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刊
丛刊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1年内共计399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9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文史哲、中国出版、咬文嚼字等;
丛刊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无1、一骥、尹波1等。
丛刊
-研究学者
- 无1
- 一骥
- 尹波1
- 王义耀
- 吴丰培
- 姚远
- 孙晶
- 居芳菲
- 彭林祥
- 明
- 本刊编辑部
- 李波
- 李芳
- 杨秀君
- 田宏
- 胡从经
- 赵建中
- 陈文新
- 一文
- 丁帆
- 丛刊会诊组
- 严肃
- 中华
- 于曰良
- 井玉贵
- 亢小玉
- 仲威1
- 伊杰
- 伍玉贤
- 何火任
- 余直
- 來新夏
- 來新夏12
- 傅克勤
- 党银平
- 全清波
- 冀满红
- 凌继尧
- 刘圣宜
- 刘春亭
- 刘水
- 刘绍楹
- 刘维治
- 刘金
- 剑平
- 包得义
- 匡音
- 卿三祥
- 厦大中文学报编辑部1
- 厦门大学中文系1
-
-
-
-
-
-
摘要:
编者:上海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内容简介:2020年8月13日,由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首次亮相。《丛刊》有以下特点。其一,《丛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第一、二辑十种碑帖中多为声名显赫的名碑名帖,在书法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不乏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因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二,入选碑帖均为希世之珍.
-
-
魏小虎
-
-
摘要:
笔者自多年前阴差阳错,开始终日与碑帖库房的"黑老虎"们为伍(其中墓志、墓碑拓本多达数千件,同事戏称为"死人堆"),唯因生性疏懒,成果寥寥。此番乃得有幸全程参与《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第一、二辑的编纂,感慨之余,愿就本人对馆藏碑帖拓本的认知,结合《丛刊》的选目,略陈其来龙去脉与价值特色,向诸多捐献、出让的藏家,和参与征集采购、整理编纂的新老同事致意,并供方家与读者参考。
-
-
井玉贵
-
-
摘要:
石昌渝是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古代小说研究专家,公认的对古代小说学科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在撰著《中国小说发展史》(下简称《发展史》)之前,石先生的先期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小说基本文献的整理。上世纪80至90年代,石先生跟刘世德、陈庆浩一起主编了《古本小说丛刊》,该丛刊与《古本小说集成》早已是研治古小说的必备文献。
-
-
李芳
-
-
摘要:
郑振铎首倡并主导其事的《古本戏曲丛刊》,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为庞大和系统的古籍影印整理工程之一。1980年代因故停顿之后,2012年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程毅中提议把《古本戏曲丛刊》后续部分(六集、七集、八集、十集)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在文学研究所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得以继续开展。
-
-
-
-
-
摘要:
一、杂志介绍《长江丛刊》创刊于1979年,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份大型社科综合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853M,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483,邮发代号:38-531,旬刊。
-
-
-
-
摘要:
一、杂志介绍《长江丛刊》创刊于1979年,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一份大型社科综合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853/1,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483,邮发代号:38-531,旬刊。二、办刊宗旨长江丛刊杂志社严格遵循''严谨、唯实、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高层次''、''跨学科''、''开放性''三大特色,为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三、主要栏目中外文学、艺术借鉴、作品赏析、文化视点、语言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