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医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3521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术研究、中华医史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等;曼陀罗花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从容、张颖、郝金蝉等。
曼陀罗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521篇
占比:99.68%
总计:33630篇
曼陀罗花
-研究学者
- 从容
- 张颖
- 郝金蝉
- LILO
- 一剑
- 上官国强
- 严华
- 何佩伟
- 元业
- 冯赐杭
- 刘佩龙
- 刘学刚
- 刘岩
- 南野
- 吴天鹏
- 吴经方
- 周城东
- 周天元
- 周景春
- 夏风
- 奚延华
- 姚景谦
- 姚法荣
- 孙强
- 孟庆臣
- 学先
- 官大梁
- 张宗栋
- 张志农
- 张玉
- 张金杰
- 惠珊
- 慧平
- 敬一兵1
- 新文
- 方仁
- 方兴
- 方晓阳
- 春晓
- 晓华
- 晓静
- 朱培斐
- 朱福典
- 李元胜
- 李慕雪
- 李敏
- 李文芬
- 李茂林
- 李长泰
- 李鸿祥
-
-
程灵豪;
谢宇涛
-
-
摘要:
一条条悠悠小巷里,青石铺路;一处处庭院里,曼陀罗花从院墙上悠然垂下;路两边的花圃里,各色蝴蝶兰、杜鹃花开得正艳……秋日的大陈村,游客络绎不绝,享受着慢生活的美好。不远处的古井旁,一位老人正在教小孙女学唱大陈村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妈妈的那碗、那碗大陈面……”一老一少的歌声,为这个古村落更添韵致。
-
-
敬一兵1
-
-
摘要:
我常常忘记老家,因为我几乎不想老家。我即便想了,也是把曼陀罗当成老家来想的。曼陀罗,一种带有毒性的草本植物,是我父亲离乡背井求学、参加工作的见证者。除了曼陀罗,很难找到既长在老家,又长在现在居住地,也长在心里的草木了。父亲在老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阶段。
-
-
武建设1
-
-
摘要: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一种令江湖好汉们闻风丧胆的东西,那就是蒙汗药。如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梁山好汉晁盖等人为智取生辰纲,将蒙汗药下到酒里,把军汉麻翻在地,然后大摇大摆地推车劫去财物。但蒙汗药并不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发明,起初,蒙汗药是医生治病时麻醉用的药方。
-
-
-
-
摘要:
鸡血膝巧治坐骨神经痛,鸡血藤、野葡萄根各100克,洗净后清水泡15分钟,加入250克猪尾椎骨,炖煮30分钟左右,去渣,喝汤吃肉。每日一次,连吃日~5日后,视病情增减次数。此方具有活血、强化筋骨之功,孕妇忌用。乌鸡骨治胃酸。乌贼骨,中和胃酸,善治胃痛。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脘疼痛,有立竿见影之效。以乌贱骨粉85克,浙贝母15克甘草50克,曼陀罗花1.5克。
-
-
-
-
摘要:
具有肾毒性的常用中草药如木通、厚朴、防己、泽泻、柴胡、草乌、芫花、甘遂、巴豆、芦荟、苦参、雷公藤、益母草、使君子、苦楝皮、苍耳子、牵牛子、马兜铃、天花粉、荆芥、大青叶、山慈姑、千里光、夹竹桃、补骨脂、胖大海、土贝母、千年健、钩藤、昆明山海棠、曼陀罗花、望江子、铁脚威灵仙等。以上过量使用可直接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轻者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重者发生肾小管坏死,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
-
郝金蝉;
张颖
-
-
摘要:
蒙汗药一词随着小说的流传而广泛传播,渐趋家喻户晓,但是它神秘的面纱在小说中并未被完全揭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文献中蒙汗药的相关内容的分析梳理,探索蒙汗药的药物成分,并对明清小说中"蒙汗药"的出现情况做一梳理分析,旨在揭开附着在蒙汗药身上的神秘面纱,发掘文史医学的价值.
-
-
郝金蝉;
张颖
-
-
摘要:
蒙汗药一词随着小说的流传而广泛传播,渐趋家喻户晓,但是它神秘的面纱在小说中并未被完全揭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文献中蒙汗药的相关内容的分析梳理,探索蒙汗药的药物成分,并对明清小说中"蒙汗药"的出现情况做一梳理分析,旨在揭开附着在蒙汗药身上的神秘面纱,发掘文史医学的价值。
-
-
孙强
-
-
摘要:
丁酉季夏曼陀罗,又名曼荼罗、满达、醉心花等,草本或半灌木状,高0.5~1.5米,全体近于平滑或在幼嫩部分披短柔毛,茎粗状,淡绿色或带紫色,下部木质化。花香清淡幽雅。花开艳丽,像牵牛花,洁白下面是紫色心,如女子白色外衣下有紫色贴身,溢出丝丝魅惑。在中国古代小说与医书中,与麻醉和迷幻有关的事情,背后常有曼陀罗花的身影。华陀的麻沸散,据考证主要成分也是曼陀罗。
-
-
冯赐杭
-
-
摘要:
曼陀罗花(T30-2,图1),中药之一。但它并非中华故物,而是一种“舶来品”,原产于印度,与佛教同籍,也随佛教一同传到中国。曼陀罗本为梵语,出自佛经;曼陀罗花又名洋金花、胡茄子(还有风茄、天茄子、狗核桃、醉仙桃、酒醉花等别名)——这些都是它外籍的佐证。在佛教徒的传说中,西方佛国的极乐世界里,美妙的天乐飘荡在空中,曼陀罗花——一种极其芬芳美丽的仙花随着天乐从天不断飘下,黄金装饰的地面更加缤纷华丽。敦煌壁画第320窟中盛唐的一幅说法图,有姿态优美的飞天在凌空飞舞,
-
-
刘岩
-
-
摘要:
具体意象及关系建构承载着鲁迅另一种思想和艺术逻辑,通过具体意象的分析,明确这些意象关系的纠与纷.具体意象呈现两面性:曼陀罗花的孤独与犹疑,鬼魂的沉沦与反抗,魔鬼的希翼与绝望,意象自身的矛盾性加剧了鲁迅思想主题的复杂性.三种意象的每一错综交杂,都会形成一种新的关系产物:启蒙者与启蒙者的联盟,启蒙与反启蒙的对抗,意象的叠加与超越、颠覆与颤变.
-
-
李文芬;
陈彬
- 《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麻醉药物曼陀罗花始载于《本草纲目》.之前由于它的形态、特征、实用价值等相关资料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以致很长一段时间内众说纷纭,得不到古代医家的充分利用,直到明代的李时珍发现了它,才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曼陀罗花是茄科一年生有毒草本植物.茎直立,夏秋间开花,花冠漏斗状,花紫色或白色,分布于南北各地区,野生或栽培.中医学名为"洋金花",另外还有多个别名,如"山茄花","风茄花","押不芦"、"大闹杨花"、《本草纲目》称"风茄儿"、"山茄子"等.因曼陀罗的花、叶、果实各部分都含茛菪碱、东茛菪碱等成分,所以曼陀罗花具有麻醉、镇痛之功.古人对麻醉药物一直众说纷纭,在古典书籍中也都是传奇式的文字记载,以致曼陀罗花的真实面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人所知,直到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发现了它,并将其载入《本草纲目》,才揭开了它的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