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包
丢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9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922篇;相关期刊214种,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工程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三届学术年会、2007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等;丢包的相关文献由233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雪波、刘国平、周东华等。
丢包
-研究学者
- 吴雪波
- 刘国平
- 周东华
- 孙德辉
- 庞中华
- 王玉龙
- 胡治国
- 孙书利
- 张大陆
- 杰斯·赛森
- 王艳辉
- 詹五洲
- 付佳佳
- 刘宏明
- 向慧侃
- 施展
- 朱因韦·陈
- 李勇
- 杨毅
- 梁宇图
- 潘丰
- 王俊杰
- 王婷婷
- 王颖
- 甄雁翔
- 程光
- 罗广君
- 苏放
- 范英磊
- 高扬
- 黄紫明
- 于启月
- 俞晓天
- 冯宇
- 刘芳
- 周华磊
- 张俊生
- 张健
- 张启明
- 张未展
- 徐博
- 成伟
- 朱嘉俊
- 朱小庆
- 李加周
- 杜海鹏
- 杨春晖
- 王东琦
- 王天宝
- 胡光岷
-
-
李锁刚
-
-
摘要:
2021年,在CERNET网络中心和各个地区节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CERNET主干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主干网网络平均可用率为99.997%,延时合格率为100%,丢包合格率为99.798%。2021年主干网总流量比2020年增加了120.90G,国内互联总流量增加了160.67G;国际互联总流量增加了11.78G。
-
-
吴兴臣;
刘斌;
胡勇
-
-
摘要:
本文考虑具有双边随机时延和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NCS)的控制器及观测器的设计问题。首先,引入两组伯努利随机分布变量来描述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存在的随机时延和丢包的特性,其中数据包不带有时间戳。然后,通过引入的伯努利随机变量,将系统状态方程增广为新的系统模型。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均方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并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计系统观测器与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童星
-
-
摘要:
针对传统丢包节点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效率低、丢包节点定位精准度差、节点转发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相似度计算的物联网传输流丢包节点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传感器节点分布模型,并运用二元有向图对其描述,然后根据传输关联信息熵结果创建传输任务信道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丢包节点检测的基本原理对未知分类的节点实施分类检测,并且计算出每个分类的最大似然值,最后对节点进行感测向量检测处理,并将跨度和实际节点之间的相似度作为对应的判定标准,完成丢包节点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过程效率更高,且通过相似度计算提高了丢包节点定位的精准度,确保了较高的节点转发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对物联网传输任务的检测。
-
-
卢建华;
王元鑫;
姜林君;
高峰娟
-
-
摘要:
关于具有数据随机传输时延和丢包的网络化状态估计问题,针对多个测量数据包同时到达远程处理中心的情况,为减轻计算负担,提出了一种线性编码方法对多个测量值进行线性重组进而用以推导估计器,并给出估计器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最小方差原则下通过改变编码参数组合来改变估计器精度,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估计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上述估计器能够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在长时延的应用场景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
龚静康;
王治
-
-
摘要:
针对传感器阵列数据链路经常出现传输异常问题(包括数据丢包、时钟故障、链路断开等),为快速确定故障原因并定位故障位置,采用网络处理器设计了一种针对大规模传感器阵列的数据传输链路故障诊断桥接模块,并配合相应的上位机软件,可以快速定位数据传输链路中故障的位置以及故障原因。通过实验验证分析,该故障诊断桥接模块可快速实现传输链路中常见故障的检测、定位和分析。该检测模块大大缩减维修人员维修设备时故障排查时间,提高了检修效率。
-
-
马运强;
甘泉
-
-
摘要:
考虑具有多通道随机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一类存在外部干扰信号的量化l_(2)-l_(∞)滤波器设计问题。首先,使用对数量化器组量化处理传感器测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离散Markov链构建多通道数据包丢失的传输模型,通过构造模式依赖的滤波器减少扰动信号的影响。然后,将滤波误差动力系统建模为不确定离散的闭环系统,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推导出滤波动力误差系统随机稳定的不等式判据,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给出滤波器系数矩阵求解的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示例验证所设计的l_(2)-l_(∞)滤波器较好地跟踪控制系统状态。
-
-
贾英杰;
梁松柏;
刘亚柯;
李丽霞;
衡丽花
-
-
摘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研判出丢包是影响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语音感知的关键因素;进而从丢包问题切入,采用关联分析法、仿真实验及现场验证等手段,定位无线网发生VoLTE丢包的根本原因并以重叠覆盖理论、仿真研究寻找最优网络结构模型和降低上下行干扰为突破口,找出了多项解决策略,最终形成了一套治标更治本的、体系化的VoLTE感知无线网络优化方法,真正解决了VoLTE无线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提升的瓶颈问题,可在业界快速推广应用。
-
-
马运强;
甘泉
-
-
摘要:
针对多通道丢包的网络,探讨了量化H_(∞)滤波问题。首先,利用静态对数量化器量化网络数据,将多通道丢包刻画为伯努利序列;然后利用增广模型构建滤波误差系统,运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推导出滤波误差系统随机稳定的不等式判据并引入凸优化计算滤波器参数。最后,通过LMI工具验证滤波器的可行性。
-
-
宋信敏;
高玲
-
-
摘要:
在工程实践所研究的动力学系统中,系统模型通常是不精确的,在许多情况下存在无法测量的扰动或输入,将这些不知道任何/部分先验信息的扰动或输入统称为未知输入.未知输入的存在影响系统状态估计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因此,近几十年来,含有未知输入系统的最优估计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简述了未知输入系统最优估计的发展历史,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知输入系统最优估计的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预测.
-
-
李宁;
衷璐洁;
高楷
-
-
摘要:
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通过聚合多路径带宽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网络吞吐量.在无线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性能不稳定、传输路径性能差异等因素容易导致数据包乱序及缓冲区阻塞,对网络多路传输性能造成负面影响.为在有限的接收缓冲区内对数据包实施合理调度,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N)与马尔科夫优化的前向传输时间(FTT)预测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多路传输数据调度算法GMM-S.通过对未来时刻子流FTT的准确预测实现子流传输性能的有效评估,并以此作为数据分发依据进行传输数据的多子流动态调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RR和LowRTT算法相比,该算法可有效解决接收端数据包乱序问题,同时提升网络吞吐量.
-
-
- 《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报告大会》
| 2008年
-
摘要:
网络化控制系统(NCSs)中的丢包与延迟对传统状态估计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消除延迟与丢包对状态估计的影响,对离散时线性系统设计了具有马尔可夫链延迟及丢包情况的状态估计策略.通过在估计器端放置一个有限缓存,把接收的数据建模为马尔可夫线性跳变系统的输出,并对该跳变系统设计了新的估计器-有限到达历史估计器(FRHE),根据缓存器的“有限到达历史”给出了预先计算好的有限增益集合.有限到达历史估计器虽然是次最优的,却是一种便宜的计算方式.
-
-
- 《第19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08年
-
摘要:
网络化控制系统(NCSs)中的丢包与延迟对传统状态估计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消除延迟与丢包对状态估计的影响,对离散时线性系统设计了具有马尔可夫链延迟及丢包情况的状态估计策略.通过在估计器端放置一个有限缓存,把接收的数据建模为马尔可夫线性跳变系统的输出,并对该跳变系统设计了新的估计器-有限到达历史估计器(FRHE),根据缓存器的"有限到达历史"给出了预先计算好的有限增益集合.有限到达历史估计器虽然是次最优的,却是一种便宜的计算方式.
-
-
-
朱桂芝;
郝飞
- 《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针对一类被控对象为非线性的含有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把网络看成开关,将这类系统建模为一类切换系统模型,并由此转化为一类脉冲微分系统模型。通过判断该脉冲系统的稳定性来判断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对非线性扰动的界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建立了该脉冲微分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也可以保证网络化系统指数稳定性。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例子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
-
-
-
-
田澈
- 《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 2004年
-
摘要:
TDMoIP(TDM over IP)技术融合了电路技术与分组交换技术,能够提供分组交换网上的电路仿真服务,利用IP网络低成本优势,提供高质量的传统TDM业务.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工作方式,分析了信令、延时、同步和丢包等核心问题.
-
-
李洪波;
孙增圻;
孙富春
- 《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
| 2009年
-
摘要:
探讨了网络控制系统存在的基本问题,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的代表性应用实例,并从控制理论研究、网络调度协议研究以及兼顾二者的综合研究3个方面重点综述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最后,讨论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新课题。
-
-
李洪波;
孙增圻;
孙富春
- 《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
| 2009年
-
摘要:
探讨了网络控制系统存在的基本问题,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的代表性应用实例,并从控制理论研究、网络调度协议研究以及兼顾二者的综合研究3个方面重点综述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最后,讨论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