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生儿体质量

新生儿体质量

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专利文献93852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文献由133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晓军、杨花亭、马菁等。

新生儿体质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3852 占比:99.92%

总计:93928篇

新生儿体质量—发文趋势图

新生儿体质量

-研究学者

  • 吕晓军
  • 杨花亭
  • 马菁
  • 张华乐
  • 程慧君
  • 聂碧香
  • 乔爱琴
  • 于雪梅
  • 付海霞
  • 任红英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欣然; 王一丹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体重及术后感染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04至2021年0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GDM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孕检健康的78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HbA_(IC)、GA等相关指标及新生儿体质量及其相关性,HbA_(IC)、GA检出率、HbA_(IC)感染风险等指标。结果两组孕妇间的FPG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HbA_(IC)、GA、1hPG、2hPG、新生儿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HbA_(IC)、GA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感染风险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A_(IC)与新生儿体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讨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妊娠期的常见并发症,HbA_(IC)、GA及新生儿体质量均明显升高,且HbA_(IC)水平与GDM孕妇新生儿的体质量呈正相关。
    • 应艾谊
    • 摘要: 目的研究孕产妇在孕期对体质量进行管理后对足月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34例妊娠产妇,以随机分配法均分为Ⅰ组和Ⅱ组,Ⅱ组督促孕妇做好产前各项检查,做好常规营养管理。Ⅰ组则由专业营养师根据产妇的实际体质指数来制订目标体质量,并通过专业营养膳食指导,为其提供连续且全面的干预,对孕期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结局及新生儿分娩情况展开比较。结果Ⅰ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9%,低于Ⅱ组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8,P=0.038)。Ⅰ组剖宫产率为11.94%,顺产率为88.06%,Ⅱ组剖宫产率为35.82%,顺产率为5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低体重儿0例,巨大儿1例,早产儿1例,新生儿窒息0例;Ⅱ组低体重儿6例,巨大儿8例,早产儿8例,新生儿窒息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4.288、4.288、4.362,P<0.05)。结论对于孕产妇而言,在孕期内须对其体质量进行合理管理,但管理依据要建立在合理膳食和科学营养规划的基础上,最终方能降低妊娠期间并发症发生,改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质量。
    • 崔晋艳
    • 摘要: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其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纳入的模式到本次临床研究之中,时间则控制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患者的总数为90例。再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采取的是不同的治疗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各项诊断指标以及胎儿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营养治疗之后,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以及胎儿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而两组之间存在的统计学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营养治疗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够提升胎儿安全诞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宋晓艳
    • 摘要: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PO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POP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中,产后发生POP 12例,占15.00%;发生POP产妇的产前体质量指数、流产史、孕期增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总产程时间、分娩镇痛、会阴侧切及产后首次下床时间与未发生POP产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OP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1 h、新生儿体质量≥4 kg、盆腔手术史、产钳助产占比均高于未发生POP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 h、新生儿体质量≥4 kg、盆腔手术史、产钳助产均为影响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第二产程时间>1 h、新生儿体质量≥4 kg、盆腔手术史、产钳助产均为影响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
    • 魏靖云
    • 摘要: 目的:对于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孕妇,探讨抗菌药物对其妊娠、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GBS感染的待产孕妇1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研究组80例,其中对照组在分娩阶段不使用抗菌药物,研究组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第1、5分钟阿氏评分(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新生儿出生第1、5分钟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待产孕妇剖宫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污染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呼吸窘迫、窒息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BS感染对母婴结局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在分娩阶段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 杨艺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实施饮食干预法对其血糖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入组孕妇均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同时实施饮食干预。对两组孕妇血糖改善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产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2.134,P<0.05)。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4.630,P<0.05)。结论饮食干预法能有效稳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指标,积极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等发生,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 谢雪
    • 摘要: 目的:总结经阴道顺产初产妇分娩创伤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防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分娩的80名经阴道顺产初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有是否发生分娩创伤分为未发生分娩创伤的对照组50名与发生分娩创伤的分娩创伤组30名,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经阴道顺产初产妇分娩创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学历水平、胎方位、缩宫素使用与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新生儿体质量、产前有无会阴水肿、助产士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新生儿体质量≥4000g、产前会阴水肿、助产士工作年限<1年为经阴道顺产初产妇分娩创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83、4.730、5.366,P<0.05)。结论:新生儿体质量≥4000g、产前会阴水肿、助产士工作年限<1年为经阴道顺产初产妇分娩创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初产妇实际情况决定分娩方式、预先按摩与温敷会阴部、强化低年资助产士培训为预防经阴道顺产初产妇分娩创伤发生的重要措施。
    • 张瑾; 池晶晶; 张蕊; 张小燕; 白文佩
    • 摘要: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超重女性的孕期管理模式及胎盘因子改变。方法收集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 2的149例单胎孕妇。分为饮食指导组及常规产检组,取同期孕前BMI正常的590例孕妇作为对照,比较分娩结局,随后检测不同孕前BMI孕妇胎盘中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6,CTRP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结果饮食指导后的肥胖/超重孕妇的孕期增重、产后出血、难产率均显著降低,但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剖宫产率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率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前肥胖/超重孕妇胎盘中CTRP6及TNF-α的表达高于孕前BMI正常/低体质量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者CTRP6的表达升高。结论孕期有效饮食控制可减少肥胖/超重孕妇孕期增重,但未能降低新生儿体质量,考虑孕前体质量对母儿影响更大。CTRP6可能参与孕前肥胖女性的脂肪炎性反应及血糖代谢,进而对子代产生影响。
    • 覃文婕
    • 摘要: 目的 对于妊娠高血压产妇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接诊的妊娠高血压产妇248例开展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妊娠高血压产妇加以分组,给予其中12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常规护理服务,选做对照组,其余12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接受优质护理服务,选做研究组,对比两组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妊娠高血压产妇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并发症出现几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体质量以及Apgar评分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先兆子痫以及子痫等相关并发症出现风险,提高新生儿体质量以及Apgar评分.
    • 付海霞
    • 摘要: 目的:比较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新生儿体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水平和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和提高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其效果优于丙硫氧嘧啶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