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冠截留

林冠截留

林冠截留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篇、专利文献930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林业科学等; 林冠截留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新晓、王玉杰、蔡体久等。

林冠截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6 占比:20.24%

专利文献>

论文:930 占比:79.76%

总计:1166篇

林冠截留—发文趋势图

林冠截留

-研究学者

  • 余新晓
  • 王玉杰
  • 蔡体久
  • 陈丽华
  • 庄家尧
  • 张家洋
  • 张金池
  • 杨新兵
  • 胡海波
  • 孙长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丽娜; 梁启; 张言; 李天庚; 隋海新; 白巍; 王赛一
    •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相关模型模拟吉林省中部地区典型森林水量平衡过程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初步总结了吉林省中部地区天然蒙古栎林的降雨截留分配特征。【方法】基于吉林松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对其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的定位观测数据,探讨该地区天然蒙古栎林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规律。【结果】2020年6—10月的蒙古栎林的林外降雨总量为804.40 mm,穿透雨量、树干径流、林冠截留分别占林外降雨总量的44.85%、5.77%、49.38%;蒙古栎林的穿透雨、树干径流与林外降雨均呈线性函数关系(R^(2)=0.981、R^(2)=0.862,p<0.01);林冠截留与林外降雨呈幂函数关系(R^(2)=0.840)。【结论】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林型的冠层截留情况相比,吉林省中部天然蒙古栎林的冠层截留处于较高水平。
    • 张勇波; 谢江; 陈国云; 田耀华; 周会平
    • 摘要: 为了研究橡胶林的林冠截留特征,选取3个不同树龄阶段的橡胶林(7龄幼龄林、12龄中龄林和32龄老龄林)为研究对象,对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等林冠水文特征开展观测,并分析了林龄、叶面积指数及气象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和老龄林的年穿透雨量分别为1087.90、846.27、730.55 mm,分别是年降雨量的61.34%、47.71%、41.19%;年树干径流量分别为524、809.16、912.80 mm,分别是年降雨量的29.54%、45.61%、51.46%;年林冠截留量分别为54.37、147.57、123.04 mm,分别是年降雨量的3.06%、8.32%、6.94%。总的看来,随着林龄增长,穿透雨量呈减少趋势,林冠截留量呈增加趋势。橡胶树叶面积指数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树龄橡胶林的林冠截留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气象因素中,降雨量对橡胶林的林冠截留量的影响最显著。
    • 陈日升; 康文星; 何介南; 黄志宏
    •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植被系统对水分的调蓄功能,为水源涵养林营造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年生杉木人工纯林、马尾松人工纯林、马尾松与柠檬桉混交人工林等3种不同类型林分及天然的矮小灌木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林分的生物量、植被层对降水的截留量、植物组织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渗透性能等,分析不同植被生态系统的调蓄水量能力。【结果】植被层持水能力,土壤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毛管持水力、贮水力和表土层的初渗和稳渗速率均为混交林大于纯林,乔木林大于于灌木丛;植被层截留降水能力,混交林大于纯林,杉木纯林大于马尾松纯林,乔木林大于灌木丛;减少地表径流的能力,乔木林显著高于灌木丛。【结论】植被层持水能力不仅取决于植物生物量,植物组织的有机组成也决定着其大小。土壤的持水力和储水力与土壤物理性能关系密切,都取决于植被类型和根系的密度和长度。林冠截留能力与树木冠形和林冠层空间结构特征有关,混交林的复合冠层截留效应优于冠层结构单一的纯林。层次结构复杂的植被类型减少地表径流的能力比层次简单的植被类型强。灌草本层及地表枯死物量降低地表径流作用,只有在完整的乔木层和良好的土壤条件等诸因素的配合下才能充分显示出来。独立的灌木草本群落低地表径流和抑制洪峰作用远不及结构复杂的森林群落。在促进土壤发育,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提高调蓄水分能力的作用上,乔木林大于灌木群落,深根系树种群落大于浅根系树种群落。水土保持林的营造上,应营造层次结构复杂的深根系树种的混交林。
    • 董力轩; 常顺利; 张毓涛
    • 摘要: 林冠截留是森林生态水文的重要环节,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其模拟过程还较为粗糙,为了在流域水文模拟中更精细的刻画林冠截留过程从而得到更佳的模拟结果,以SWAT模型为基础,使用半理论林冠截留模型(Gash模型)与SWAT模型进行耦合,以天山林区为研究区对SWAT模型林冠截留模块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对改进前后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WAT模型和SWAT-Gash模型的R~2分别为0.59—0.83和0.65—0.86,NSE值分别为0.58—0.82和0.63—0.85,两种模型PBIAS为7.2%—17.1%,证明SWAT-Gash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2)相较于出山口径流数据,SWAT模型和SWAT-Gash模型的RMSD值分别为3.49—7.80 m^(3)/s和3.22—4.68 m^(3)/s,SWAT-Gash模型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81,高于SWAT模型的0.91和0.77;3)基于分位数回归(QR)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SWAT模型和SWAT-Gash模型验证期的P因子分别为0.93和0.96,R因子为1.26和1.19,95%不确定性置信区间平均宽度分别为13.50 m^(3)/s和12.86 m^(3)/s;4)SWAT模型与SWAT-Gash模型在验证期的月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为6.55 m^(3)/s和8.50 m^(3)/s,表明在该流域内原始SWAT模型会高估林冠截留量。以天山北坡中段林区为例对云杉森林的林冠截留进行精细化模拟,虽然对模型输入数据要求提高,林冠截留数据的收集增加了模型模拟的不确定性,但对本研究区基于物理过程的水文模拟精度提升明显,改进后模型与出山口实测径流数据一致性更强,可以为天山林区小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陈妍; 余坤勇; 姚雄; 邓洋波; 林灵辰; 吴南锟; 刘健
    • 摘要: 以我国南方典型水土流失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观测2018年5-11月降雨情况,分析马尾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以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林冠截留、树干茎流、穿透雨。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研究区共发生90次降雨,累计林外降雨量1191.0 mm、穿透雨1017.7 mm、树干茎流15.4 mm、林冠截留156.9 mm,且以低强度、小雨级降雨事件为主。林外降雨量与穿透雨、树干茎流呈线性正相关,与林冠截留呈对数关系。以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林冠截留量、树干茎流量、穿透雨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38、0.15、1.34 mm,估测精度(RM)分别为84.53%、78.46%、98.04%。在-50%~50%变化范围内分析修正的Gash模型参数敏感性,模型参数敏感性顺序为平均降雨强度(R)>郁闭度(c)>林冠饱和下平均蒸发速率(E)>树干持水能力(S_(t))>树干茎流系数(P_(t))>林冠持水能力(S)。
    • 李睦
    • 摘要: 在湖北省太子山选取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麻栎与五角枫混交林、柏木与红果冬青混交林、马尾松与红果冬青混交林共5种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降雨监测的方法,研究5种林分林冠层、灌草层和枯落物层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林场中阔叶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其次为针阔混交林,最差的是针叶纯林.
    • 薛婷; 李奕; 郭娜; 盛后财
    • 摘要: 在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126°37′15″E,45°43′10″N),以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观测的20场降雨截留数据,计算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分析森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冠层截留量,依次为185.7、29.7、123.8 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54.76%、8.76%、36.51%;根据模型估算,樟子松林产生穿透雨、树干径流的阈值,分别为3.6、6.7 mm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其占降雨量的比例却有不同变化趋势.穿透雨量的空间变异随降雨量的增大显著减小,二者呈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P<0.01);研究结果的林冠层截留率(36.51%),高于以往研究中樟子松截留率(5.60%~30.95%),也高于全国主要森林林冠截留率(14.7%~31.8%)的上限值.
    • 赵东宁; 姜洪源; 徐生田; 贾同飞; 范春楠; 任飞燕
    • 摘要: 通过观测我国东北东部天然次生林对降水的分配效应,结果表明:降雨量在1.69~24.36 mm时,森林各水文分配效应总体表现为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之增大.当降雨量较小(1.69~4.91 mm)时,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低速增加趋势;当降雨量较大(4.91~24.36 mm)时,其增加速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加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