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幕府

幕府

幕府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亚洲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4篇、相关期刊271种,包括日本研究、安徽史学、文史知识等; 幕府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金华、唐宝民、林校生等。

幕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4 占比:100.00%

总计:394篇

幕府—发文趋势图

幕府

-研究学者

  • 李金华
  • 唐宝民
  • 林校生
  • 李慧
  • 乔治忠
  • 吴玲玲
  • 周国平
  • 商宇琦
  • 张俊岭
  • 方建春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金华
    • 摘要: 乾嘉时期,受崇尚学术的社会风气影响,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封疆大吏,招揽士人开设幕府从事编书、著书等学术活动的现象极为普遍。其幕府中许多学术活动成就斐然,对乾嘉时期的学术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乾嘉幕府以不触动官方的政治立场为原则的学术态度,使其学术活动缺少思想的开放性与独立性,也极大地限制甚至阻碍了新文化的产生与传入。
    • 李金松
    • 摘要: 清代幕府制度采用的是延聘制,与此前幕府采用的辟署制、命官制大为不同,这使担任幕僚成为有清一代士人的职业选择。幕游不仅使清代士人开阔了视野,产生了新的情感体验,而且幕游士人彼此之间以及与幕主之间等,可以交流文学经验。因此,游幕促成了他们文学风格的转变、创作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学作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幕游使士人对社会现实有极为深刻的认识,赋予了他们的作品深邃的思致、深切的艺术感染力,以及显著的社会意义。因此,游幕无论是对士人还是整个清代文学生态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学意义。
    • 兰卡塔
    • 摘要: 元和时期的西川幕府,包括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等四位幕主。幕府的文学创作往往寄托于使院内诸人的交游、宴饮活动。这段时期,西川幕府文学活动大致有:拜谒武侯祠,刻立武侯碑;奉陪京使、监军等交游活动,又有中秋夜锦楼望月、春晚西亭宴集等宴饮活动。这些使院内的娱乐活动,是幕府文学生长的土壤。从相应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使院的日常生活,以及幕僚的心态。
    • 肖瑞峰; 商宇琦
    • 摘要: 陆游入幕作为传统论题,备受学界关注,卓见发明甚多,迄今似已难以为继。本文从前贤时彦所罕及的两个方面出发,愿就此作新尝试。第一,陆游的蜀地幕府经历,不仅为他提供了熟习军务、拓殖人脉的契机,也对其后续仕进迁转有所助益。陆游早年通过仕宦、交游乃至政争等途径,建立起广阔繁复的士人关系网络,并藉此获得宣使王炎、安抚使张震、都大茶马兼权制司公事赵彦博、制使范成大等数任幕主之提携奥援,在入幕生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二,陆游居四川制幕期间,与幕主范成大并无诗作往来,二人的诗歌唱和发生于淳熙三年三月陆游出幕以后。部分学者关于“范陆幕府唱和说”的论证并不能成立,《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关于范陆幕府唱酬的记载亦不可靠。
    • 支新宇
    • 摘要: 江户时代,朱熹易学典籍的翻译和传播达到了顶峰。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受当时代“文化建制”的制约。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了十三世纪至江户时代日本朱熹易籍的翻译、传播史。研究发现,朱熹易籍在江户时代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虽离不开文之玄昌、林罗山、山崎暗斋、松永寸云等训点者的努力,但主要取决于幕藩体制下的意识形态:以将军为核心的封建等级思想和幕府、教育机构以及民间书商等赞助者的操纵。
    • 李金华; 乔治忠
    • 摘要: 清初,统治官僚阶层沿袭前朝遗风,上至朝廷命臣下至地方官员,开设幕府的现象极为普遍。幕府的功能也承袭前朝,士人在幕府中处理政事之余,协助幕主编书校书,整理古籍文献。随着朝廷对文化事业的倡导,有的官员甚至开设专门的学术幕府幕府作为官方与私家开展学术合作的平台,在编纂方志、撰修明史、整理古籍文献等方面对清初学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幕府与官方、私家共同推动了清代学术文化走向繁荣。
    • 李晓巧
    • 摘要: 曾国藩的幕僚先后有100多名,很多身居高位,而赵烈文却有些另类,其人有官才却没有官瘾,虽只是个监生,却才华横溢,熟读经史,深通周易和佛学。他的见解尤其独到,对一些事情的分析预判,连曾国藩都佩服。咸丰五年(1855年)底,赵烈文入曾国藩幕府,曾国藩派他去观摩驻在樟树镇的湘勇各营。赵烈文回来后对营务提了一堆意见,还很不客气地说:“樟树营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曾国藩认为不过是书生大话而已。之后,赵母生病,赵烈文辞职返乡。在其临行之际,突然传来樟树镇湘勇大败的消息。从此,曾国藩对赵烈文刮目相看。
    • 姚凯
    • 摘要: 苏轼书法在张之洞的湖广幕府中影响力较大,学苏者众多。从社会文化环境来看,这与“同光体”诗词创作过程中的取法对象密切相关,诸如陈三立、郑孝胥等在诗词取法上即推崇宋代苏、黄诸家;从内部环境来看,作为幕府之主的张之洞的“崇苏”情结无疑起着以上率下的作用;另外,从自然环境来看,东坡赤壁地处黄州,这也成了此地士人的“崇苏”因素之一。
    • 商宇琦
    • 摘要: 南宋帅臣多由科举出身的文士担任,他们以良好的文学修养与风雅的品格,在幕府僚属及地方文坛中享誉颇高。南宋帅臣幕府创作阵营由帅臣、幕僚及江湖谒客构成,并在纵横交错的人际网络影响下,形成一个渊源有自、联系密切的流动性群体。南宋帅臣在提振地方文化事业和风行教化的同时,将分散的文士个体凝聚成富有影响力的地方文人集团,对幕府驻地文学生态的塑造起到关键的表率与引领作用。南宋帅幕文人的地方景观书写,承载着登临游览的闲暇心境、特定的现实意蕴与文化诉求,赋予景观以历史温度与艺术生命,集中体现出帅臣品题、幕府赏会与文化沉淀的交叉渗透。在此意义上,文学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写景纪实功能,进入地方文学生态建构的精神层面。
    • 迟善润
    • 摘要: 由于牵涉到党争之中,李商隐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幕府中工作生活,大部分骈文也都是在幕府中所作,主要是替幕主的官场应酬之作。本文主要是结合中晚唐的幕府特点和李商隐幕府经历,从其入幕期间替幕主代作的幕府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