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1565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中国保健、医疗装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丁继兵、宋歌、崔长山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565篇
占比:99.80%
总计:71712篇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研究学者
- 丁继兵
- 宋歌
- 崔长山
- 张敏
- 张红琦
- 徐沛金
- 房泽相
- 李平
- 李武平
- 杜白茹
- 杨凡
- 段宝玲
- 王宇
- 蒋思瑾
- 金文香
- 陈启敏
- LI Hongbao
- WU Xiang
- XU Yiguo
- ZHU Binbin
- ZHU Wei
- 万幸
- 万慧敏
- 丘丽玉
- 乌宇彤
- 于伟佳
- 井卫华
- 付德秀
- 何少璋
- 何惠斌
- 余志豪
- 侯广军
- 俞玉龙
- 候爱红
- 兰春慧
- 冯文华
- 刘丹丹
- 刘丽丽
- 刘作天
- 刘军旺
- 刘华
- 刘坡
- 刘子贵
- 刘思洪
- 刘斌
- 刘晓彬
- 刘毅
- 刘洁
- 刘海民
- 刘竹青
-
-
黄红宁
-
-
摘要: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与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于响水县中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全麻组(5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联合组(50例,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前、麻醉后5、10、30 min及术毕时围术期生命体征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24 h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均显著短于全麻组,麻醉药物用量均显著少于全麻组;与术前比,两组患者麻醉后5~30 min、术毕时的心率均逐渐升高,但联合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全麻组;收缩压均逐渐降低,舒张压先降低后升高,且联合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全麻组;相比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6、24 h血清NGF、BDNF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联合组患者术后6、24 h血清NGF、BDNF水平均较全麻组显著升高;术后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全麻组(均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可稳定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
郭正安
-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麻醉后5min、手术30min、术毕,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更有利于掌握用药剂量,控制麻醉平面,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势,且并发症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
-
曹华娜;
赖少娟;
陈燕;
王柳莺
-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50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12、24、48 h疼痛程度以及血清Nrf2、Keap1、AR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T4时刻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外周血Nrf2、Keap1、ARE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血清SOD、CA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改善Nrf2-Keap1-ARE信号通路,减轻妇科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并稳定围手术期血流波动,值得临床重视。
-
-
钟长根;
章绍金;
胡群;
吕为
-
-
摘要: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在婴幼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的6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各30例。喉罩组采取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气管导管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_(1))、置入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时(T_(2))、建立气腹后(T_(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T_(4))、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3 min(T_(5))]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情况以及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喉罩组T_(2)、T_(3)、T_(4)时刻HR监测结果均低于气管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拔除喉罩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气管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在婴幼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气管导管,值得临床推荐。
-
-
李涵;
张敏;
谢海娇;
郏丽萍;
王飞
-
-
摘要: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患者低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老年泌尿外科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前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每组44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麻醉苏醒时间)、体征(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血气指标(pH值、乳酸含量)、认知功能评分、体温变化及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舒张压、收缩压、pH值、乳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术后2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6h、术后2d体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30min、术后5min体温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术中30min、术后5min体温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温、寒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体征、血气情况、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为适合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
-
-
徐沛金
-
-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饮水应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60例,使用抛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禁饮,研究组术后早期饮水.对比两组的口腔不适感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24小时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5).结论 早期饮水应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口腔不适感,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
徐沛金
-
-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饮水应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60例,使用抛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禁饮,研究组术后早期饮水.对比两组的口腔不适感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4小时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5).结论早期饮水应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口腔不适感,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
魏祖邦
-
-
摘要: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68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建立气腹后、拔管时HR、MAP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前两组HR、MAP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建立气腹后、拔管时两组HR、MAP均有所变化,对照组波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46%低于对照组23.88%(P<0.05).结论 将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
李苏;
苏昕玥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绵阳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泌尿外科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100例)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100例).2组均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液体输入量、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认知功能情况[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POCD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液体输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腰硬联合麻醉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7.2±2.1)d、(13479.46±1768.45)元]均低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的[(8.1±2.2)d、(15137.42±2094.27)元](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6h、术后第1d和第3d的MMSE评分[(24.2±1.7)分、(25.6±1.5)分、(26.0±1.6)分]均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22.6±2.1)分、(23.7±1.7)分、(24.8±2.1)分](P<0.05),POCD发生率(12.0%)低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23.0%)(P<0.05).2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且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可能为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较为合适的麻醉方式.
-
-
万幸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月—2019年9月选择该院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指标、术后麻醉苏醒情况、血糖水平、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麻醉优良率观察组96.67%与对照组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插管前,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后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插管后对照组的心率和血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结束时、术后6 h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两组的MMSE、MoCA评分与术前相比都有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的MMSE、MoC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可保证麻醉效果,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生命体征波动,还可加快患者术后苏醒,减轻患者术后血糖波动和认知功能障碍.
-
-
谢钱灵;
郑彬耀;
姚伟瑜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气管插管全身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效果.rn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小儿外科治疗的80例腹腔镜患儿,将其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应用喉罩全身麻醉,实验组患儿则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儿麻醉的应用效果.rn 结果:实验组40例患儿Ⅰ级为31例(77.5%)、Ⅱ级为9例(22.5%)、Ⅲ级为0例;对照组40例患儿Ⅰ级为25例(62.5%)、Ⅱ级为13例(32.5%)、Ⅲ级为2例(5.0%).rn 结论: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有利于呼吸管理,可以减轻在手术过程中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确保良好的氧合以及通气.但在手术中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时候,要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避免麻醉过程当中气腹所产生的影响,保证其安全性.
-
-
王勇军;
闵红星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麻醉诱导:Ⅰ组为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0mg/kg、维库溴铵0.1mg/kg、瑞芬太尼1.5ug/kg,Ⅱ组为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0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3ug/kg;麻醉维持:气管内插管成功3min后,Ⅰ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5ug·kg-1·min-1,丙泊酚4-8mg·kg-1·h-1;Ⅱ持续吸入1%-5%异氟醚.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3min(T3)各时间点HR和MAP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现麻醉过浅(HR>100次/分,MAP>基础值20%)、麻醉过深(HR<50次/分,MAP<基础值20%)、胸壁僵直、术中知晓的病例数;比较两组患者术毕唤之睁眼时间、能够正确做出指令动作时间及拔管时间的情况。rn 结果:(1)两组病人T1时的HR、MAP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T0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Ⅰ组T2、T3的HR、MAP与T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1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T2、T3的HR、MAP与T0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T1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组患者T0时的HR、 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T1、T2、T3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Ⅱ组出现麻醉过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与Ⅰ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P<0.01);(3)Ⅱ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的唤之睁眼时间、做出指令动作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明显延长,与Ⅰ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气管全身麻醉效果可靠、麻醉深度易于调控,且苏醒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