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为

有为

有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5篇、专利文献72篇;相关期刊1018种,包括紫光阁、政府法制、中国统一战线等; 有为的相关文献由1862位作者贡献,包括季羡林、无1、吴潇湘等。

有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5 占比:96.43%

专利文献>

论文:72 占比:3.57%

总计:2017篇

有为—发文趋势图

有为

-研究学者

  • 季羡林
  • 无1
  • 吴潇湘
  • 林毅夫
  • 刘建明
  • 吴晓波
  • 张鸣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评论员
  • 肖安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蔚彰
    • 摘要: 贾谊无为观是先秦两汉无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贾谊在《道术》一篇中赋予“道”以“接物”的规定,并从本末角度将此“道”划分为“虚之接物”与“术之接物”。经由对“虚之接物”的内涵界定及对“虚”“术”关系的定性,贾谊阐明了无为与有为在君道实践中的一体相关。人主的无为与有为最终在接物之道的内外、本末一体性开展中实现了有效统合。贾谊的上述观点对于西汉前期无为思想的发展具有关键的导向意义。
    • 李燕
    • 摘要: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著作《道德经》中蕴藏着无穷的教育智慧。挖掘老子思想的精髓,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诸多裨益。教师要汲取老子行不言之教、遵自然法则的教育艺术,“不妄为”“不妄言”,以“无为”的姿态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渡于学生,让学生做到“有为”。
    • 常馨爽; 常亮
    • 摘要: 《爱弥儿》是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作为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政治思想教育理念无疑是综合在一起的,在被"自然"、"消极"、"无为"标签化的背后,《爱弥儿》当蕴涵着更加深刻的内在涵义,自然还是自由?消极还是积极?无为还是有为?读《爱弥儿》当深思之.
    • 徐晓兵; 骆宇虹
    • 摘要: “无为”是“无为而治”,“崇文守正,无为有为”是“无为精神”。就教育而言,就是要明晰对人的本质和发展的认识,关注师生的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无为中学一直秉承“扬无为精神办有为教育”的宗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生的“有为”发展创造一切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有为”教育奠基。
    • 周勳君
    • 摘要: 在中國古代書學體系中,"自然"被視爲書法的書寫之"本"以及書寫的根本之"法".然而,正如唐人孫過庭在對書法史作出觀察時捕捉到的那樣,東晋以來,每個時代的書寫都呈現出其"鼓努爲力,標置成體"的一面.此後直至清末,他的這一觀察一再被後來者在各自所處的時代重新加以驗證.人們以爲,這一現象帶來的結果之一是"逞才"、刻意"作用",偏離了書寫的"真實妙境".在這一過程中,"自然"這一概念被重新推到了書寫面前.人們述及了書寫中的"自然"與"天得""天趣"及"神妙"的關係,指出了"自然"藴含的兩重涵義:"立天定人"與"由人復天",并花了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討論了"復天"的兩個層面——作爲"人之盡"的"有爲"與作爲"天之道"的"無爲".人們以爲,不歷此兩境,"是有爲乃漸至于無爲",則中國書法難以達"自然",通"神妙",見"天機"或"天趣".
    • 方媛媛; 鲁倩; 刘砚佳
    • 摘要: 老子的"无为"思想,蕴含着"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顺自然而为、内在的虚静,以及外在的守中。该思想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有重要启示,如要给予课堂恰当的留白,要以家长的"无为"换学生的"有为",要尊重学生本性和发展规律,要纯化学习动机等。
    • 贺飞
    • 摘要: 当前,家校协同育人已成共识,家长也逐渐意识到配合学校育人的重要性,但对如何配合及该做些什么,家长一片茫然。鉴于此,文章将从“学习到位”“要求到位”“指导到位”三个方面指导家长从“有位”到“有为”,以供参考。
    • 覃军
    • 摘要: 国歌是听得见的国家形象,代表我国的主权与尊严,国歌的翻译要在《国歌法》的语境下进行.梳理了国歌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英译的渊源及其国际影响,并基于对《国歌法》的解读指出,近些年译界学者对国歌的英译及研究违背了《国歌法》的相关要求,国歌只能用中文演唱,可唱性译词不符合时代语境的要求.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不要翻译.翻译应遵循从"有为"到"无为"的原则,实现译语受众对中文源语文本的追溯和回归,最终以源语欣赏的方式传递艺术感染力,弘扬中国文化.
    • 马睿; 赵丹
    • 摘要: 争做新时代中国有为青年,应当做有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做有远大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做有独立思想的新时代青年、做有自主奋斗意识的新时代青年、做有坚强意志的新时代青年。渴求知识,追求上进,不断进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断奋斗。
    • 秦怡晨
    • 摘要: 老子和陆贾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大多数学者认为陆贾思想是偏向于儒家思想.老子和陆贾提出的"无为"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必然有不同的含义.陆贾对老子的无为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老子完全否定"有为",而陆贾提倡人为作用;第二,老子和陆贾"无为"的归宿不同;第三,老子和陆贾对各家的态度不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