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组装
构件组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95610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科学技术与工程、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201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第十七届全国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等;构件组装的相关文献由652位作者贡献,包括侯建群、王志坚、许峰等。
构件组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610篇
占比:99.93%
总计:195753篇
构件组装
-研究学者
- 侯建群
- 王志坚
- 许峰
- 陈松乔
- 马华
- 彭鑫
- 曹宝香
- 赵文耘
- 吕建
- 吴健
- 吴朝晖
- 尹建伟
- 张红卫
- 李莹
- 篠崎充嗣
- 胡海洋
- 邓水光
- 黄尚敏
- 龙建
- E·J·伯特歇尔
- G·施贝尔
- 刘舒馨
- 卫森
- 吴向东
- 周绪红
- 唐一韬
- 夏京亮
- 大仓才升
- 大野友宽
- 安亮启
- 宋飞
- 尚仁杰
- 嵇建炜
- 张世忠
- 张志华
- 张红宇
- 张艳丽
- 彭伟
- 徐卫国
- 曹曼曼
- 朱崇伟
- 李云飞
- 杨润洁
- 柯珂
- 根本雄太
- 汪勉
- 沈立炜
- 王泽飞
- 王跃文
- 田凤学
-
-
-
李惠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在经济的推动下都呈现非常好的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是指建筑的全部或部分构件在预制构件工厂加工生产完成,再通过合理的运输方式把成品预制构件运输至指定的施工现场,采用专门制订的安装方案和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吊装机械将各种构件组装起来并与现浇混凝土构件进行有效的机械连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本文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
-
赵娜;
王剑;
李彤;
郁涌;
李鹏;
谢仲文
-
-
摘要:
以当前可信软件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构件的可信软件构造及其关键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研究工作.在前期的工作中,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对Petri网进行扩展,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可信构件网,从而对构建的基于构件的可信软件模型中的可执行的构件集进行描述.在描述的可信构件网模型框架中,将讨论两个构件基于连接件的并行组装、选择组装、顺序组装、循环组装.通过连接件的连接作用,根据一定的组织关系协调构件之间的关系,最终将组合的构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The component-based trusted software construction and its key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are some of the re search focuses in the domain of the trusted software.Our previous work proposed a trusted component net model based on extended object-oriented Petri net so as to provide a set of description tools for component evolution.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mponent assembling techniques under our trusted component net model.Components are assembled together in a meaningful and organic way by means of connectors.The definitions of four types of connector-based components assembling approaches,named parallel assembling,selective assembling,sequential assembling,repetitive assembling,were given,and subsequently their properties and proofs were detailed.
-
-
-
-
-
-
-
摘要:
HOUSE2一COUNTERCITY是一个面积为240m2的公共装置设施,位于苏黎世Toni一Areal地区,由ALICE设计事务所(EPFL旗下的一个实验室)主持设计施工.该项目由200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不到10天内组建完成.他们在洛桑完成了所有构件的预制工作,通过6个集装箱运送到苏黎世,并在这里将构件组装成一个可以服务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临时空间装置.这一公共设施并不是均质空间,而是具有尺度的体量,项目的每个空间都为不同的功能服务.
-
-
唐运璇;
李奎
-
-
摘要: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当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泛型.如何形式化地刻画构件的组装过程是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对Petri网进行扩展,作为演化活动的表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件的动态性质与结构性质,给出了组装的原理、组装的方式与组装的框架,对复合组装的行为与框架性质进行分析.
-
-
唐运璇
-
-
摘要:
Petri网具有严格数学逻辑和直观图形表达,本论文使用Petri网形式化建模,用层次Petri网描述复合构件组装,分析了组装的原理、组装的方式与组装的框架,对复合组装的行为与框架性质进行分析,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子对系统中的各个构件组装进行形式化表示.
-
-
王永峰;
沈立炜;
彭鑫;
赵文耘
-
-
摘要:
构件组装技术是一种将已有的可复用构件遵循特定的组装方案进行组合的技术,组装的结果是一个粒度更大的构件或者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然而,现有的技术还难以自动组装那些涉及在线人工交互操作的Web应用构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描述的Web应用构件自动组装与实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扩展OWL-S的针对Web应用构件及其组装的语义化描述方案。基于该描述,可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按照匹配规则从众多构件中筛选出符合需求语义描述的Web应用构件。另外,该方法还提出一种OWL-S到符合BPMN2.0标准的映射方案,用于将描述Web应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OWL-S映射为BPMN2.0文件。jBPM流程引擎可加载并解释执行该BPMN文件,从而实现Web应用构件的自动组装与运行。最后,通过一个旅行规划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Component composition is a technology to compose the existing and reusable components into a larger granularity component or a complete appli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mposition scheme.However,existing technologies can hardly compose automatically those Web application components,which involve the online human interactions.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roposes a semantic description-based approach for automated compo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b application components.This approach first presents a semantically description scheme of extended OWL-S aimed at Web application components and their composition.Based on this description, the Web application components,which are in accor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demand semantics,can be selected from a lot of components based on users’application demands and according to matching rules.Moreover,the approach also presents a mapping scheme of OWL-S to conformable BPMN2.0 standard to map the OWL-S,which describes the Web application components and its composition,into BPMN2.0 file.The jBPMworkflow engine can load and interpret the BPMN2.0 file and run it as well,so that the automated composition and running of Web application components are realised.Finally,the us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are validated through an example of trip-planning.
-
-
马华
- 《2009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Internet环境的开放、动态和难控等特点,使网构软件的构件组装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提出了一种面向领域特征聚类的构件组装优化方法.通过引入本体分类和相似度比较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以实现基于领域特征的精确的构件聚类.通过对构件和链路的多维QoS指标的换算,给出了应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面向领域特征簇的构件组装全局最优解的算法实现.算法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 《2008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08)》
| 2008年
-
摘要:
软件产品线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它以体系结构(SA)为蓝图。定义组成产品线的构件与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指导基于构件的应用产品组装实现。现有的基于接口连接式的体系结构仅能描述构件间的直接交互,却无法支持产品线可变性所带来的更为复杂的构件交互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扩展方面机制的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建模及构件组装实现方法,其核心是一套扩展xADL2.0、结合面向方面机制的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它能支持基于可变性的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与定制,并指导应用产品的构件组装过程。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原型工具FdSPLC,提供对体系结构的可视化建模以及应用产品的自动化生成。
-
-
- 《2008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08)》
| 2008年
-
摘要:
针对现有面向全局构件组装方案选择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质量优化的构件组装方案选择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面向大型复杂企业应用软件系统的配置管理,其主要思想是将构件组装方案的选择问题转化为带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一个基于向量编码的构件组装方案选择遗传算法,该编码方式可以非常方便地表示构件组装模型中构件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克服了现有编码在描述构件组装模型中的局限性。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算法的可行性。
-
-
谢蓓;
曹万华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电子技术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Component 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简称CBSD)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而构件组装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在基于构件和构件模型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构件组装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具体分析基于QoS的服务构件组装、基于异构构件模型的组装和基于移动Agent的构件组装等几种面向特殊应用领域的构件组装方法,并对构件组装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
叶菲;
赵文耘;
彭鑫;
张志
- 《2005’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
| 2005年
-
摘要:
本文把构件组装的思想引入到Web应用的开发中,提出了一种J2EE体系结构下基于构件组装的Web应用开发方法.该方法在Web层使用动作映射模型和转发映射模型来实现页面控制流建模,同时引入服务接口层作为门面向Web层提供业务服务,而业务层构件则按照服务接口层的需要进行组装.这样就可以分别对Web层和业务层进行建模,然后通过服务接口层把各个层次的构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可部署的Web应用.
-
-
龚立;
张晓锋;
宋继忠
- 《第十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大型分布式仿真系统一般具备多层次多粒度的仿真业务,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可组装性,成为了实现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多层次多粒度训练功能的重要保证.根据"平台+构件"的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建设思路,提出了相应的一整套技术实现方案,包括集成框架、功能构件的定义、目标应用组装方法等.应用实际表明,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的多层次多粒度训练业务,对大型模拟训练中心顶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
- 《第十七届全国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基于适配器的软件总线体系结构在软件复用中起核心作用,它提高了构件组装的透明性和可行性.软件总线体系结构对构件的接口一致性的要求非常高,而适配器作为构件与总线的交互媒介起到了协调包装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适配器的结构出发,对其内部功能元进行分解及语义描述,并举了适配器包装及功能实现两个例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