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21篇,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风俗习惯、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1159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美与时代(上旬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俗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第三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民俗艺术的相关文献由499位作者贡献,包括陶思炎、王长启、王小明等。

民俗艺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7 占比:4.4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159 占比:95.54%

总计:11680篇

民俗艺术—发文趋势图

民俗艺术

-研究学者

  • 陶思炎
  • 王长启
  • 王小明
  • 卢爱华
  • 孙发成
  • 李祥林
  • 程波涛
  • 吴衍发
  • 孙楠
  • 徐瑞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立萍
    • 摘要: 民间文化艺术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俗艺术,是聚集一方水土、体现当地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增月涨。民间文化艺术愈发受到人们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不仅对展现当地群众生活的文化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发展当地群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 邓翔鹏(文/图)
    • 摘要: 新春是十二生肖轮番登场开启新年吉祥之门的时刻。中国生肖文化厚重深远,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哲学基础,其艺术延展范围广,在雕塑、年画、剪纸、邮票、服装等领域都有涉及,是中国民俗艺术的典范。如今吉虎瑞年如期而至,虎容虎貌铺天盖地袭来,大家买虎照、贴虎画、发虎财、庆虎年、唱虎歌、说虎俗,流露出炎黄子孙的人虎情结。"生肖虎"已经逐渐演变为融入大家血脉的文化精髓。壬寅年,时尚圈自然也少不了虎元素的加持,虎年生肖款高调来袭。
    • 高璇
    • 摘要: 2006年,磁村花鼓进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凭借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磁村花鼓自身在传承方式上的创新,也曾经成功地掀起了“花鼓热”,为民俗艺术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目前,磁村花鼓面临着物质层面、艺术内涵以及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多重威胁。文章尝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磁村花鼓的传承与发展明确方向。
    • 李祥林
    • 摘要: 今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四川。走访川西北羌族地区可知,“唱酒戏”是尔玛社会老传统,是当地民间风俗及民俗艺术。研究“唱酒戏”,不可脱离羌族民间社会土壤,必须从民俗生活、口头传统、表现形式、文化传播等方面考察。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地处汉藏之间,汉语川西方言也是尔玛人使用的语言工具之一,并见于民间文艺中。尽管“唱酒戏”未必是常规意义的酒席上点戏唱戏,但无需怀疑其为尔玛人自己的民俗艺术。从艺术人类学研究尔玛人的“唱酒戏”,有助于学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羌族戏剧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 孙继梅; 姜兴达
    • 摘要: 河北省武强木版年画是根植于燕赵大地的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俗气息,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其绘画题材丰富,蕴含着民间推崇的诸多内容。武强年画构图饱满,画面完整,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文化特点,贴近民间生活,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活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王双晖
    • 摘要: 山西在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熏陶之下,所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遗产,体现了山西在农耕文化区域内的物质及精神面貌。山西划旱船在民间祭祀活动、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中产生并发展,在保存完整的基础上又有独特创新。着眼划旱船的独特之处与文化的复合交叉点,通过对山西地域下民俗艺术的文化特点、民俗内容梳理可见其中农耕文化意蕴以及文化区内的性格底色。
    • 张文慧
    • 摘要: 民俗艺术是我国艺术花园里盛开的奇葩,她带着泥土的芬芳,以朴素的姿态,深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而世代相传。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地域间广泛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则促进了艺术的融合,同时为我们的美术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广阔的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民俗艺术的熏陶下更加热爱我国的民俗文化,从而迸发奇异的创作灵感。
    • 马茸卉
    • 摘要: 我国在发展过程当中,历史传承极为深厚,并且文化史深远流长。国家民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我国诸多璀璨灿丰富的民族文化之中,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俗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传承,由此也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随着目前社会的进步,以及当前时代的发展。民主以及民间各类风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严重的忽略。由此目前民间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着更加追求于新颖时尚特征,而会对原有的民族民间的文民俗文化予以忽略。文章对目前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具有的艺术进行分析,并且思考其与实际民间民俗文化发展具有的关联性,希望以此使我国民间民俗文化发展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得以体现,并且使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完善性得到提高,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肖伟
    • 摘要: 各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民族舞蹈,并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锤炼与打磨,最终成为区域人文地理的集中写照。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传统民族舞蹈教学进行探析能够进一步丰富民俗艺术形式的构建、传播过程,加快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推进速度,推动传统民族舞蹈在广阔地域上良好发展。由葛树蓉和吴世平编著、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一书,通过舞姿图像展现了该地区舞蹈艺术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 张杨格
    • 摘要: 民俗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精华。自古以来,民俗艺术就有着传播的天性。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民俗艺术传播与保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反映地域特色和推进民族精神凝聚的重要意义。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形式多样,互动便利的特性,新媒体的存在与发展为民俗艺术传播与保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民俗艺术的传播与保存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加强存储的有效性,有利于传播的双向性。结合新媒体与民俗艺术传播与保存的融合战略,提出了民俗艺术挖掘本土化特色,民俗艺术与传媒契合大众心理以及增强传播的渠道化和平台化等一系列解决策略,希望民俗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