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汉语方言
新疆汉语方言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512篇;相关期刊33种,包括新疆社科论坛、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等;新疆汉语方言的相关文献由62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印其、徐春兰、王国鸿等。
新疆汉语方言
-研究学者
- 董印其
- 徐春兰
- 王国鸿
- 张洋
- 李文龙
- 刘俐李
- 廖冬梅
- 彭嬿
- 曾缇
- 杨庆生
- 王燕
- 王玲
- 葛爱华
- 陈汝立
- 马媛
- 万晓卉
- 严峻
- 丽娜·海奴拉
- 兰杰
- 刘丹
- 刘亚男
- 刘斌
- 刘晓玲
- 刘锋
- 吴若愚
- 周呈武
- 周雄彪
- 周颖
- 哈利
- 唐敏
- 塔伊尔江.穆罕默德
- 塔伊尔江·穆罕默德
- 娣丽达·买买提明
- 孟毅
- 尹春梅
- 崔鹏
- 建国
- 张安生
- 张新红
- 徐朝晖
- 托合塔尔别克
- 李亮
- 李娟
- 李绚丽
- 林端
- 欧阳伟
- 沈利德
- 王娟
- 王旭年
- 王景荣
-
-
徐春兰
-
-
摘要: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数词与普通话中的数词相比,在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整体方面,可以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数词自身难以传达的意趣。该文从结构形式、修辞方式及作用、构成熟语方面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数词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
-
-
-
王旭年;
李绚丽
-
-
摘要:
在新疆汉语方言中,"(X)+好好儿+不/没+VP"以及"(X)+好好儿+VP"两种构式是基于新疆汉语方言特殊用法习惯的常见构式。在具体使用中,两种构式具有多义性。前一种构式义包含"信息陈述义"和"情感表达义",后一种构式包含"积极劝谏义"和"反讽劝谏义"。两种"好好儿"构式的构式义形成与识解均受到认知语境的制约。构式的多义通过在具体语境中的不断使用而逐渐固化,达成良好适配,从而在交际中能够被准确识解。
-
-
-
-
-
-
王国鸿
-
-
摘要: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谚语就地取材,具有鲜明的土语化,鲜明的土语化不仅是新疆汉语方言的特征,其口语化语义表达方式呈现出简练性、朴素性。从新疆话里的谚语语义呈现出新疆各族人民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揭示出新疆话独特的语言结构特点。
-
-
李文龙
-
-
摘要:
主要论证新疆汉语方言中表选择疑问句式与普通话中正反问句一样,都是通过"正反重叠"这一操作程序造成的结果.认为,"A Ma不AB"和"AB Ma不A"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选择疑问句,但基础形式实际上为同一类,即"A Ma不A",二者的生成过程也一致.这种一致性要求可采取统一的方法对其生成过程进行处理.而对于选择疑问句间的差异可以认为是在进行了"正反重叠"之后还执行了"删除"这一操作手段,以及这两种操作手段承受不同的限制条件所造成的结果.
-
-
徐朝晖
-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探讨了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独特的加缀式和重叠式结构特点.阐明了形成这样特点的原因:一是新疆人口流动大,汇集了全国各地说不同方言的人,特别是占大多数的陕甘宁青地区的人,在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中保留沿用了这些西北各省方言的词汇,并且有所发展变化和创新;二是新疆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在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尤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中,互相吸取交融,于是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同时阐述了新疆汉语方言词语义表达特点和新疆汉语方言词借用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