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泥沙起动

泥沙起动

泥沙起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海洋学、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8996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江科学院院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山东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2006年黄河小浪底水库泥沙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研讨会等;泥沙起动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文社、方铎、刘兴年等。

泥沙起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8996 占比:99.49%

总计:19093篇

泥沙起动—发文趋势图

泥沙起动

-研究学者

  • 何文社
  • 方铎
  • 刘兴年
  • 曹叔尤
  • 陆彦
  • 雷孝章
  • 于鸿洁
  • 刘孟家
  • 刘玥晓
  • 初新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欣; 张晓雷; 吴浩然; 刘书瑜
    • 摘要: 为掌握细颗粒淤泥在盐水环境下的起动规律,利用可循环水槽开展盐水0‰泥(仅水体含盐)、盐水盐泥(水体和泥沙均含盐)和0‰水盐泥(仅泥沙含盐)3个系列的泥沙起动水槽试验。基于PIV(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和数字图像灰度处理技术实现泥沙起动流速的定量判别。结果表明:水体或黏性泥沙的含盐度越高,黏性泥沙越难起动。黏性泥沙起动流速与水体盐度或泥沙盐度呈对数关系,盐度0‰~10‰范围内起动流速急剧增大,10‰~40‰范围内缓慢增大。对于同一含盐度而言,0‰水盐泥的起动流速最大,盐水盐泥起动流速次之,盐水0‰泥起动流速最小。含砾粉砂质淤泥在盐水环境下会发生絮凝现象,以520 r/min的速率搅拌会使含盐的粉砂质淤泥发生絮散,盐度对粉砂质淤泥的起动影响甚微。
    • 摘要: 水电站调峰通过人工调节峰值流量,从而影响河流泥沙动力特征,进而影响床沙的起动和输移。研究了水电站频繁调峰(平均1次/d)影响下,比利牛斯(Pyrenean)山脉砾-卵石河床4个河段的床沙运动规律。基于5种粒径泥沙的起动判断标准,对断面尺度上的细粒泥沙起动预测结果进行评估;通过示踪剂对泥沙的实际起动进行观测,以验证泥沙起动的理论判别标准。
    • 李明; 刘达; 黄本胜; 谢智勇; 秦晓川; 邱静
    • 摘要: 针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江鲤鱼洲泵站——南沙高新沙水库"段的管道淤积物,利用矩形有压水槽开展了不同固结历时条件下的泥沙起动试验,分析了固结状态对管道淤积物起动模式和临界起动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固结状态的管道淤积物对应颗粒滚动、片状剥离、成块起动等不同起动模式;随着固结时间增加,淤积物的密实程度逐渐增大,起动切应力增大.输水段管道的间歇期需控制在14 d内,以保证淤积物在运行期能被水流冲刷带走.
    • 李华勇; 陈远中; 陈槐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压流下细颗粒泥沙起动时刻定量判别与起动流速测量的方法.结合可升降水塔、钢化玻璃封闭槽道、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等,本文开发出压力可调的泥沙起动试验系统,其中水塔用以改变水压,激光用以照亮泥沙颗粒,高速相机用以实时捕捉起动过程.泥沙起动后会散射激光,导致图片灰度急剧升高,依此特征推求起动时刻,并计算起动流速.采用三峡库区原型细颗粒泥沙进行大水压下泥沙起动试验,并与已有起动流速统一公式进行对比.本文试验结果与唐存本1963和窦国仁1999公式的差异较小,受制于试验条件和样本数量的不足,此阶段还无法对各家公式进行优劣比较.今后将开展更多组次不同工况的试验,以期能提出有压流下的泥沙起动流速统一公式并实际应用.
    • 龚政; 葛冉; 冯骞; 魏佳欣; 苏敏; 靳闯; 罗景阳
    • 摘要: 黏性沙起动是泥沙起动研究的难点,黏结力作用是影响黏性沙起动的关键。从形成机理出发,归纳出泥沙起动中主要涉及2大类、共6种黏结力作用,探寻了其中典型的双电层力及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黏结力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从泥沙稳定性及起动模式两方面剖析了黏结力作用对泥沙起动的影响,比较分析了黏结力作用的量化研究。现有研究往往对某种黏结力进行研究,较少考虑多种黏结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综合效应,系统性不足;已有的成果多是基于实测资料得到的经验关系,缺乏从机理层面得出定量关系,理论性不强。未来应根据泥沙所处环境,综合考虑泥沙颗粒间存在的多种黏结力作用,从黏结力作用形成机理出发,深入研究黏结力作用的量化表达。
    • 何贵平; 朱崇林; 谢艳; 雷孝章
    • 摘要: 在对斜坡上泥沙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相对暴露度的概念,采用滚动模式推导出了斜坡上单颗粒泥沙起动的临界条件,并结合径流-渗流耦合模型进一步推导出了斜坡上泥沙起动临界水深表达式,该表达式表明临界水深的大小主要与泥沙自身的物理性质、坡度和相对暴露度有关。当Δ’取紧实排列时,表达式适用坡度范围为0~30°。并通过实测资料对公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粒径为10 mm以下该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精度较高;同时存在一个"分界粒径",超出该粒径值,计算值与实测值二者的相对误差将显著增大。
    • 谢玲娴; 刘玥晓; 黄茁; 林莉; 曹慧群
    • 摘要: 表面活性剂是天然水体中常见污染物.泥沙吸附表面活性剂后,泥沙表面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泥沙起动规律.以长江武汉段细颗粒泥沙为研究对象,通过循环水槽装置模拟泥沙起动过程的试验,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泥沙起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泥沙的起动过程可细分为7个阶段,当流速为15.0~20.0 cm/s时,水明显浑浊,泥沙起动;②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泥沙悬浮相对减少,平衡含沙量明显降低,只达到初始含沙量的50%左右;③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泥沙临界起动流速从19.37 cm/s增加到23.05 cm/s,而完全起动流速略微减小,从37.06 cm/s降至36.15 cm/s;④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泥沙临界起动流速从19.37 cm/s增加到23.32 cm/s,完全起动流速从37.06 cm/s降至32.12 cm/s.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促进了泥沙絮凝,从而显著影响了泥沙的起动规律,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泥沙的影响较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大.研究结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进一步完善泥沙运动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孔令双; 徐斌; 陆佳; 贾晓
    • 摘要: 长江口北槽中下段滩面泥沙以粉砂和极细砂为主,在风浪条件下极易起动,形成近底高浓度含沙层,成为航道淤积的重要泥沙来源。采用长江口北槽中下段滩面现场泥沙,进行了波浪作用下泥沙的起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深条件下,波浪周期越长,泥沙的起动波高越小;相同波浪周期条件下,水深越大,泥沙起动波高越大;对于自然密实1天的泥沙,波浪作用下的起动临界剪切力平均约为0.325 N/m^2。本次试验结果和已有的波浪起动公式计算结果以及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均比较一致。
    • 曹志刚; 王逸伦; 国振; 蔡袁强; 刘海江
    • 摘要: 为揭示内部渗流对海岸冲流带泥沙起动的影响,系统地开展了斜坡海床冲流特性与泥沙起动机理研究。通过室内水槽开展了孤立波在可渗透和不可渗透斜坡海床上的冲流试验,测试了冲流过程中波高、波速等变化规律;建立了渗透海床冲流数值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深入分析了床面渗流对其波浪流场动态特征以及床面泥沙起动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床面渗流作用加剧波浪的不对称性,在波浪上冲过程中因床面强入渗作用而增大了床面切应力;回流过程因入渗所造成流量损失而导致床面切应力减小。床面渗流引起床面颗粒有效重度和切应力变化而导致泥沙希尔兹数大大增加,加剧了泥沙起动现象,且床面切应力改变是引起泥沙希尔兹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