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穿透雨

穿透雨

穿透雨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603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全国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与技术交流会、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等;穿透雨的相关文献由599位作者贡献,包括蔡体久、盛后财、欧阳志云等。

穿透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3.7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603 占比:96.21%

总计:3745篇

穿透雨—发文趋势图

穿透雨

-研究学者

  • 蔡体久
  • 盛后财
  • 欧阳志云
  • 郑华
  • 付智勇
  • 吴发启
  • 徐勤学
  • 方荣杰
  • 曹云
  • 朱晓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淑春; 程然然; 杜盛
    • 摘要: 森林对降雨的分配是森林生态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对黄土丘陵区2种典型林分(刺槐林和辽东栎林)生长季降雨分配过程的实地监测,探究2种林分的降雨分配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刺槐林和辽东栎林降雨分配各组分均表现为穿透雨量(325.0,295.1 mm)>冠层截留量(39.8,73.6 mm)>树干径流量(25.8,21.9 mm),同时穿透雨率(83.2%和75.6%)>冠层截留率(10.2%和18.8%)>树干径流率(6.6%和5.6%)。次降雨量是影响降雨分配的关键因子,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与次降雨量间呈现极显著线性关系,冠层截留量与次降雨量间呈现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穿透雨率和树干径流率与次降雨量间呈现显著对数函数关系,冠层截留率与次降雨量间呈现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刺槐林和辽东栎林产生穿透雨的次降雨阈值分别为1.0,1.3 mm,产生树干径流的次降雨阈值分别为5.9,5.4 mm。刺槐林产生的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均大于辽东栎林,而冠层截留量小于辽东栎林。研究结果为黄土丘陵区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该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类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殷雯; 张沛智; 张玉佳; 汪俊贤; 王旭; 林文
    • 摘要: 为明确不同宽窄行比例对旱地春玉米降雨再分配及土壤耗水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山西省太谷区通过大田试验,以四种宽窄行种植模式为处理,分别为KZ1(宽行80 cm,窄行20 cm)、KZ2(宽行70 cm,窄行30 cm)、KZ3(宽行60 cm,窄行40 cm)和对照CK(行距50 cm),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叶面积指数、穿透雨、茎秆流、冠层截流、土壤耗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雨年份和多雨年份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最高的处理分别是KZ3和KZ2;KZ1处理穿透比例高,KZ3处理茎秆流比例高。对降雨再分配3个比例进行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贡献率59.15%,且茎秆流比例和穿透比例特征向量大于截留比例;CK处理土壤耗水、总耗水较高,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低;少雨年份处理KZ3耗水量低,产量和水分利用率高,多雨年份则是处理KZ2;耗水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P=0.0034)。可见,宽窄行能够影响玉米植株拔节后叶面积,改变降雨再分配的茎秆流和穿透,降低土壤耗水和总耗水,增加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终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徐丽娜; 梁启; 张言; 李天庚; 隋海新; 白巍; 王赛一
    •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相关模型模拟吉林省中部地区典型森林水量平衡过程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初步总结了吉林省中部地区天然蒙古栎林的降雨截留分配特征。【方法】基于吉林松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对其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的定位观测数据,探讨该地区天然蒙古栎林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规律。【结果】2020年6—10月的蒙古栎林的林外降雨总量为804.40 mm,穿透雨量、树干径流、林冠截留分别占林外降雨总量的44.85%、5.77%、49.38%;蒙古栎林的穿透雨、树干径流与林外降雨均呈线性函数关系(R^(2)=0.981、R^(2)=0.862,p<0.01);林冠截留与林外降雨呈幂函数关系(R^(2)=0.840)。【结论】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林型的冠层截留情况相比,吉林省中部天然蒙古栎林的冠层截留处于较高水平。
    • 张勇波; 谢江; 陈国云; 田耀华; 周会平
    • 摘要: 为了研究橡胶林的林冠截留特征,选取3个不同树龄阶段的橡胶林(7龄幼龄林、12龄中龄林和32龄老龄林)为研究对象,对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等林冠水文特征开展观测,并分析了林龄、叶面积指数及气象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和老龄林的年穿透雨量分别为1087.90、846.27、730.55 mm,分别是年降雨量的61.34%、47.71%、41.19%;年树干径流量分别为524、809.16、912.80 mm,分别是年降雨量的29.54%、45.61%、51.46%;年林冠截留量分别为54.37、147.57、123.04 mm,分别是年降雨量的3.06%、8.32%、6.94%。总的看来,随着林龄增长,穿透雨量呈减少趋势,林冠截留量呈增加趋势。橡胶树叶面积指数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树龄橡胶林的林冠截留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气象因素中,降雨量对橡胶林的林冠截留量的影响最显著。
    • 赵文玥; 吉喜斌; 金博文; 焦丹丹; 张靖琳; 郭飞; 赵丽雯
    • 摘要: 定量分析植被冠层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是认识陆地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干旱区天然植被分布稀疏、形态结构特殊,其降雨再分配过程的测算较为困难,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荒漠低矮灌丛的降雨再分配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河西走廊中段临泽绿洲—荒漠过渡带的天然建群种泡泡刺灌丛(Nitraria sphaerocarpa)为研究对象,基于3年逐个单次降雨事件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生长季泡泡刺灌丛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量化了泡泡刺灌丛覆盖下实际进入土壤的有效降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生长季泡泡刺灌丛的平均穿透率、树干茎流率和冠层截留损失率分别为87.89%、1.61%和10.50%;(2)降雨量是影响泡泡刺灌丛降雨再分配特征的关键气象因素,其与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冠层截留损失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关系(P<0.001);(3)与干旱区其他稀疏植被相比,泡泡刺灌丛的穿透率和集流率较高,冠层截留损失率较低,与其特殊的植被形态特征有关,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泡泡刺灌丛的穿透雨量与植被面积指数和株高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树干茎流量与树干倾角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这些研究结果增进了我们对于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对局地水文过程影响的认识,为合理估算干旱区稀疏植被覆盖下的冠层截留损失提供了方法参考。
    • 刘兰; 刘怡; 孙佳瑞; 宗桦
    • 摘要: 探讨成都市绿地常用8种乔木(杜英、天竺桂、金桂、桢楠、紫叶李、水杉、垂柳和银杏)的冠层水文特征,定量评价其冠层雨水再利用效率,可为节约型景观植物的选择及生态水文优化提供依据。于2021年随机监测10场降雨,收集总降雨量(TP)、穿透雨(TF)、树干茎流(SF)和冠层截留量(I)数据,结合乔木特征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究8种乔木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结果显示:1)10场降雨总量为137.20 mm,穿透雨率(TF_(V))占降雨量的62.35%,树干茎流率(SF_(V))占2.00%,冠层截留率(I_(C))占35.66%;树种间I值差异虽不显著,但金桂和桢楠I_(C)值较高且显著高于杜英I_(C)值;金桂和桢楠的冠层截留能力强于其他乔木,杜英冠层截留能力最弱。2)TF、SF和I值均与TP呈极显著正相关(P2/3R>1/3R,但其TF变异系数差异不显著,TF变异系数与T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可见,城市绿地中推广金桂和桢楠的种植更有利于增强绿地的雨水截留能力,有效抑制地表径流的产生。
    • 李紫晴; 王金满; 时文婷; 王悦; 徐启胜; 王敬朋
    • 摘要: 穿透雨是降雨再分配的主要组成成分,影响植被生长以及土壤水分分布情况,研究矿区典型树种穿透雨特征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平朔矿区南排土场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方法与时间稳定性图对比分析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杜(Euonymus maackii)、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的穿透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平均穿透率由大到小为木半夏、小叶锦鸡儿、油松、白杜、刺槐,穿透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白杜、木半夏、小叶锦鸡儿、油松、刺槐。(2)油松、刺槐、白杜、小叶锦鸡儿与木半夏的穿透率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达到平稳状态,降雨量增大,穿透率变异系数先快速下降,最后达到平稳状态,并都以对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3)5种树种穿透率的基台值均随着降雨量增加呈指数减小,块金系数随着降雨量的上升而增加,表明随着降雨量的上升,冠层穿透率在空间上趋于均匀化,随机因素带来的空间变异性逐渐增大。此外,5种树种在植株冠层中部和外缘部分均出现穿透率高于100%的情况。(4)灌木穿透雨分布格局的时间稳定性比乔木高,冠层接近基部和外缘出现穿透雨极端稳定性,接近植被基部多为极端干燥状态,冠层外缘多为极端湿润状态。(5)从穿透率大小及其空间变异性考虑,在排土场水土流失地区刺槐为最佳重建植被类型选择,穿透雨在植被冠幅边缘出现持续湿润状态,可种植一些灌木来截留一部分穿透雨。研究结果增进对矿区排土场生态水文过程的认识,可为矿区排土场重建植被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 邓文平; 郭锦荣; 邹芹; 陈琦; 黄家辉; 卢妍洁; 刘苑秋
    • 摘要: 林冠是降水到达地面前的第一个作用层,其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导致穿透雨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具有很大的变异性,这既阻碍了对其的精确评估,也常常被认为是水文模型中蒸发量化的不确定来源之一.在庐山自然保护区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内设置了面积30 m×30 m的样地,机械布置了37个截面面积为314.15 cm2穿透雨收集器,于2017年生长季(4-9月)共监测21次降雨事件下穿透雨量.分析林冠下穿透雨率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日本柳杉林下穿透雨率变化范围为2%-222%,平均穿透雨率为80%,穿透雨率随着林外次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降雨量达到28 mm时穿透雨率趋于最大值,之后变化规律复杂未见稳定,二者之间最优拟合关系为二次多项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指数小于4.5时对穿透雨率的影响显著.不同叶面积指数下,穿透雨率达到最大时的林外降雨量不同.穿透雨率的空间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5%-114%,随林外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在林外次降雨量大于20 mm以后,逐渐趋于稳定,二者之间以对数函数关系式拟合.观测点位的时间变异系数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叶面积指数小于5,降雨量小于20 mm时,降雨量是影响穿透雨空间变异性的关键因素.
    • 薛婷; 盛后财; 石磊
    • 摘要: 为了探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中伴随降雨分配过程的养分循环变化及养分平衡特征,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于2015 年5—9 月份对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研究基地樟子松人工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以及林外大气降雨进行了观测和取样,测定了水样中NO-3 ?PO3-4 ?SO2-4 ?Cl-?F-?K?Ca 和Mg 的浓度,分析了伴随降雨分配过程中各养分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和输入规律.结果表明:生长季内,NO-3 ?PO3-4 ?SO2-4 ?Cl-?F-?K?Ca 和Mg 在大气降雨中的输入量分别为11.508?1.654?13.625?6.122?2.219?7.778?17.853?1.005 kg·hm-2;穿透雨的输入量为14.038?0.890?10.677?3.058?1.908?4.299?9.463?0.862 kg·hm-2;树干径流输入量则为3.448?0.192?2.103?1.004?0.298?2.298?5.194?0.668 kg·hm-2.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养分输入均以NO-3 ?SO2-4 和Ca 为主,且3 种养分输入量之和均占8 种养分总输入量的69%以上.生长季内,8 种养分的净淋溶总量为-1.365 kg·hm-2,而其中仅NO-3 和Mg 的净淋溶量为正值.在降雨分配过程中,樟子松人工林的冠层能够少量过滤掉大气降雨中的PO3-4 ?SO2-4 ?Cl-?F-?K 和Ca.
    • 赵泽敏; 吴福忠; 杨玉盛; 倪祥银; 胥超; 熊德成; 廖姝; 袁吉; 谭思懿; 岳楷
    • 摘要: 磷(P)伴随树干茎流和穿透雨输入到森林,成为补充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P流失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其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动态特征缺乏必要的关注。以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米槠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间树干茎流和穿透雨中P浓度,探讨了2个林分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的差异、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2~0.026,0.003~0.024 mg/L,米槠次生林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3~0.024,0.003~0.031 mg/L,2个林分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均在夏季表现出显著差异。2个林分的树干茎流P浓度均为夏季高于冬季,杉木人工林穿透雨P浓度在季节上无显著差异,而米槠次生林夏秋季较高,冬春季偏低,树干茎流P浓度略微高于穿透雨。2个林分的树干茎流量在4个季节均具有显著差异,米槠次生林均高于杉木人工林,而穿透雨量在季节上无差异。杉木人工林P浓度与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而米槠次生林P浓度与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不同林分林冠结构和形态学特征的差异能显著影响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降水中P的再分配。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森林生态系统P随水文过程的动态特征提供基础数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