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武帝

武帝

武帝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求索、社会科学辑刊、文史哲等; 武帝的相关文献由307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必如、傅剑仁、冯磊等。

武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100.00%

总计:333篇

武帝—发文趋势图

武帝

-研究学者

  • 何必如
  • 傅剑仁
  • 冯磊
  • 季忠平
  • 黄留珠
  • 何兹全
  • 刘尧庭
  • 刘明
  • 刘晓达
  • 张国安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许结
    • 摘要: 汉赋的兴盛与武帝的关系非常密切,汉赋作品中对武帝人物图像的呈现尤其值得关注。在汉赋创作中,自司马相如《上林赋》对“天子校猎”的描写,其中内涵的武帝“尚武”的形象,到扬雄《长杨赋》对武帝朝“武事”如抗击匈奴战争的具体展示,以及东汉京都赋对武帝作为的得失评价,又喻示了对其形象构造由武仪、武事到武功的变迁。而其中牵涉到的庙制建毁的争议,礼德思想的省思,又是赋家视武帝为一重要的历史坐标,并予以文学化的书写。
    • 徐梓又; 王浩淼
    • 摘要: 侯景之乱是南方政权由盛入衰的转折点。侯景之所以能取得短暂胜利,其本人能征善战、梁武帝的决策失误和梁宗室间的不合作固然起了决定作用,但是在此之前梁朝最高统治者忽视南方潜在的实力而没有委派有能力的宗室领导南方集团,以及宗室间静态平衡下的潜在矛盾、宗室能力的不协调性均体现了当时行政和出镇制度的固有弊端以及当局对远略的缺乏,太清二年爆发的侯景之乱是当时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之下的附属品和导火线。
    • 华国强
    • 摘要: 汉武帝刘彻执法严明,不因亲情而稍有宽容。当初,武帝的胞妹隆虑公主病重的时候,根据当时的法律,拿出黄金千斤、铜钱一千万为自己的儿子(武帝的女婿、夷安公主的丈夫)昭平君预赎死罪,武帝亲□答应了。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日渐骄横,因醉杀公主的保姆,被送进牢狱。廷尉因为他是公主的儿子、皇帝的女婿,所以请示武帝论决其罪。
    • 田金雷
    • 摘要: 西晋建国之始,晋武帝于泰始初年大封异姓功臣为开国公.然而,泰始中期后,晋武帝以"还第"方式解除了大多数异姓开国公的实权,而同姓宗王得到重用.其展现的是武帝在泰始年间对于异姓重臣的政治处置,并由此进一步加强司马氏皇族对政治权力的控制.%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emperor Wu Di of the Jin dynast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aishi gave the name of a different Gong Chen for the opening of the state. However, after the middle of Taishi period, emperor Wu Di of the Jin dynasty removed most of the power of the Gong Chen, and gave the power for imperial princes. It shows that the emperor Wu Di had reconstructed the political power during years of Taishi, and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control of the royal family of Sima to political power.
    • 郦海燕
    • 摘要: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一封回复任安的推贤进士之请的回信,文章蕴含情感曲折的内心世界,读懂司马迁的心路历程,可以从对文章写作对象的多元解读入手.从报武帝、报李陵、报自己、报天下人角度来解读,理解文本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文本丰富的情感积淀.
    • 文晓华1
    • 摘要: 李延年被汉武帝任命为协律都尉明显带有矛盾之处,即李延年以一个宫廷乐人的身份被封为显系武职之官。其实这次任命并非武帝异想天开,而是缘于对先秦“都尉”与“大师”职官传统的延续,亦是出于武帝礼乐文化建设的强烈需要。
    • 孟晖1
    • 摘要: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与宋濂、陈宁一起煎「甘露」喝,用今天的流行词来说,还显得怪「萌」的。甘露,对传统中国而言,是天地赋予人间的「祥瑞」之一,著名例子如《汉书·宣帝纪》中的《凤皇集甘露降诏》:「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
    • 董成龙
    • 摘要: 司马迁继《春秋》之志而作《史记》,申明周秦之变与秦汉之变,叙事贯穿立朝与立教两大问题.立教是确立官奉学说、改正朔,要害在立德.立朝而不立教,则无法导民以德,延绵政权.汉朝立朝以来,高祖沿用秦制秦德(水德),惠吕无违高祖确立的汉朝祖制,虽行黄老之术却不依黄帝(土德)为国朝敲定土德;中经文景意欲改弦更张,遭遇立朝权臣捍卫祖制,未能成行;终于武帝确立代秦而起的汉朝新德(土德).与此同时,在儒生的建议下,汉朝不再沿用秦制颛顼历,改用太初历,重启历史纪元.改德与太初历创制(天人),加之由黄老之术而独尊儒术(君臣)的官学调整,共同构成立教时刻.司马迁于立教事宜心有戚戚,笔法曲折,分散于《史记》各处,汇总而观,足见其在立教时刻的史家笔法;武帝有立教之名却未能真正导民以德,史迁对此颇有微词.《史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黄帝作为首帝,无疑是历史的起点和原则,武帝改汉德为土德,则首尾呼应;在此框架下涵盖黄帝(太古)、秦始皇(中古)、汉初先帝(近古)与武帝(当朝)的多重古今之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