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整理
柔软整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1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6809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有机硅材料、印染助剂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全国织造新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暨2014织造年会、“科德杯”第七届全国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2011年全国牛仔布行业年会等;柔软整理的相关文献由696位作者贡献,包括代勇、王栋、许捷恺等。
柔软整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809篇
占比:99.07%
总计:27060篇
柔软整理
-研究学者
- 代勇
- 王栋
- 许捷恺
- 华开春
- 孟维敏
- 宋召辉
- 朱从利
- 李文
- 杨晓强
- 沈卫刚
- 王东
- 王学峰
- 申留勋
- 罗俊
- 高万红
- 高磊
- 鹿庆福
- 龚华刚
- 吴玉春
- 周向东
- 方玉琦
- 杨栋梁
- 范俊
- 陈金辉
- 吴坚
- 任志会
- 华明扬
- 姜凤琴
- 宋秘钊
- 居品良
- 张佩华
- 张慧君
- 李友祥
- 洪加勇
- 王硕
- 耿彩花
- 赵欣
- 郝诚诚
- 严志伟
- 刘丽
- 刘淑强
- 吴改红
- 吴绥菊
- 周帅
- 姚继明
- 季英超
- 师洁
- 张晓芳
- 张静
- 徐成书
-
-
李德芹;
贾云辉;
李友祥;
宋海燕;
王钰
-
-
摘要:
在温度为(20±2)°C、相对湿度为(65±4)%的恒温恒湿条件下,对经普通柔软整理和液氨整理的纱线细度不同的7种规格平纹棉织物的液态水传递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纱线的细度对面料液体芯吸高度测试结果影响很大:纱线的细度越大,芯吸高度越好,且面料的经向芯吸优于纬向芯吸;经普通方式整理的面料,纱线细度为29.2 tex的面料的芯吸比纱线细度为5.8 tex面料的芯吸结果好(经向高104 mm,纬向高85 mm);经液氨整理的面料,纱线细度为29.2 tex的面料的芯吸比纱线细度为5.8 tex的面料的芯吸结果好(经向高81 mm,纬向高79 mm)。
-
-
陈丽;
文卓
-
-
摘要:
选用应用较广泛的长链脂肪族类和硅油类柔软剂,研究不同类型、不同用量柔软剂对涤棉针织物耐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耐渗色牢度、储存颜色转移色牢度的影响.文章表明,柔软整理可以提升涤棉针织物耐摩擦色牢度,会导致耐水洗色牢度、耐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储存颜色转移色牢度下降,影响程度受柔软剂浓度、离子性、有机溶剂含量的影响.
-
-
巫若子
-
-
摘要:
选用亲水性氨基改性柔软剂和嵌段有机硅柔软剂对棉麻混纺织物进行柔软整理。以硬挺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得到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60 g/L、焙烘温度140°C、焙烘时间90 s;嵌段有机硅柔软剂90 g/L、焙烘温度140~150°C、焙烘时间120 s。经自制柔软剂整理后的棉麻混纺织物硬挺度明显下降,手感丰满、滑爽,柔软度明显改善,且白度基本保持不变。
-
-
-
-
张建祥;
李友祥;
李德芹;
刘政钦;
耿彩花
-
-
摘要:
为了使检测人员、生产方、使用方等理解和掌握环境湿度对面料液体芯吸高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分别在恒温恒湿[(20±2)°C,(65±3)%)]和常温低湿[(20±2)°C,(25±3)%]环境下测试芯吸高度,分析两种环境下的差异.结果 表明,环境湿度对面料液体芯吸高度测试结果影响很大,湿度低,芯吸高度测试结果低;经向紧度大的面料,经向芯吸高度高于纬向;普通柔软整理后的芯吸高度比免烫整理、潮交联整理高.
-
-
-
-
张静;
王益峰;
方韵;
李曼丽
-
-
摘要:
为了改善索罗娜/棉高弹混纺针织面料的服用性能,以氨基硅油为柔软剂,在不同柔软剂用量的条件下对该混纺针织面料进行了柔软整理,并测试了面料的白度、亲水性、刚柔性及抗皱性.结果显示,当柔软剂用量与面料的质量比为1.5%时,整理后面料的柔软性和抗皱性均显著优于整理前的,而白度和亲水性却未出现明显降低.
-
-
高晓杰;
王鹏;
刘淑强;
张晓芳;
师洁;
郭竑宇;
吴改红;
阴晓龙
-
-
摘要:
为了提高桑蚕丝/大麻织物柔软性,使用柔软剂酯基季铵盐与渗透剂、乳化剂配制成整理液,对桑蚕丝/大麻织物进行柔软整理,分析了柔软剂、渗透剂、乳化剂质量浓度对桑蚕丝/大麻织物断裂强力和柔软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优处理工艺为:柔软剂质量浓度1 g/L,渗透剂质量浓度1.0 g/L,乳化剂质量浓度0.6 g/L.
-
-
-
高爽;
陈俊洁;
李梦娜;
张陶;
梁列峰
- 《全国织造新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暨2014织造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彩织试样厚重的特点,选用高浓度氨基硅油对其进行柔软整理.以漂白纯棉彩织试样为例,介绍了试验仪器和试样规格,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了柔软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氨基硅油浓度为35g/L,渗透剂浓度为2.4g/L,浸渍时间为18min,烘干温度为115益,烘干时间为20min.经处理后的彩织试样抗弯刚度基本可以达到家用纺织品的要求.认为:通过柔软整理的彩织可以向家用纺织品领域拓展,充分发挥其美化和装饰效果.
-
-
DUAN Ya-ping;
段亚平;
YAO Ji-ming;
姚继明
- 《2018中国牛仔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采用7种不同的柔软剂对牛仔织物进行柔软整理,以浸洗温度、时间、柔软剂质量浓度和烘干温度为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探讨各因素对织物柔软性、平滑性、颜色变化、抗静电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硅油ES柔软效果最好,软片RP的耐干摩擦色牢度最好,但乳化硅油ES和软片RP处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较差,耐日晒色牢度较低.复合型柔软剂OK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当浸洗温度为30°C,时间10min,质量浓度40g/L,烘干温度60°C时,其处理织物的柔软性和平滑性最好.浸洗温度和时间对织物的强力、毛效、颜色深度和耐日晒色牢度影响显著,柔软剂质量浓度对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影响最大.
-
-
-
周建;
姜志昌;
姜燕;
谢兆远
- 《“源明杯”第十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采用持久抗静电型嵌段硅油YTS-9681对涤纶绒类织物进行柔软整理,确定最佳工艺:持久抗静电型嵌段硅油YTS-9681(1开10):20~40g/L(或2~4%),工作液pH值为6~7,一浸一轧,105~110°C烘干10min,140~150°C焙烘5min,经整理后,涤纶绒类织物具有松软、蓬松、滑爽的综合手感风格,且具有优异的持久抗静电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涤纶织物的附加值.
-
-
郭双华;
邢铁玲;
陈国强
- 《“佶龙杯”2010年江苏印染学会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简述了丝/麻(苎麻)针织物刺痒感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利用纤维素酶对丝/麻针织物进行酶处理,并结合柔软整理以消除苎麻织物的刺痒感的方法,以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应用两种不同的纤维素酶,主要从酶用量、pH值、温度、处理时间和浴比这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工艺探讨,得出每种酶的最佳优化工艺,并分别对其减量率、柔软度、刺瘁感指标、毛效、白度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
-
-
洪加勇
- 《第八届广东纺织助剂行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采用DMC,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氢氧化钾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定粘度和氨值的氨基哌嗪共改性有机硅柔软剂.采用复合型乳化剂对其进行乳化,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研究了合成工艺及官能团比例对ASO-8010整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温度125°C,聚合时间5小时,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0.05%时,ASO-8010取得良好的整理效果.
-
-
洪加勇
- 《第八届广东纺织助剂行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采用DMC,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氢氧化钾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定粘度和氨值的氨基哌嗪共改性有机硅柔软剂.采用复合型乳化剂对其进行乳化,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研究了合成工艺及官能团比例对ASO-8010整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温度125°C,聚合时间5小时,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0.05%时,ASO-8010取得良好的整理效果.
-
-
洪加勇
- 《第八届广东纺织助剂行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采用DMC,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氢氧化钾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定粘度和氨值的氨基哌嗪共改性有机硅柔软剂.采用复合型乳化剂对其进行乳化,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研究了合成工艺及官能团比例对ASO-8010整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温度125°C,聚合时间5小时,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0.05%时,ASO-8010取得良好的整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