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标准
日照标准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19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测绘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8601篇;相关期刊39种,包括气象研究与应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三届地理信息系统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等;日照标准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播、赵文凯、黄炎平等。
日照标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601篇
占比:99.77%
总计:28668篇
日照标准
-研究学者
- 张播
- 赵文凯
- 黄炎平
- 刘琦
- 吕海蓉
- 徐苏宁
- 李旭光
- 丁一
- 严萍
- 于洪伟
- 何明俊
- 刘伟
- 刘晓芳
- 刘琪
- 刘璀琛
- 刘生军
- 刘锦屏
- 叶壮
- 吴小钦
- 吴息
- 吴旭光
- 吴时勇
- 吴超华
- 周本书
- 姜岩
- 姜树新
- 孙化南
- 孙朋杰
- 宋盟官
- 崔珂伟
- 常东
- 张克军
- 张君
- 张富
- 张昱
- 张正本
- 张洪恩
- 张海燕
- 徐宁
- 徐绍玉
- 成驰
- 房德行
- 曹国武
- 李宗华
- 李家泉
- 李新建
- 李立鹏
- 李自庆
- 李青
- 柳振勇
-
-
韩林飞;
柳振勇
-
-
摘要:
随着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对用地集约化要求日趋增加.建筑间距作为影响地块开发强度的关键指标,影响着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品质.当前制约住宅建筑间距最关键因素就是日照标准,而我国对于日照标准的划分相对粗略.因此,利用日照分析软件,对住宅间距与住宅日照时长的关系进行数据化研究分析,探索更加合理的建筑间距标准,对于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挖掘土地资源价值,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品质意义重大.
-
-
张洪恩;
高涛;
刘伟;
陆洋
-
-
摘要:
日照是关乎人类健康的重要居住环境,世界各国通过对日照管控的长期探索,根据本国国情相继建立了日照标准和日照控制体系,从而保障人类的居住日照环境需求.本文通过追溯日照研究的起源,对比国内外日照标准的差异及制定原则,解析国内外日照管控的方法及途径,为住区日照的城市管理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
刘璀琛
-
-
摘要:
所谓建筑日照,其本质是一种现象,表现为建筑地段被阳光直接照射,包括建筑物表面及其房间内部,而建筑日照时间的计算标准在城市规划中是住宅的日照标准,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日照标准制定的.关于如何确定建筑房屋之间的合理间距,这一点通常是以面朝光的房间在规定日中的日照亮来进行计算的.向光的房间在规定日中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时确定房屋间距的主要依据.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建筑日照时间标准,来阐述日照时间在规划设计中的地位以及对建筑日照时间在规划设计中的现实运用进行探讨,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水平,使土地利用地更加充分.
-
-
陈慧娟
-
-
摘要:
本文对影响住宅建筑日照时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案例说明这些因素对日照时间的影响,提出了日照测量时需要关注的环境因素和区域范围的界定方法,同时文中对日照时间的标准问题提出了规范中未规定的日照时间标准,供同行参考。
-
-
-
-
成驰;
孙朋杰;
吴息
-
-
摘要:
为研究我国不同地区住宅通过垂直墙面上的窗口实际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特征,以卡斯特洛夫公式为基础,建立了各朝向墙面晴天太阳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小时总量的计算方案.使用水汽压和海拔高度拟合了公式中的参数,计算了我国各地满足国家标准对住宅间距要求下的水平面和垂直墙面辐射量,并绘制了分布图.研究发现:大寒日各朝向墙面晴天最大2h辐射量空间分布受纬度和大气透明度共同影响,青藏高原为全国高值中心,川黔地区为低值中心.在我国东部地区,与水平面辐射量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相反,同样是辐射量最大的2h日照时间,纬度越高的地区南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就越大.与南墙相比,东、西墙面接收的最大2h辐射量明显偏小,不能发挥阳光对健康和卫生的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从大寒日建筑底层南墙面接收的最大2h辐射量上看,适当放宽北方地区日照间距标准具有一定可行性.
-
-
-
-
李自庆
-
-
摘要:
6年前,因自家房子被江苏省南京市第一高楼"紫峰大厦"挡住阳光,市民陈先生提起维权诉讼,结果却因找不到律师代理而撤诉。6年后,老两口的儿子接替年迈父母继续维权,打起"日照权"官司。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经审理,于2015年11月23日一审判决"紫峰大厦"的建设方——南京国资绿地金融中心有限公司一次性补偿原告陈常生10万元。该判决引起了许多媒体及公众自媒体的空前关注,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一起"日照权"维权案。
-
-
吕海蓉
-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容积率的确定机制和确定方法的分析,从符合地方条例、国家规范的不同日照标准要求出发对不同用地规模、不同布局形式的居住区进行指标分析、日照状况研究,对哈尔滨市容积率的确定提出建议参考值,以保证土地的优化利用与日照间距系数的真正实施,进而推动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与居住水平的提高.
-
-
黄炎平
- 《广西气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通过对日照条件进行分析计算,根据日照标准,将其结果应用于规划城市建筑布局,保证建筑及绿化带获得足够的日照,保证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使城市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
-
刘生军;
赵天宇;
徐苏宁
- 《2005城市规划学会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由于哈尔滨市现行的日照间距系数不能满足国家日照标准的要求,调整并提高日照间距系数是十分迫切的.鉴于此种情况,本研究将国内外的日照研究经验认真借鉴,对哈尔滨的情况具体分析,侧重研究日照间距系数所反映的日照标准,并因采取不同的间距系数而产生的用地调整,住区与城市开发的经济性问题等来评价课题的可行性.
-
-
陆严冰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摘要:
以论述日照标准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为主线,兼论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认为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将日照间距的需求引入居住建筑设计,现代日照标准的建立导致布局形态由围合式街坊转变为行列式街坊.论述了行列式板楼住宅由于适应日照标准并契合时代精神而在现代居住区布局中取得主导地位.二战后邻里感的需求使居住形态趋向回到围合式街坊.与房地产开发相适应提高容积率的需求,结合满足日照标准的需求,导致用地方式与居住形态更大的变化.提出在现有高密度基础上以回归围合式街坊形态为补救措施,以不同的日照标准和改建方式区别对待旧城与新开发地区;完善混合用地建设导则和东西向建筑的合理功能,促进既有板楼行列式居住区的围合式街坊改造,以宜人的尺度设计近人细部和底商;鼓励新建居住区的围合街坊化设计,尊重原有街道和城市肌理;增强围合的同时增加居住地块的开放性.长期培养一种对沉淀为现状的历史环境的敬畏情怀.
-
-
顾宗培;
陈振羽;
张播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摘要: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中重要的专用标准之一.从《规范》发布至今,日照标准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二十余年,对我国的居住区环境乃至城市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日照标准实施现状进行概括,认为其既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也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日照标准执行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其自身的法律地位问题、实施中的差异性问题和住区开发中的土地财政导向问题.作为保障社会公平、管理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日照标准在现阶段社会发展条件下,是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环境品质的底线,必须予以坚持.而针对日照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规范》中的相关条款,应在坚守日照底线和标准严肃性的基础上,讨论在差异条件下日照标准如何更好地强化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
-
李宗华;
魏正
-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在国家日照标准缺位的形势下,各地方包括省域和市域层面日照标准不断制定、出台、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社会与城市建设的日照矛盾,但具体做法更多的是通过立法的形势化解争端,并没有从对话角度去满足与维护多元主体的需求,实现人文关怀与抛弃利益与权力的和谐社会.本文主要是对《湖北省建筑日照分析技术规范》编制理念的剖析,从规范制定依据、关注对象、控制力度、约束范围、论证模式等5个方面分享多元对话的规范编制实践,涉及国家层面与地方实况的对话、普通居民与弱势群体的对话、利益主体与利益相对人的对话、日照主体与日照客体的对话、理论者与实践者的对话,通过深入讨论,提出实现多元对话的工作方法与重难点,同时提出现行日照标准中需长期探讨、研究并解决的诸多问题,需不断完善以维护它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公平性.
-
-
-
袁治国;
袁伟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住宅建筑日照要求越来越重要,住宅建筑日照问题也是十分突出,加强住宅建筑日照管理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对住宅建筑日照常见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规划管理工作提出预防和处理住宅建筑日照问题的几点尝试性方法.建议科学合理规范日照技术标准、详细明确日照计算参数、加强规划前期日照审查。
-
-
袁治国;
袁伟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住宅建筑日照要求越来越重要,住宅建筑日照问题也是十分突出,加强住宅建筑日照管理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对住宅建筑日照常见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规划管理工作提出预防和处理住宅建筑日照问题的几点尝试性方法.建议科学合理规范日照技术标准、详细明确日照计算参数、加强规划前期日照审查。
-
-
袁治国;
袁伟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住宅建筑日照要求越来越重要,住宅建筑日照问题也是十分突出,加强住宅建筑日照管理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对住宅建筑日照常见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规划管理工作提出预防和处理住宅建筑日照问题的几点尝试性方法.建议科学合理规范日照技术标准、详细明确日照计算参数、加强规划前期日照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