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枕骨大孔

枕骨大孔

枕骨大孔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6405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实验教学与仪器、生物学教学、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等;枕骨大孔的相关文献由53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国山、刘业玲、叶建亚等。

枕骨大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6405 占比:99.94%

总计:236558篇

枕骨大孔—发文趋势图

枕骨大孔

-研究学者

  • 任国山
  • 刘业玲
  • 叶建亚
  • 吴近森
  • 张宇
  • 张志强
  • 李建华
  • 李志军
  • 李聪慧
  • 瞿宣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建; 王星; 李琨; 高尚; 王超群; 张少杰; 李志军
    • 摘要: 背景:脑干腹侧面周围结构的病变位于颅颈交界处深面,周围毗邻重要结构,远外侧入路是基本术式,但入路时要考虑性别、侧别间的差异。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测量手段对枕骨大孔和枕髁进行形态特征分析,为临床颅底远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选择拍摄头颈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的成年人共673例,男448例,女225例,年龄20-87岁。经软件三维重建颅底,测量枕骨大孔长度和宽度,利用公式计算枕骨大孔面积和指数,测量枕髁长度、宽度,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枕骨大孔前、后缘中点连线与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交点连线的夹角,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中点与舌下神经管后壁中点连线的夹角。对各指标进行性别和侧别差异分析。结果与结论:(1)枕骨大孔指标中除枕骨大孔指数不存在性别间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存在性别间的差异(P0.05),左枕髁长、右枕髁长、右枕髁宽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2)男性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小于女性,且左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在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中点与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和舌下神经管内口后壁中点连线的夹角在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枕髁长、枕髁宽、枕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枕骨大孔前、后缘中点连线与枕髁和枕骨大孔交点连线的夹角在侧别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提示枕骨大孔和枕髁的相关参数在性别和侧别间存有差异,临床远外侧髁后及经髁入路中,右侧入路暴露范围较大;男性枕骨大孔长、宽、面积均大于女性,男性枕髁长、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和枕髁后缘连线与矢状面夹角大于女性,远外侧入路时应考虑性别间差异。
    • 陆天宇; 俞天赋; 刘浩; 陈维涛; 金伟; 梁维邦; 倪红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 、要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部位分为单纯腹侧型(3例)、单纯背外侧型(15例)和哑铃型(5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手术,不同分型肿瘤采用不同操作方法 切除肿瘤.术中行电生理监测保护神经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完全缓解者16例,部分缓解5例,无缓解或加重2例,随访0.5~10年(平均5.4年)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均无出现感染、脑脊液漏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疗效良好.枕骨大孔区骨质磨除、肿瘤包膜合理松解、充分瘤内减压及神经血管零牵拉的操作方法 可提高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 秦泗佳; 申佳玉; 李润; 许辛羽; 刘昌奎; 赵朝华; 杨吉平
    • 摘要: 目的:探究颈动脉管外口及周边骨性结构的解剖结构特点.方法:选取成人颅骨,由1位口腔专业教师确定各观测点的位置后,用游标卡尺、圆规和直尺等测量颈动脉管外口的长径、短径及该口长径外侧点至茎突根部内侧点、茎乳孔内侧点、乳突尖、舌下神经管外口长径内侧点、枕髁最前点、枕骨大孔最前点和正中矢状面的最短距离,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管外口长、短径分别为(8.43±1.45)mm和(5.99±0.87)mm.颈动脉管外口长径外侧点至茎突根部、茎乳孔、乳突尖、舌下神经管外口横径最内侧点、枕髁最前点、枕骨大孔最前点和正中矢状面的最短距离分别为(9.04±1.65)mm、(12.99±2.00)mm、(29.43±3.01)mm、(16.40±2.11)mm、(23.88±3.21)mm、(33.53±2.35)mm和(32.79±2.47)mm.各观测项目左、右两侧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管外口位置深在,对其相邻结构关系的观测有助于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
    • 吴虹林; 杨佳; 杨李轩
    • 摘要: cqvip:支气管源性囊肿(bronchogenic cyst,BC)是胚胎时期支气管树异常出芽形成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囊肿,其特征是囊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1]。支气管源性囊肿主要见于成人,多位于肺实质或纵隔,少部分可发生在颈部、膈肌、腹部、椎管及颅内等部位[2]。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intraspinal bronchogenic cyst,SBC)约占椎管内囊性病变的0.5%[3]。
    • 鲍铭贵; 杨进城; 季伟; 林少毅; 邹小宝; 葛苏; 朱思远; 马向阳; 陈建庭
    • 摘要: 目的 对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寰枕复合体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评估,明确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角度和长度.方法 纳入71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的颈椎CT数据,测量舌下神经管高度、所处象限以及寰枕复合体矢状面侧块上底、下底、高度和冠状面上底、下底.以舌下神经管及椎动脉切迹为标识,将寰枕复合体划分为6部分,测量各部分进钉角度及所对应的进钉长度.比较上述参数的性别及侧别差异,分析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范围.结果 71例患者共获取112侧寰枕复合体数据(双侧41例,单侧30例).患者左右两侧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矢状面侧块上底及下底较女性大(P0.05).舌下神经管主要位于第二象限(101/112).男女患者进钉角度差异不大(P>0.05),但男性患者进钉长度较女性长约2 mm(P<0.05).结论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患者前路寰枕复合体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钉角度为41.93°~66.74°,进钉长度为20.96~22.36 mm.
    • 李伟; 杨咏波; 戴嵬; 张庆荣; 那世杰; 刘涛; 陶涛; 杭春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枕骨大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2例枕骨大孔区DAVF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7~61岁(平均43.1岁).1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1例因枕部巨大皮下血肿及杂音就诊.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检查,仅3例发现枕骨大孔区异常血管影,最终确诊依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变位于右侧9例,左侧3例.9例为单纯椎动脉脑膜后支供血,2例为多支脑膜动脉供血,分别来自椎动脉、咽升动脉和枕动脉,1例为椎动脉直接供血伴颈外动脉和枕动脉供血.均采用改良的枕下极外侧入路切除病变.分析DAVF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11例患者直接行瘘口电凝烧灼及粗大的回流静脉切除,1例复杂DAVF行复合手术,借助于血管内球囊封堵技术,切除畸形血管.术后出院前常规造影复查示瘘口完全消失,无异常回流静脉显影.11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重度残疾.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DAVF及畸形血管,电凝切断瘘口及畸形团简单易行,效果好,但要注意保护脑干周围的穿支血管,防止脑干缺血.
    • 李国安
    • 摘要: 颈椎病能诱发脑血管病李医生:我患有颈椎病多年,近一个时期常有眩晕出现,我担心这一症状是中风前兆,是否如此?原因何在?新疆满云燕满云燕读者: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个常见原因,由此可以诱发脑血管病变,如中风。椎动脉是经过颈椎横突孔上行的枕骨大孔进入颅内,在桥脑下沿左右合流为基底动脉,供应枕叶、颞叶、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患颈椎病时,颈椎间孔变窄,项韧带钙化使得椎动脉直接受压或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至椎动脉发生痉挛,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生发作性眩晕,至腔隙性脑梗塞甚至脑出血。所以,积极治疗颈椎病,对于预防中风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 邬超; 王一丹; 关欢欢; 高明杰; 李志军; 李筱贺
    • 摘要: 利用三维重建测量枕骨髁及枕骨大孔解剖学结构,分析枕骨髁、枕骨大孔形态学特征及相对位置关系,为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参数。选取60例正常者的头颅和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女性各30例,年龄20~65(48.18±16.17)岁,将数据导入Syngo.via软件,头颅三维重建,测量枕骨髁长、宽、高、内倾角,枕骨大孔纵径、横径、面积,头颅眉间点到颅后点的最大距离(SML)、在SML直线上头颅眉间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距离(GOCP)、枕骨大孔前缘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垂直距离(AOCP)、左、右侧枕骨髁内侧缘到Y轴距离(OC-M)、左、右侧枕骨髁后缘到X轴距离(OC-P);枕骨髁分类指数(OCI)、枕骨髁相对于头颅的分类指数(SOCI)、在SML直线上中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距离(COCP),并确定左、右枕骨髁相对位置关系的类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