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标测

标测

标测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71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4782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等;标测的相关文献由1301位作者贡献,包括A·戈瓦里、成正辉、A·C·阿尔特曼等。

标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4782 占比:99.80%

总计:84956篇

标测—发文趋势图

标测

-研究学者

  • A·戈瓦里
  • 成正辉
  • A·C·阿尔特曼
  • 李楚武
  • 邹波
  • 马长生
  • V·X·阿方索
  • S·肖姆
  • 朱晓林
  • 王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冬梅; 陈芗茹; 李忠娟; 孟庆鑫
    • 摘要: 目的 评估邻近左心室穹顶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的标测及消融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拟行左室穹顶起源室性心率失常患者30例,依据标测结果分为A组(单一室性早搏最早激动点,n=20)和B组(多个室性早搏最早激动点,n=1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标测及消融结果,分析30例患者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A组20例患者中,经标测冠状静脉窦是室性早搏最早激动点,其中前室间静脉最早5例(25.0%),心大静脉远端最早15例(75.0%).提前体表QRS波17~43 ms,平均(30.3±5.6)ms.起搏标测满意17例(85.0%),不满意3例(15.0%).均首选其他途径试消融,其中消融成功18例(90.0%),消融失败2例(10.0%).B组10例患者中,在经标测室性早搏最早激动点位置方面,右心室流出道2例,主动脉左冠窦1例(消融成功),左右冠窦之间1例(消融成功),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连接处3例(均消融成功),主动脉瓣下心内膜面3例(消融成功2例,消融失败1例).两组患者的消融成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例患者中,消融成功27例,消融失败3例,消融成功率为90.0%.穿刺部位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其中A组和B组患者的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近左心室穹顶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的标测结果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制定消融策略.
    • 许纲; 刘浩
    • 摘要: 目前左室summit区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最常用的途径是经冠状静脉系统,但当存在导管无法到位、局部阻抗或温度过高、毗邻冠状动脉等限制时,可尝试解剖消融策略,从心内膜的各相邻部位进行消融;如果消融也无效,还可考虑经皮心外膜消融,但成功率并不理想;此外,冷冻消融、酒精消融、半浓度生理盐水灌注消融、同步单极消融、双极消融、机器人外科消融、肌内细针消融、冠状动脉导丝消融、零射线消融等技术可作为经心内膜和心外膜途径消融失败后的备选方法,但对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 黄启鸿; 吴昊
    • 摘要: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直视手术的一种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产生主要是由于手术意外损伤房室结.由于房室结无法通过肉眼识别,手术操作中涉及到该区域时,对其位置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解剖定位以及术者经验.但如果房室结出现解剖变异或者相应位置病理解剖复杂时,常规方法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定位.本文就心脏直视手术中房室结的定位方法(即碘染色法、荧光素染色法以及电生理标测法)作一综述,旨在为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秦牧; 刘韬; 刘旭
    • 摘要: 尽管目前对心房颤动(房颤)的机制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房颤的治疗依然富有挑战性.著名的"主导环理论"对功能性折返进行了详细的定量描述,距今提出已有40余年.随后数十年的研究中,基于螺旋波的房颤驱动理论应运而生.转子是二维平面上的波旋转产生的涡流,可以生成螺旋波.在房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通过光学标测方法,可以识别出转子的存在.然而,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和转子机制的复杂性,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难以统一.本文分析总结了数十年来关于转子的产生、电生理特点、三维结构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并比较临床上最新的转子标测方法,如全景标测和局部高密度标测.尽管转子的标测和消融有望成为最佳房颤治疗手段,但在全景标测和局部高密度标测方面仍然存在不一致的结果.据此我们提出,临床上转子的识别可能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① 螺旋波具有三维形式的多样性,因而其二维平面激动特点也各不相同;② 由于标测手段的分辨率不足,可产生转子识别误差.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弥补转子标测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不足,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转化,以提高转子标测的准确率.
    • 刘俊; 方丕华
    • 摘要: 对于曾行心房内导管消融或外科手术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患者,折返路径存在多种可能性.Rip-ple标测技术突破了传统标测技术的缺陷,其原理是通过记录完整心腔内局部心肌激动的双极信号及其电压激动图,将心肌组织激动产生的电压信号以柱状图闪烁表示.结合激动时间的先后顺序,柱状连续闪烁显示心腔内激动的先后顺序.通过持续反复播放并追踪柱状图行进的路线,并结合电压阈值的调整,可确定主导折返环的位置和关键性传导峡部.
    • 卢春山; 李巧元; 信满坤; 林璨璨; 郭成军; 刘兴鹏; 方冬平; 张爱国; 郝蓬; 何东方; 赵林; 迟云鹏; 马克娟; 张瑜
    • 摘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ligament of Marshall (LOM) initiat and sustain atrial fibrillation (AF).Methods The electrophysiologic properties of canine LOM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ultipolar catheter mapping(normal canines,n =4,group A;AF canines,n =5,group B).The programmed stimulation were performed in the LOM,PV-left atrium(LA)junction and LA,respectively.Activations maps of LOM were analyzed from episodes of spontaneous onset of AF and initiation of induced AF by a single extrastimulus.The effectives refractory period of each part was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mong three parts in each group a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LOM were cutted with surgical incision technology.The inducing rate of AF and the mapping rate of double potential and fragmente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pro and post isolation of LOM.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potential of LOM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0.01),re-entry cycle(group A 25% vs.B group 80%),tachycardia(group A 25% vs.B 100%),double potential(group A 25% vs.group B 80%),fragmentation potential(group A 25% vs.group 80%).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LOM tachycardia induction before and after LOM intervention in group B (P < 0.05,before 100% vs.after 20%).Conclusion There are two possible mechanisms of LOM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maintenance of AF:one is that LOM induces AF through spontaneous excitation,the other is that LOM participates in the reentry of left atrium and pulmonary vein in the form of bypass to induce and maintain AF.%目的 探讨Marshall韧带(LOM)在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9只健康杂种雄犬行电生理学检查,其中健康杂种犬4只(A组),持续性房颤犬5只(B组).测定两组犬LOM电生理学及组织学特征,标测是否存在折返环特征,对比并作统计学处理.外科干预LOM,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犬的电生理学特性变化.结果 两组LOM异常电位发生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折返环发生比例(A组25%,B组80%),心动过速(A组25%,B组100%),双电位(A组25%,B组80%),碎裂电位(A组25%,B组80%).干预前、后B组LOM心动过速诱发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100%,干预后20%).结论 LOM参与房颤发生和维持的两种可能机制:一是LOM通过自发激动诱发房颤;二是以旁路形式参与左心房与肺静脉之间的折返,诱发和维持房颤.
    • Xun-zhang Wang; 刘强; 蒋晨阳
    • 摘要: 左后分支室速的机制是心室肌参与的大折返,其折返环包括一部分左后分支、P1、连接心室肌和近端P1的缓慢传导区.对于能够记录到P1电位的左后分支室速,理想的消融靶点是P1电位(距P1和P2连接点略近端的位置),消融终点是窦律下出现P1电位;对于不能记录到P1电位的左后分支室速,需要精确定位最早的P2电位进行消融.
    • 黄尾平; 张劲林; 苏晞
    • 摘要: 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占特发性VA的4%~12%.乳头肌VA消融应注意4个要点:①心电图确认.左室后组乳头肌VA电轴向上,胸前导联移行在V3或V4导联,与左后分支区域起源VA相似;前组乳头肌VA电轴向下,与左前分支区域起源VA相似,需要仔细鉴别.②学会X线及三维图上初步定位.③起搏及激动标测进一步锁定靶点,但以激动标测为主.④消融导管的贴靠稳定,建议使用“压力”导管,并注意导管与乳头肌长轴的方向.现有资料表明导管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较低,复发率较高.
    • Jason S Bradfield; 杜先锋
    • 摘要: 心外膜标测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室速折返环的三维立体结构提供了基本信息.一旦选择了心外膜入路,多极标测、等时延迟激动标测标测技术及改变波阵面等标测技巧,将有助于在尽量减少消融次数的前提下对关键区域进行有效消融.然而,要成功完成心外膜标测和消融,还需要对解剖结构有清晰的了解,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