.在为乾隆平定大小金川提供后勤保障、大显身手的同时,促进了以陇蜀古道、秦蜀古道为纽带的西北与西南之间的交通道路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其人生轨迹与诗风也为之一变.他用诗歌记录了蜀道沿线的山川与人文之美,给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蜀道文化与文学遗产.
    • 于国柱
    • 摘要: 朋友发来了一个微信,问两份名单,分别认识多少?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如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第一份名单里,只知道毕沅。所谓的知道也只是了解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是从《毕氏宗族》中了解到的。其余,就毫不知晓了。如此的“知道”,严格地说,是不知道。
    • 陈斯亮
    • 摘要: 清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西岳庙修缮工程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四十六年(1781年)由陕西巡抚毕沅主持完成的,本文借助历史档案,阐述了工程背景、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及措施、工程经费及来源、《华岳庙全图》绘制与进献等问题,指出:本次西岳庙修缮是清代地方庙宇修缮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皇家背景.该工程动用内务府帑金遵照宫廷工程作法实施,规格形制参照北京故宫和泰山东岳庙,通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以彰显文治武功,修缮目的是"壮观瞻而垂久远",带有保存历史和传承文化的深意.尽管修缮理念与现代遗产保护理念有部分差异,但所体现的建筑工程制度和财务制度仍具有一定借鉴性.
    • 陈斯亮; 杨豪中; 赵荣
    • 摘要: 论述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为110座陵墓立碑的事件,梳理相关碑刻的类别、数量及分布地区,列举错误立碑和碑碣遗失损毁情况;通过分析这些墓碑的具体位置、形式及内容,发现绝大多数墓碑为统一设计并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七月竖立,并从当时的陵墓保护热潮、《关中胜迹图志》编写、毕沅谒见乾隆等方面分析了立碑原因;指出毕沅立碑数量为历代之最,该事件具有标识鉴辨、划界设禁、旌表宣教、文化普及等意义,在清代陵墓保护中较具代表性.
    • 林啸
    • 摘要: 毕沅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学者型官员,曾有十三年的抚陕经历.毕沅在陕西任巡抚期间,创作了大量涉及陕西的诗歌,灞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诗歌再现了清代乾隆年间的灞桥景观,加深了灞桥的文化内涵,也为陕西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可资的材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