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胁迫
Cd胁迫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982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等;Cd胁迫的相关文献由62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苏珍、余东、刘星辉等。
Cd胁迫
-研究学者
- 黄苏珍
- 余东
- 刘星辉
- 廖柏寒
- 李冰
- 沈振国
- 王昌全
- 邱栋梁
- 何永美
- 原海燕
- 周小梅
- 巩宗强
- 张义贤
- 李元
- 李博
- 李培军
- 李晓科
- 李永裕
- 杨波
- 武玉珍
- 潘远智
- 董萌
- 陈银萍
- 黄运湘
- 丁浚刚
- 仇硕
- 余沛东
- 余红兵
- 佟海英
- 刘宛
- 刘灵芝
- 周航
- 唐春东
- 姜丽娜
- 孙立荣
- 孟林
- 居婷
- 师小平
- 张健
- 张媛华
- 张志兴
- 张春华
- 张玉龙
- 张谨华
- 张黛静
- 曾建
- 曾铭
- 李丽
- 李君
- 李春喜
-
-
吴正卓;
刘桂华;
范成五;
吴科堰;
秦松
-
-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生态型鱼腥草对Cd胁迫的响应及适应策略,为研究Cd胁迫伤害植物机理及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阳市乌当区、安顺市平坝区及毕节市七星关区3个典型主产区的鱼腥草为材料,采用砂培盆栽试验方式,进行CdCl_(2)浓度分别为0(CK)、0.25、0.5、1.0、2.0及5.0 mg/kg的Cd胁迫60 d培养试验,分析鱼腥草生长情况、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当Cd胁迫浓度为5.0 mg/kg时,贵阳市乌当区、安顺市平坝区及毕节市七星关区鱼腥草地上部、地下部鲜重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地上部鲜重分别降低40.97%、38.85%、38.15%,地下部鲜重分别降低26.54%、317.93%、28.64%,生物量分别降低33.19%、29.13%、33.13%;Cd胁迫处理的根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3种生态型鱼腥草抗氧化酶SOD、POD活性随Cd胁迫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AT的活性整体呈升高趋势;叶片SPAD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5.0 mg/kg处理下显著降低,幅度为14.56%~52.20%。【结论】3种生态型鱼腥草对Cd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抗性表现为平坝产地>七星关产地>乌当产地。
-
-
陈思思;
谢牧洪;
崔茂凯;
李文凯;
徐正刚;
贾彩霞;
杨桂燕
-
-
摘要: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有效面积,限制植被分布,也会对食物链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镉(Cd)污染尤为突出。选择重金属耐受性强的植物应用于尾矿区的土壤修复亟待进行。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先锋树种,为探明构树响应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从构树中克隆获得1个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leucinezipper,bZIP)转录因子(命名为BpbZIP1),对其基本生物信息、Cd胁迫响应及转化酵母的功能进行分析,预测BpbZIP1响应Cd的功能。结果显示,BpbZIP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713 bp,编码的蛋白含5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2902.38 Da,等电点为4.62。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AtbZIP1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在150μmol·L^(-1)CdCl_(2)处理下,BpbZIP1基因能被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在3 h时BpbZIP1在根中的表达为对照的17.4倍。将BpbZIP1转入酵母能显著提高转基因酵母的抗Cd能力,当浓度高于0.6%时,转基因酵母的生长活力是对照的1.54~1.71倍。以上结果表明BpbZIP1基因能积极响应Cd胁迫,其表达可改善Cd胁迫耐受力,是构树Cd胁迫响应的重要基因。
-
-
周小梅;
董萌;
余红兵;
谭淑端;
杨楠
-
-
摘要:
为揭示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特性的作用机理,利用具有促生功能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T3),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J2),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Y5)的混合菌剂进行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光合气体交换、光合色素、光合矿质元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促生菌蒌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增加,胞间CO_(2)浓度明显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系数显著增加,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蒌蒿对光合矿质元素P,K,Fe,Ca,Mg,S的吸收增加。因此,促生菌能改善Cd胁迫对蒌蒿光合特性的影响,在洞庭湖湿地土壤Cd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周小梅;
董萌;
余红兵;
谭淑端;
杨楠
-
-
摘要:
为揭示促生菌对Cd胁迫下蒌蒿根系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采用盆栽试验,利用具促生功能的Bacillus sp.T3,Pantoea agglomerans J2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Y5的混合菌剂进行接种试验,研究Cd胁迫下促生菌对蒌蒿根系形态、各营养元素、渗透调节物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促生菌可改善蒌蒿的根系形态,与单一Cd胁迫相比,蒌蒿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和鲜重分别增加了26.9%,84.7%和18.2%;促生菌促进了蒌蒿根系对土壤中P,K和Fe的吸收,在促生菌的作用下,蒌蒿根系中P,K和Fe含量分别增加了86.8%,15.3%和46.7%;经过接菌处理,蒌蒿根系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5.7%和46.1%,脯氨酸和甜菜碱含量分别降低了29.6%和27.7%;蒌蒿根系中吲哚乙酸(IAA)含量增加了53.4%,脱落酸(ABA)含量下降了10.5%,这表明促生菌可调整Cd胁迫下蒌蒿根系中的IAA和ABA含量变化。
-
-
郭军康;
王敏;
吕欣;
魏婷;
贾红磊;
刘洵;
刘文建
-
-
摘要:
镉(Cadmium,Cd)胁迫条件下,通过水培试验研究接种(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GBR32菌株对番茄生长和Cd累积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种菌株GBR32后,番茄地上部和根部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63.6%和98.6%,MDA(malondialdehyde,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46.4%和14.5%,根部的SOD(super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peroxidase,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了19.8%和10.4%,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0.5%、38.9%和14.1%,内源茉莉酸(jasmonic acid)和乙烯(ethylene)含量显著增加.接种菌株GBR32使得番茄地上部和根部的Cd含量分别提高了46.7%和60.9%,并且降低了Cd转运系数.该研究结果可为根际细菌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修复提供参考.
-
-
韩玮
-
-
摘要:
为探究镉(Cd)胁迫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光合生理的影响,盆栽条件下以Cd浓度为0、5、15和30 mg·kg^(-1)分别对黑麦草接种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M)、变形球囊霉(GV)、混合处理(FM+GV)以及不接种对照(NM)共16个处理。结果表明,Cd降低了AM真菌侵染;接种AM真菌则提高了黑麦草株高、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地上部和根系氮(N)、Cd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显著提高植物体内生理活性。在Cd浓度为30 mg·kg^(-1)水平下,FM+GV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最大,为42.7%,与NM相比,FM+GV处理的黑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和根系N含量分别提高26.2%、70.6%和85.3%;株高和地上干重分别提高34.1%和18.8%;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分别提高4.9%和19.7%;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增加19.8%、28.3%和14.7%;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NM的1.3、1.5和1.8倍,丙二醛含量相较NM下降50.0%。土壤中Cd浓度与植株地上部和根内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FM+GV处理的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分别达到88.1和606.7 mg·kg^(-1)。总体来看,FM+GV处理增加黑麦草光合生理抗性、吸收固持Cd能力的效果最为显著。
-
-
刘自然;
甄珍;
陈强;
李玥莹;
王泽;
逄洪波
-
-
摘要:
镉(Cd)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位于土壤无机污染物首位。Cd因具有强流动性和溶解性而容易被植物体吸收,不仅影响植物正常生理代谢并降低作物品质,还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富集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植物对Cd胁迫的响应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Cd胁迫对植物生理代谢和分子层次危害的同时,总结了植物在Cd胁迫下进化出的耐受性机制,以期为培育低积累作物和超积累Cd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
-
先露露;
董智;
李红丽;
窦晓慧;
刘超;
刘冰倩;
贾丰源
-
-
摘要:
为探究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对镉(Cd)的作用效应,以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在不同浓度Cd胁迫(0、5、10、30、50、100 mg·L^(-1))下高丹草生长和生理特性,以及重金属Cd在高丹草植物体内转运、富集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5 mg·L^(-1)低Cd浓度下,高丹草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浓度的增加,高丹草株高、叶片数减少,生物量降低,黄叶数增加,生长受到抑制,接菌后能够促进高丹草生物量的积累,缓解叶片发黄现象,改善生长状况。接菌提高了高丹草在Cd胁迫下的抗性生理指标。随着浓度的增加,高丹草未接菌组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降低。接菌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不同Cd浓度条件下,高丹草体内Cd含量呈根>叶>茎的分布,且含量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接菌后高丹草地下部Cd含量增加,地上部Cd含量降低,接菌减少了Cd从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移,减轻了Cd对高丹草地上部的毒害。研究表明印度梨形孢能有效降低Cd对高丹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毒性损伤。
-
-
李航;
李祖然;
李博;
陈建军;
何永美;
杨姝
-
-
摘要:
为研究镉(Cd)胁迫下外源谷胱甘肽(GSH)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氮代谢及Cd累积特征的影响,以4种紫花苜蓿为植物材料,设置对照、Cd处理和混合处理(Cd+GSH)开展水培试验。结果表明,Cd胁迫影响紫花苜蓿氮代谢,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较对照处理最高降低43.79%。Cd胁迫下喷施GSH后,总氮、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较Cd处理均有不同程度地变化,其中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较Cd处理最高增加79.05%。外源GSH影响紫花苜蓿体内Cd的化学形态与亚细胞分布:施加GSH后盐酸提取态占比较Cd处理最高增加14.81个百分点;外源GSH处理下液泡中的Cd含量占比较Cd处理最高上升11.91个百分点;GSH处理还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植物螯合肽(PCs)含量,有效阻止Cd以游离态的形式进入细胞器。研究表明,Cd胁迫下外源GSH可提高紫花苜蓿硝酸还原酶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维持氮代谢正常进行;外源GSH可能通过提高PCs的合成水平和减轻Cd毒害,间接对氮代谢进行调控。
-
-
朱淋;
孙曼丽;
曾沥;
魏炜
-
-
摘要:
为探究拟南芥SnRK2.2和SnRK2.3基因对Cd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以野生型(WT)、双突变体SnRK2.2/2.3、过表达SnRK2.2和过表达SnRK2.3的转基因植物为材料,研究SnRK2.2和SnRK2.3基因与Cd胁迫响应的关系.发现过表达两个基因可以提高拟南芥对Cd的耐受性,表现为可以减少Cd、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的累积量,增加抗氧化酶CAT、POD和SOD的活性.qRT-PCR结果显示在Cd胁迫下,两种过表达植株中铁转运蛋白IRT1和转录因子FIT、bHLH038和bHLH039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ABA合成相关基因AAO3和NCED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在Cd胁迫下,两种过表达植株中ABA含量显著高于WT和双突变体.以上结果表明:拟南芥遭受Cd胁迫时,SnRK2.2和SnRK2.3基因通过下调IRT1基因表达从而减少植物对Cd的吸收,同时通过增加内源ABA含量来缓解Cd对植物的毒害.
-
-
邵云;
姜丽娜;
王钰亮;
张黛静;
李春喜
- 《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重金属污染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重金属在土壤中以五种形态存在: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残渣态。其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两种形态,合称为有效态。本试验于2008-200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植物网室内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矮抗58,供试土壤为砂土(取自河南原阳县福宁集镇刘庵村)、壤土(取自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川)、粘土(取自河南浚县农科所试验川),供试重金属盐为CdCl2·2.5H20 (A.R.),镉盐胁迫浓度设5个水平:0mg/kg(对照)、20mg/kg, 40mg/kg,60mg/kg, 80mg/kg,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
-
-
邵云;
姜丽娜;
王钰亮;
张黛静;
李春喜
- 《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重金属污染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重金属在土壤中以五种形态存在: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残渣态。其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两种形态,合称为有效态。本试验于2008-200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植物网室内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矮抗58,供试土壤为砂土(取自河南原阳县福宁集镇刘庵村)、壤土(取自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川)、粘土(取自河南浚县农科所试验川),供试重金属盐为CdCl2·2.5H20 (A.R.),镉盐胁迫浓度设5个水平:0mg/kg(对照)、20mg/kg, 40mg/kg,60mg/kg, 80mg/kg,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
-
-
邵云;
姜丽娜;
王钰亮;
张黛静;
李春喜
- 《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重金属污染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重金属在土壤中以五种形态存在: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残渣态。其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两种形态,合称为有效态。本试验于2008-200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植物网室内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矮抗58,供试土壤为砂土(取自河南原阳县福宁集镇刘庵村)、壤土(取自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川)、粘土(取自河南浚县农科所试验川),供试重金属盐为CdCl2·2.5H20 (A.R.),镉盐胁迫浓度设5个水平:0mg/kg(对照)、20mg/kg, 40mg/kg,60mg/kg, 80mg/kg,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
-
-
邵云;
姜丽娜;
王钰亮;
张黛静;
李春喜
- 《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重金属污染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重金属在土壤中以五种形态存在: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及残渣态。其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两种形态,合称为有效态。本试验于2008-200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植物网室内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矮抗58,供试土壤为砂土(取自河南原阳县福宁集镇刘庵村)、壤土(取自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川)、粘土(取自河南浚县农科所试验川),供试重金属盐为CdCl2·2.5H20 (A.R.),镉盐胁迫浓度设5个水平:0mg/kg(对照)、20mg/kg, 40mg/kg,60mg/kg, 80mg/kg,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