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3-10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大学;;

会议文集: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应是音乐人类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在实际研究中,人们以民俗学的角度关注比较多,而缺少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予以关注,其原因在于"那达慕"大会是一种娱乐和游戏活动,而缺少音声内涵和音乐意义.因此,本文以文献分析和反思等方法,提出音乐人类学的命题,即"那达慕"大会举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音声内涵和音乐意义.
  • 摘要:在云南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中,村民们虽然不懂艺术的形式,但却擅长用"艺术的手段"来增强民俗的气氛.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下,即使在许多时候或许没有乐队的参与,但却绝对不会缺少"鼓"这种"乐器"的加入.人们以肢体为媒介,在鼓声的律动中,绽放出生命的灵性和人与自然相交融的生存行为.作为一种独具文化品质的"地方芭蕾",云南红河彝族尼苏人蹁跹起舞时所使用的烟盒,或许是世界上用于表演中进行伴奏最小的鼓了.文章依托艺术人类学田野观察的基本方法并立足音乐学的视野,对云南彝族尼苏人的烟盒舞进行了现场描述与内涵解读,意在透视一方生态背景下生成的文化物象,它承载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持有者的意义系统,更是一方民众古老生活方式和独特行为模式在时时欲与天地神灵相沟通时的重要载体.
  • 摘要:摆手舞主要分布于武陵山区的酉水流域,是土家族最具特色的显著标志之一.本文在介绍湘西摆手舞的同时,根据艺术人类学语境下摆手舞基本舞蹈语汇的原始本意,认为它是土家民俗中祭祀鬼神"泼撒水饭"表意的演化,其核心是楚巫文化的祭祀性"巫教歌舞".同时与同一区域内"仡佬苗"团圆鼓舞进行了横向比较.多角度的佐证了摆手舞蒙芽于原始"毛古斯",起源于楚巫祭祀,而发展丰富于历史长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之中的现实.
  • 摘要:陕北元宵节民俗火塔塔、转九曲、沿门子等活动流行了上百年历史,已经是当地百姓春节节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陕北经济飞速发展,这些活动都有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种带有现代诉求的新气象,这些民俗活动在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形式和文化内涵发生变化与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 陕北地区以“火”为题材的民俗活动,延续了远古以“火”驱傩逐瘟的传统,融合了神抵祭祀和宗教内容,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对人的祈福与关怀。类似这样大型公众性民俗活动,可以暂时地将人们从苦难现实中解脱,体验人天之间的通融,鼓舞人的生命意识。无论是“火塔塔”,还是“转九曲”,在从古典走向现代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火”到“电”的重大转变,这种社会生活和科技进步对民俗的影响,一直伴随着民俗活动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中可以看出,主导民俗活动传承和发展的一直是人,而不是如影随形陪伴民俗活动的神。
  • 摘要:2006年5月25日,普宁英歌、潮阳英歌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至名归.英歌舞在广东潮汕一带流传久远、根深叶茂,尤其是普宁(现为县级市)、潮阳(现为汕头市所辖的潮阳区和潮南区)更是孕育、诞生英歌艺术的广袤地域.英歌在这里与民众水乳交融、相即不离.许多学者和艺术家由于对英歌的刮目与热爱,总有一种叩问此民间舞种何由来之的冲动;当地百姓尤其是年长者和英歌舞者由于拥有此仪项(他们并不认为仅是艺术)而总有一种谈起它何由来之时的自豪和神秘.英歌的来源有多种说法,这里择其主要几种,试加解读,以管窥其在潮汕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及与潮汕族群的微妙关系.提出最为普遍的说法是:传说在清代中期,外江戏曾来潮汕演出宋朝梁山泊好汉乔装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二是传说南宋军队南下潮汕时带来了北方娱乐性的秧歌。三是清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统治者地主豪绅残酷欺压农民。为反杭压迫,相传普宁垾塘乡有一农民徒步到少林寺学习武艺,回来后因慑于官僚封建势力而不能设馆传武,便把学成的武艺改编成英歌舞传授于群众,久而久之便成为流传于民间的英歌舞了。
  • 摘要:艺术人类学是考察"口传心授"传承方式文化意蕴的一个路径."口传心授"既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也是传统音乐文化观念的现实表现."口传心授"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宗族亲缘"观念一脉相承,与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格律韵调的特点密切相关.艺术人类学能够帮助人们把握"口传心授"的精髓,抛弃其中的糟粕.
  • 摘要:《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大型音乐组曲.本文从演奏《白沙细乐》的乐器、音乐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展开讨论,通过剖析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其形成与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而揭示《白沙细乐》乃是纳西民族本土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交汇与融合的产物.
  • 摘要: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与农业生产的时空观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它反映了一种鲜明的时序节奏,形成了一系列的礼仪活动,民间舞蹈就是在这些礼仪活动中得到了传承.现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的传承场域,消解了传统的传承结构,但新的传承模式并未形成.此外,西方文化的引入,使得民间舞蹈的审美价值遭到质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发展民间舞蹈,使民间舞蹈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满足当前社会的文化需要,就成了人们努力的方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原生态的传承场域应予以保护;专业化的创作与教材整理不能以牺牲原生态为代价,而应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 摘要:大理白族民间舞蹈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是白族人民在数千年中共同创造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宝贵民族精神财富,是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将大理白族民间舞蹈作为人类学研究个案,通过深入细致的微观分析(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与切实有效的宏观把握,为白族舞蹈艺术的历史内容和系统结构提供合理的、全方位的知识体系. 一方面,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古老、神秘的白族民间舞蹈进行研究与解读,有利于舞蹈学摆脱传统艺术学、美学研究中的中心主义弊端,打破对民间舞蹈、群众性舞蹈的摸视和偏见;另一方面,引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白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审视和探究,有利于客观、全面地把握白族民间舞蹈研究的科学艺术观和方法论,从本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中汲取养料,这无疑为顺应国际文艺学术发展趋势、加强中国民族艺术在艺术全球化中的对话实力贡献力量。
  •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民间仪式的内容和形式极其丰富多彩,包含和浓缩了民族文化进程中"天人合一,灵物共融"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和民族智慧,拥有海量的优势资源和发展创新的机遇.认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不能脱开人类精神;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民族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节日文化,它是一系列规范和准则,具有民族精神的传导价值和作用,并引导着一个民族群体行为的价值观和信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民间仪式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遵循和崇尚大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融入了本民族期翼与之相互依存、和谐共存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大百科全书".感悟和探究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灵魂,离不开民族传统节日与仪式文化对于人类精神和智慧修养所具有的极为重要的传导价值的深层认识.
  • 摘要:庙会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文化现象,在南坡村"太阳节"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得出南坡村"太阳节"与炎帝神农誉为"太阳神"的传说有关,是炎帝神农传说的民间记忆方式,是祭祀"太阳神"的遗存.庙会活动中存在着模拟巫术、禁忌、祈神、愉悦等原始宗教特征的行为,体现出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太阳节"庙会是南坡村每年必须举行的活动,庙会活动的组织方式及活动所需的器具及制品具有规范、调节、传承和凝聚等功能.
  • 摘要:京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植根于京族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民间信仰等等民俗传统文化对京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民歌则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容.
  •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亳州市大关帝庙内的花戏楼和明光市女山湖镇的古戏台两座典型的泗州戏传统演出剧场的分析,体现了泗州戏剧场艺术鲜明的乡土性、灵活性、兼容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 摘要:华北堡寨社会是介于草原社会和农耕社会之间的一种社会形态.之所以在农耕社会和游牧社会之间找出一种这样的社会形态的理由,不是堡寨社会、草原社会或是农耕社会之间的重合或者相似度,而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华北堡寨社会的兴起受到了历史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形态的社会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华北堡寨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存在的环境,即草原边缘上的中原农业社会的边缘地带.这一点,是研究和认知华北堡寨社会的基点.
  •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中,中国各区域、省市、地方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验基地,对于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保护、工艺留存、以及高校自身的教学改革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种保护机制设立的出发点依然是以高校、学者为主体,如何转变思路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山西师大美术学院"黄河美术研发工作室"在山西省高平市凤林刺绣厂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定点合作,发现只有确立民间手工艺者的主体地位,根据民间手工艺从业者的需求提供帮助,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才能得以切实实现.
  • 摘要:身体是一个意义之核,一个动态的象征系统,以身体为媒介的舞蹈活动在族群生活中具有重要价值.丰富各异的舞蹈形态背后蕴含着族群的文化规则与文化逻辑,以身体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族群的历史记忆、观念意识与认知图示.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白马人年节期间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火圈舞"进行文化解读,通过对其表演情境、身体语言和身体象征的分析与阐释,探寻身体动态背后的文化意义与观念形态. “舞蹈可看作是通过人们的身体动作与行为方式的‘具体化’实践和群体文化特征与精神的投射。”“联袂踏歌、簧火起舞”是藏彝走廊各族群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作为一种共生的舞蹈形态,身体表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作为族群的一种生活实践方式,手舞足蹈间映射出族群的文化规则与文化逻辑,以身体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族群的历史记忆、观念意识与认知图示。“火圈舞”作为白马人年节期间不可缺少的舞蹈活动己成为当地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无论是围圈起舞的身体表述还是右脚先行的身体规则,亦或是手手相连的身体确认,都已成为白马人的身体记忆,一方面作为传统知识加以传承,一方面通过身体操演加以维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言说出作为白马人的意义与价值。
  • 摘要:齐鲁民间传统葬服的色彩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五色"审美观念,服饰纹样表达了生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齐鲁民众重视葬服习俗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死者在阴间的"生活需要"和满足生者在阳间的"精神需要".齐鲁民间传统葬服习俗形成的文化背景主要体现在囿于灵魂不灭的观念与意识、儒家提倡的重伦理的孝道观念、信巫崇祀的民间信仰、祖先崇拜及祈求祖先保佑四个方面.
  • 摘要:满族入关后,为了在思想和形式上更好地完成统一清初政府实行民族间的服制折中政策,促成独具满汉交融风格的双轨形式.服饰风格既体现出清政府的服制方针又体现汉族人民的穿着习惯和亡国之思.满汉服饰既各自有本民族特色,又互相呈现融合趋势,在社会生活中呈现服饰风俗与样式的多变,奠定了1840年以前中国汉族服饰的社会、生活与习俗等呈现多元与融合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清代服饰的审美风尚也呈现出由俭入奢靡的变化.在纺织品日益昂贵和奢华的同时以从事纺织业为主的家庭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 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二人转在"进城"或"城市化"过程中,由文化的变异带来审美的变异,甚至由审美蜕变为娱乐.这种嬗变亦激发人们探寻二人转的传统,也出现了自发和自觉的二人转传承.本文运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在对二人转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认为,二人转有两种传统:显性传统和潜性传统.每一次嬗变,都是对在此之前的二人转存在状况的反拨.搞笑二人转背离了显性传统.不同的二人转显现着不同的审美偏好,而不同的审美偏好又是不同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民间小剧场是二人转迷们延续传统的地方.自觉的二人转经典传承亦十分有益,而传承人的艺术造诣,直接影响着二人转智慧的呈现.
  • 摘要:黑龙江兰西挂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诞生于清朝末年,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特点,2007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及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通过田野调查,对传承人的访问和现状的了解,兰西挂钱目前正处在如何保护与传承以及产业化如何发展的困惑中,提出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将活态传承真正落实到保护工作中,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另一方面可以把这些项目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增加政府专项收入,并用之于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去。
  • 摘要:探究、追溯猪神菩萨造像的特质,可以看到川东北地区猪神菩萨崇拜及信仰起源带有斗母、摩利支天及张大帝信仰的多重结构特质.猪神菩萨信仰的出现说明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息息相关,产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猪神菩萨信仰,也说明了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吸取和转化外来文化因素要服从于本土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丰富、服务于特定族群存在的社会和文化为其目的.
  •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就是乡村要宜居宜赏.侗族尊重自然、索取有度,尊重他人、互利互惠的人生理念使侗寨成就为宜居宜赏的生态审美场,在村寨文化、建筑营造、公共管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娱乐休闲、美审追求等诸多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所追求的正是侗寨所践行的,因此侗寨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启发或参考.
  • 摘要:明清甘肃随着各府州县神庙建筑的激增,神庙增设乐楼、戏楼、戏台的情况也明显增多,以至晚清民间神庙戏场星罗棋布,蔚为大观.总体来看,明朝是甘肃神庙剧场修建的发展时期,有清一代甘肃神庙戏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并且在时空分布等方面形成与明朝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明清甘肃神庙戏场在建构民间祭祀空间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成当时特殊的民间祭祀景观,在民众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 摘要:民间音乐《三重云》仅存于信丰县大塘埠镇,是民间丧事、祝寿、乔迁等礼仪的必奏曲目.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客家人民的喜爱.本课题将深入研究信丰民间音乐《三重云》,探索其渊源,理清其音乐形态;对信丰民间音乐《三重云》面临的现状及其原因做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从信丰民间音乐《三重云》人才的培养、音乐本体的改革创新等方面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 摘要:村寨是传习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单元,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是保育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生境.通过对那贯屯的田野考察发现,壮族山歌的传统生境已然消解,山歌文化传承的村寨依托已不可靠,山歌传承现状和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与“唱和成风”的传统社会迥然相异,如今的壮乡已是歌声渺渺.由于经济作物的大量引入,一年到头人们都在忙碌中度过,忙于生计与致富,生活节律远不如传统时代那样张弛有度。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人们对传统文化主要秉持一种实用主义的取舍态度,对于需要一定技巧和训练的山歌不再有时间和心思来关注与投入其间。同时,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导致了山歌文化传承人和歌好潜在参与主体的大面积流失,尤其是绝大多数未婚女青年的离开,使得留守的大量男青年丧失了学唱山歌的原始内驱力。与此相随,在当地的红白喜事或人生仪礼场合之中,已难以寻觅到壮族山歌文化的踪影;在当地的各个全民性的传统岁时节日中,亦难以感觉到任何山歌文化的气息。而传承的断定却是最根本的,这不仅直观地体现在山歌的传承人数量与质量上,而且更为重要的则是表现在村民的审美观念以及对本土山歌文化的自我评判和认识上。 总而言之,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当地村民对山歌己不再像祖辈们那样抱有热情和兴致。与此对应,山歌文化的生活基础已经受到唯削弱,其社会生态之根己然消解和崩垠.因此,壮族山歌和歌圩文化的危机似是可以预见的了。
  • 摘要:随着从1990年代中期兴起的外出务工潮以及电视的普及,在当代黑衣壮村落,"诗敏"已经是老人们的歌.这种包含着"大二度"和"腰脚韵"的典型的壮族二声部民歌即双声山歌,正随着流行音乐的入侵而渐渐淡出黑衣壮人的生活,成为记载着壮族古老文化基因的文明的碎片.论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黑衣壮双声山歌"诗敏"中的"大二度"和声音程和填词中的押韵规律"腰脚韵"进行分析,力图显示壮族山歌文化遗产中的内在神韵和独特规律,显示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 摘要:敖包祭祀是蒙古族祖先在远古时代创造的,经过世代相传到了今日.敖包祭祀仪式是一个完整的仪式过程.为揭示敖包及仪式的音乐文化内涵,文章以实地个案考察等方法,揭示乌拉特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通过我们的考察和观看,乌拉特蒙古族敖包仪式中的经韵音乐空前丰富.敖包祭祀仪式中的祭词、祝词、赞词都是属于音声的范畴.从目前来看,蒙古族的敖包祭祀仪式及音乐中既有蒙古族文化深受影响的萨满教又有喇嘛教文化的音声特征.文章指出,敖包信仰对于人生存与生活的意义是乌拉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得以传承的重要动力.
  • 摘要:王玫作为中国出色的舞蹈编导家以及为中国舞蹈创作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舞蹈教育工作者,至今仍活跃在舞蹈界.她从事舞蹈编导教学与舞蹈创作的时间比较长,对"现代舞"有着较为深刻的见解,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出自己的编舞理念,并通过自己编创的作品和教育者的身份传播对现代舞的认识.
  • 摘要:以前,帕里、洛德和甚至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弗里教授都认为口头表演都是一种单个人的表演,他们都没有关注到这种歌手群小舞台演唱或剧班表演的特点.本研究发现,德都蒙古长调歌的表演活动是一种以宴会舞台的群体歌手的口头表演剧.在这种"小舞台"中,群体歌手们通过自己的长调歌表演来获得自己"粉丝"的支持,学到自己喜欢的歌,从此传承了青海蒙古长调歌.这样,蒙古长调歌是群体歌手在宴会舞台中不断的表演,学习和传播过程中传承保存下来的,而非某一歌手在生活中孤立的学习、参与和表演来传承下来的.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群体歌手、宴会舞台与民歌表演之间关系,修正西方的单人口头表演理论.
  • 摘要:江苏昆山锦溪朱家甸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砖瓦烧制为主业,大部分村民以盘窑、烧窑、祭窑为生产与生活的主要方式.当地砖瓦窑为馒头形土窑,由烟冲、圆弧形的主体建筑与窑房三个部分组成;砖瓦烧制工艺要经过满窑、火烧、揽烟、浇水转釉等不同环节;当地祭拜的大小太太具有窑神兼农业神的双重身份,其祭拜仪式发挥着社会整合功能.
  • 摘要:博览会包括展览会、陈列会、劝业会、劝工会等,在近代中国一般称为商品赛会或商品博览会.博览会是以经济交流为核心和基础的整体性人类文明的交流.晚清民国博览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面镜子,其功能首在文明的传播与对话,即"邦交藉以联络,国誉藉以播扬,民智藉以恢张,裨益处良非浅鲜."今天重新回顾与研究,从中得以窥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事博览会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艰辛. 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赛会被称为"天下第一次之盛会",天津泥人张彩塑作为直隶出品的代表参赛,并名列中国获奖名单之列,严智怡主编的《巴拿马赛会直隶观会丛编》,以及天津《大公报》、《天津游览志》、徐悲鸿的《对泥人感言》,等均有相关记载,至今还保留有泥人张参赛的获奖证书. 据文献记载,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赛会还是中国收回海关承办权后第一次参赛,其筹备工作、目的、意义都是极为重要与慎重的。选择泥人张彩塑的原因、由谁进行的作品选择、选择什么内容的作品,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 摘要: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是该地区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生态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核心精神在特定地区特定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呈现.西江流域生态文化作为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的重要文化成果,具有维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功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好类似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的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在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方面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大众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的方法和经验.
  • 摘要:口传心授是传统戏曲的主要传承方式.戏曲之所以必须口传心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文字剧本等物质资料的匮乏,使戏曲丧失了以文本为主要传承媒介的前提;戏曲表演艺术的活态性,使其不具备通过文本传承精髓的可能性.进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戏曲表演"诀窍"的隐蔽性,否定了无师自通的纯观摩方式的学习;作为一门以角色扮演为本质的艺术,戏曲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使对角色的精微体会与传神体现成为非"人"不可的传承核心.口传心授突出体现了传承活动中师徒双方的在场性和互动性,在物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这一点尤需重视.
  • 摘要:中国艺术歌曲是艺术人类学的分支——音乐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集中国文学和音乐之大成,囊括了中国主流的文学和音乐思想.近百年来,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虽历经坎坷,但其艺术影响力却在中国和世界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及特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对艺术歌曲今后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能对中国艺术歌曲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 摘要:人类的视觉经验在神话意象的生成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影响、决定了神话意象的思维方式、表现形式和精神特质.原始先民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展开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它是原始先民积累生存经验和知识系统的最重要的生理基础,对神话意象的生成具有基础性作用.与人类的视觉经验相关,在自然界中,人类对光和颜色的感受最为直接,因而它们也成为神话意象最先表现的对象.光的出现具有创世意味,具有本体性价值.人类对颜色的区分和辨认也是人类认识和体验世界的基础,颜色的神圣性逐渐积淀在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神话意象.
  • 摘要:中国传统性别文化的审美范式,在先秦时代就建构了基本类型,进入了审美自觉的时代,"人"本身就是审美王国中重要的审美对象.其中对男性美的审美标准和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以"贤淑女"和"大丈夫"为典范,体现出鲜明的"男女有别"的性别符号意识,注入了不同的精神气质内涵.并且在性别审美文化中,始终存在着"甚美必有甚恶"的性别审美悖论,"爱女症"和"厌女症"就是突出表现形式.
  • 摘要:天津葛沽宝辇是以八辇二亭为中心各花会竞相表演的酬神娱人祭典体系,是女神信仰及崇拜的典范之地,同时与年文化紧密结合,其起源、表演仪式、仪轨等都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随着传统村落的变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其传统仪式也势必会在各种权力的博弈中发生嬗变,在嬗变中,不应该使其成为"文化遗留物",而应该使其继续在日常生活中活态传承.
  • 摘要: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一种族群传统艺术,与族群的历史、社会、个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村落语境中的音乐祭礼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传统恢复,而是社区精英基于时代背景的传统再造,也是族群艺术身份的多重表述: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文化意义的实践者,村落秩序的监督者、社会关系的调解者.这些多重身份表述隐含于仪式的展演情境中,族群艺术的价值从中得以彰显,并通过传统再造得以可持续地建构自己的身份.
  • 摘要:在传统的彝族社区,作为精神领袖和文化传人的"毕摩"这一社会角色,他们祭祀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早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各路学人分别从不同的学术立场获得了众多的成果.但针对施巫仪式的"苏尼"这一社会角色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若从艺术人类学立场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更是处于空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专题立足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方法,依托田野的视角,对云南彝族楚雄地区"苏尼"的行为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对其"施仪"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志性"法器"单面鼓的社会功能进行了音乐学意义上的识读,并对彝族单西鼓这一田野现象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误读"式的梳理,意在说明,在人类文化的创造中,许多"另一种声音的言唱"方式常常是人们仍很陌生的领域,有待各路学人的关注.
  • 摘要:早期的人类学以原始部落聚居地为田野、以原住民为考察对象,后来田野及考察对象向着多元化发展,可以说处处皆是人类学研究的田野、人人皆可为考察对象;那么以历史为田野、以先人为考察对象是否可行呢?古陶瓷是先人留给人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从陶瓷器上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何时使用火、何时开始有意识的创造器物创造美、何时开始文明间的互动又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陶瓷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能够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生活、经济、审美上的满足,它同时展现了其产生时代下的物质文明、社会人文乃至全球经济、文明交往的一整幅世界图景.本文拟以元代景德镇为田野,以高足杯为文化的表象,通过分析其产生、发展、演变,探讨文化变迁的种种动因.这是以艺术人类学的视角与方法进行人类历史文化研究的尝试.提出元代景德镇高足杯合了西亚与中原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与智慧,包含了中国、蒙古、西亚多种文化,它所呈现的正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样态,而多种文化互动交融而形成的元代高足杯本身,便是文化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物化形态。
  • 摘要:安远南乡民间大堂音乐由《阴反阳》、《倒水莲》、《蜻蜒点水》等十大曲牌组成,一直流传于安远县孔田镇上魏、下魏、大围一带,主要以唢呐为主,多种弦乐和弹拨乐为辅的民间吹奏乐,是安远地域内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形成,富有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民间民俗艺术形式.民间艺人将此用于婚丧嫁娶、做寿上匾等各种仪式活动.
  • 摘要:陕北民歌在音乐形式存在大量的程式化现象,这些程式和套路化的元素成为陕北民歌语料库中的丰富资料,并且定型结晶为广大民众生产民歌的有效范式和实用"零件".并未受过正规的文学艺术训练的陕北民众,可以运用这些大量丰富的套式和有效零件,东拼西凑和修修补补,而生产出可以充分表征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民歌形式.陕北民歌的这种零敲碎打的表达机制,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色,也保证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武家泥塑"的发展历史,从口述史的描述和典籍文献资料两方面考察,迄今为止当不少于300年.它发轫于山西省忻州地区,后辗转流传至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扎下根来,是由"走西口"的移民潮派生出来的一个民间文化次生现象.经过武姓家族几代传人的努力,终于2006年在"武家泥塑"第七代传人武文胜师傅手中,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武家泥塑"进行解读,不仅可洞悉一种农耕文化的艺术形式何以能在迁徙辗转中植根并生长于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亦可进一步探究泥塑这种民间手工造型艺术在形式上的流变是如何完成的.
  • 摘要:宝卷说唱仪式中,人们能隐约看见曾经存在过,但已经陌生的神圣空间传统.许多民间宗教宝卷自称为"经",并反复强调其宝卷"至真"(文献中多称为"骨髓真经")、"至宝"、"至妙".从讲故事、念咒语,歌唱和演戏等叙述仪式.发现,今天在宣卷等神圣空间"觉悟"的过程中,人们会理解那些看来是神话式的、非理性的、不可见的以及表面不合逻辑的那些暗示和判断,而这恰恰是在科学、理性以及逻辑推理中所极为缺少的,同时也是人们真实生活场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现代人因为追名逐利、技术科层式的生活方式,心灵变得枯萎了.神圣空间的存在,诗意生活方式的践行和"重建世界"一样,通过"复魅",保持着对远去诸神的回忆,而这些恰恰是被理性所完全遗忘掉或有意忽略掉了的东西.神圣空间在现代已具有异化的精神疗养的作用,这成为其可以在现代社会继续延存的根本原因. 由此,神圣空间信仰也被赋予了诊治现代性危机的现代性人文信仰的深刻内涵.
  • 摘要:本文以当代金湖县的发展为例,分析水文化、荷文化、尧文化,高丽文化的文化建设的缺失。提出自由、自在是相反相成的,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是逍遥游,不自知而自乐,亦达到大化的境界.西方对自由的理解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理性掌握了对象之后依客观规律而行动,并且是建立在相对高度的物质发展基础上.当西方文化以一种强势话语席卷全球时,中国也被绑上了战车.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以一种空前的速度发展.
  • 摘要:城隍信仰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祭祀,究其本义,"城"指土筑高墙,"隍"指护城壕.古人建造城郭意在保护城内百姓安全,民间信仰中把"城"、"隍"神化为城市保护神乃情理使然.随着城隍进入道教神灵系统,人们视之为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其还管领着冥界的亡魂.古往今来,城隍信仰遍及中国,祭拜城隍老爷的氛围自古浓厚,与之相关的民俗戏剧遗产及事象也相当丰富,为艺术人类学研究者不可忽视.
  • 摘要:从《康定情歌》流传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人们对这首享誉海内外的民歌做了诸多的改编.经整理大致有声乐合唱、民乐合奏、摇滚、歌舞诗话、男女对唱、晚会版、影视版、汉语和藏语对唱版、世界著名男高音演绎版等.这些版本都在原生态"溜溜调"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使这一民歌呈现出新的活力.通过整理这些重新演绎的版本并进行归类、分析,并探究其现代艺术、娱乐、社会功能,使《康定情歌》的艺术魅力得到更为全面地凸显.
  • 摘要:在鲁中昌邑地区东永安村,每年正月十四隆重举行"烧大牛"仪式表演,既是一种地方性信仰传统,也是一种自发性的乡民艺术活动.在这一仪式活动的运作过程中,村落不同群体之间形成多重磋商,村落公共话语体系及其公共性意义由此生成.村民对仪式的神圣性的认同与即兴发挥的艺术传统,是这一活动至今保持生机的关键所在.
  • 摘要: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参照部分地方志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等内容,重点对五泾村清明节习俗进行描述。 对五径村清明节民俗事象的调查与关注,不难感受到民众对清明节的重视,虽然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方式会有所变化。人们通过一系列民俗仪式,确立了人与神灵、与祖先、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力求对方能够成为顺己的力量。其节俗活动至少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明显的秩序观。这一点在请神祭祖仪式中表现突出,在信仰体系中,认为神比人大,同样要祭祀,需先祭神后祀祖,供桌及供品的摆放亦有不同;拜阿太时,自家阿太与外室太太等的区别对待;游含山拜菩萨时先拜大菩萨再拜小菩萨等。每个仪式上都主次分明,同时又主次兼顾,求全。二、顺应自然时序。清明节正值绿意葱笼的阳春时分,充满生命盎然的绿意。为与大自然的活力相呼应,做绿色食品,踏青白相,活跃自身。三、张弛有度。整个节日期间的民俗活动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有清明夜密集的请神祀祖等仪式,也有正清明游含山的悠游;有拜神祖的虔诚肃静,也有白相时的轻松愉悦等等。 可以说,清明节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是重要的蚕事节日,蚕农借助种种象征手段,祈求蚕花廿四分的丰收。本文对这些象征做了描述,但对清明节期间与此相关的生产习俗的关注明显不够。同时,对与清明节相联的传统寒食节缺乏深入调查,在调查中,提起清明圆子时,有个别老人还说起寒食圆子。因短时间内获取的有效信息很少,故本文对寒食节未作涉及,这些都应该在以后的研究中补充加强。
  • 摘要:作为一个典型的过渡仪式舞蹈,彝族民间丧礼花鼓舞展演源于彝族远古共祖阿普笃慕主持祭祖大典及六祖分支的历史记忆,自古发挥着民间驱鬼、安魂、送灵的显性功能.彝族民间丧礼通过花鼓舞仪式展演,表征、建构及强化了彝族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及其运行规律,其最终目的在于激发花鼓舞展演的深层隐性功能,即达成一种超越时空的高度的民族认同.
  • 摘要:小河拆楼是流传于山西省洪洞县小河村内数百年之久的一种民俗活动,该民俗以迷幻的化妆手段展现出血腥暴力的视觉效果,并以惩恶扬善、主张正义的人文精神为内核,传达出乡间民众朴素的伦理观念和表达方式.其中也包含了乡民自娱自乐的精神权利和审美追求,这种带有半封闭特征的民间文艺形式,是乡民对于村落生活及其文化资源不断创造和维护的结果.
  • 摘要:本文讨论了东巴文字是如何从宗教语言转化为艺术语言,并成为现代东巴书画的核心.现代东巴书画的主题模式的形成与意义,民间艺人的兴起与现代东巴艺术的发展,通过不同的精英艺术家与民间艺人的创作对比,讨论了两种对传统文化想像与再生产的不同思路,在文化的想像与再生产中传统与原始的关系等.
  • 摘要:在社会持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古老的景德镇也在分享发展和进步所带来的文明成果,瓷业生产正进入到又一个高潮阶段.但一个无法忽略的现实问题也摆在人们面前:不断追求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带给景德镇人越来越富足的物质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夺走劳动曾带给人的踏实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本文尝试从人类学角度建构一种环形时间结构,简要呈现其与景德镇瓷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辨析这种时间环及其中的节日和非节日的时间性"节点"、"节点"间的时间"线"在景德镇瓷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有益于劳动者身心的周期性调节作用;进而通过比较这些作用的时代性差异,探寻上述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
  • 摘要: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海城喇叭戏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可贵的学科理论支持和动力源泉.海城喇叭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传承的道路很漫长,也很艰难,本文是站在艺术人类学的视角上来研究海域喇叭戏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希望能为海城喇叭戏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针对海城喇叭戏艺人生活的艺术环境和喇叭戏的传承与保护,笔者认为可有几种模式供选择: 1、政府出资在鞍山、海城地区建立若干个海城喇叭戏演出与保护基地,专供喇叭戏艺人和爱好者排练、演出之用,传承技艺,丰富人们日常文化生活。 2、与每年的当地庙会、千山国际旅游节、民俗节日等相结合,为喇叭戏提供展演的空间。海城庙会是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年的传统庙会就有喇叭戏的演出,所以,可以利用保护传统庙会之机来传承喇叭戏的表演,可谓一举两得。 3、恢复“跷戏结合”的表演方式,在高跷秧歌对中培养喇叭戏演员,在喇叭戏演员中传承跷功,并随高跷进行演出,借助海城高跷的这张响亮的名片及社会影响力,带动喇叭戏的演出市场,一举两得,高跷的传统得到了恢复,喇叭戏也得到了保护与继承。 4、与教育部门联合,有选择在当地确定几所中小学校作为海城喇叭戏的传承基地,使喇叭戏进校园,从长远来看,一举多得,既弘扬了地域文化,培养孩子们兴趣和热爱家乡艺术的情感,有培养了年轻观众,另外还可以从中选拔出自身爱好并愿意学唱喇叭戏的演员。
  • 摘要:土地、祖先、家堂神是古代庶民在堂屋祭祀的主要对象,它们在明清杨家埠家堂画当中都有所体现.后来,祭祀土地、家堂神的涵义逐渐消解,祖先成了家堂画唯一的祭祀内涵.民间家堂祭祀土地、祖先与国家礼制关系密切,家堂画至今还延续了国家礼制的符号,但民间对其亦有自己的理解并影响到家堂画的创作,因此家堂画不应视为单纯的民间艺术,而是国家与民间、礼与俗长期互动的产物.
  • 摘要:Golden Turtle Iconography Golden Turtle Philosophy is integrated largely in Tibetan and Mongolian thought and is convergent,with regard to medicine and music, after the 16th century.In Tibetan Himalayan thought,mountainous and monastic personification brings it to the virtual world of Buddhist iconography.In Mongolian steppe life bionic transfer created an ideal shell-domed and mobile circular abode the Ger.In every case there are perfected and sacre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visual and structural compositions.
  • 摘要: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位于贵州省松桃县、湖南省花垣县接壤的苗疆边缘地带,在这一地域中居住的苗族对自己的族源有着独特的传说,按照王明珂"华夏边缘"的研究范式,这是观察华夏以及蛮夷(苗疆)的内部认同与外部区分的切入点.通过对族源传说叙事模式的梳理,可以看到该地域的苗族族群在族群历史的自我表述中所隐含的历史记忆,同时通过当时的地方与国家、蛮夷与华夏的互动,可以窥见在不断表述的历史记忆背后所蕴含的"不表述"的结构性遗忘.正是通过记忆与认同、遗忘与区分的探讨,可以对"华夏边缘"这一研究范式所提出的"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的族群历史叙事模式作出更为深入地探讨:在半沟苗族所处华夏、土司、蛮苗并存的苗疆边缘地带,从蛮夷到华夏,形成了苗(生苗)、蛮(熟苗)、土(土司、土官、土民)、汉一层攀一层的认同攀附格局;而与此相对应,从华夏到蛮夷,则形成了汉、土(土司、土官、土民)、蛮(熟苗)、苗(生苗)一层贬一层的区分模式.族群的认同与区分,基于共同的族源叙事,而族源叙事又基于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结构性遗忘,这一切都取决于族群所处的社会情境.对半沟苗族而言,"赶苗夺业"是对其认同和区分起着关键作用的社会情境.这一情境不仅决定着半沟苗族对迁徙故事的记忆和讲述,更决定着对其盘瓠族源和清代历史的选择性遗忘.从半沟苗族的历史记忆与选择性遗忘可以看出,族群历史乃是由记忆与遗忘共同构成,对"本文"而言,不表述也是一种表述.不表述与表述,与自表述和他表述一道,共同构成族群历史的"三次讲述"与"多重声音".
  • 摘要:笔者通过对黄山市20个徽州传统村落的田野考察,并以黟县宏村和歙县渔梁村为个案,调查徽州传统村落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徽州传统村落以及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现状,探讨村落保护与遗产旅游、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村落文化生态保护的问题,旨在探索以传统村落为单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径.
  • 摘要:尼泊尔是一个南亚内陆山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使尼泊尔成为人们想去寻找和发现的国家.本文从尼泊尔印象谈起,以尼泊尔人生活中的宗教和艺术为线索,分析了尼泊尔文化形成的原因.以他者的视角观察异文化对尼泊尔文化的影响以及尼泊尔文化的发展.
  • 摘要:相对于佛教、天主教、回教等历史较为悠久的宗教而言,在新马两地真空教是相对比较晚近的宗教,20世纪初传入马来半岛以后,便因其拥有戒毒治疗等世俗功能而得以迅速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一功能不断弱化,真空教在新马两地也面临着式微的境地.如果不论其发展历史脉络,而通过观察新马两地当前的真空教教规及仪式活动,可以看出该教是神圣与世俗有机结合的宗教,信众对该教的态度是信而不迷.
  • 摘要:神像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社会性文化符号,它基于神的观念而存在,是神在现实世界的象征和化身,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想象,在民间信仰实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冀南洗马村供奉神灵众多,神像的种类也多样,它们的生产和使用能带来具体的社会功效,对乡土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神像的活动机制指向的是一个地方性的生存与延续的问题,人们借助神像完成年复一年的仪式操演,以此解释未知世界、愉悦个体身心、调整生产节奏、重建社区秩序,使生存获得了一种期待中的安全感,为生活平添无尽的滋味与意义。
  • 摘要:本文运用民族志方法观察口头史诗戏剧表演现象,并试图将格萨尔史诗表演置于整个静态文本与动态说唱表演的情境性语境之中,阐述格萨尔口头叙事中存在的语言特征,如音调、韵律、节奏、唱词、诗节、声腔、叙事范式等诸多因素,以此来关注格萨尔戏剧形态中史诗表演所产生的诗学效果.
  • 摘要:"黄石公祭祀活动"(民间称"黄石公庙会")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即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没有使祭祀活动间断.2000年以黄山村宋立洪先生为代表的黄石山会,对"黄石公祭祀活动"进行恢复,使"黄石公祭祀活动"至此又再次活跃到民间舞台.庙会是在当今社会较为普遍的一种民间民俗活动,也是集祭祀、娱乐等为一体的一项综合文化活动.2012、2013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一,笔者两次对"黄石公祭祀活动"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跟踪考察,对"黄石公祭祀活动"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以考察报告的形式对黄石公、"黄石公祭祀活动"的整个进行过程、仪式音声、信仰等方面进行简要的阐释与分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