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斗拱

斗拱

斗拱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56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中国文学、工艺美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59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文物鉴定与鉴赏、风景名胜、东京文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等;斗拱的相关文献由1081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建华、张明明、张洋等。

斗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6 占比:52.7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1.07%

专利文献>

论文:259 占比:46.17%

总计:561篇

斗拱—发文趋势图

斗拱

-研究学者

  • 叶建华
  • 张明明
  • 张洋
  • 张虎
  • 王震华
  • 李猛
  • 罗坚
  • 黄永升
  • 俞茂宏
  • 刘应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智勇; 郝睿
    • 摘要: 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思维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原始物理问题是一类直接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模型建构、知识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本文以"斗拱"问题为例,探讨基于表征手段的原始物理问题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现课程目标中的应用和启示。
    • 卓媛媛
    • 摘要: 文章基于故宫养心殿区各建筑斗拱的实测数据,针对其形制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中做法的异同,梳理养心殿区各座建筑斗拱的分布特点,解读其背后的设计逻辑和做法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也关注了同一座建筑斗拱的不同时代特征,提出这一特点体现了养心殿区建筑经过明清两代数次修缮的时代特点。
    • 李丹阳
    • 摘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多数设计师只注重于新型材料在建筑室内的多样化运用,却忽略了传统建筑构件的现代化传承。文章以斗拱为例,通过整理斗拱元素在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两大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斗拱元素的材料替换与混搭,图案化提取,直接引用和造型重构皆是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的有效方法。
    • 杨小翠; 刘青松
    • 摘要: 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中独有的结构,最初置于柱和梁之间的外端,用于承托房屋的荷载和增加出檐深度。中国古代凡是重要的建筑物都有斗拱,斗拱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周朝末年,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零星的记载。每个朝代的斗拱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斗拱的演变也是鉴别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发展到明清时期,其政治色彩愈加浓厚,装饰作用增强,逐渐成为显示建筑等级高低的标志之一。清东陵作为皇家陵寝,其建制有确定的时代特征,作为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案例,研究清东陵斗拱对于研究清代官式建筑有重要意义。同时,目前国内对于清代陵墓斗拱的研究非常少,本文的研究可以填补一部分研究空白,完善古建斗拱谱系的清代帝陵部分,形成对清代官式建筑斗拱更全面的认知。
    • 周俊良; 张凤梧; 王其亨
    • 摘要: 术语研究是建筑史学研究和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梳理明清官式建筑斗拱术语辞源,汇总横向比对,以辨析术语词意,遴选近义名词。然后通过斗拱术语名词系统分类,总结斗拱术语文法及语法、各构件命名规律,以求取得系统、深入、全面的术语认知。
    • 范文娟
    • 摘要: 从飞云楼的历史背景和价值中准确定位了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的地位,飞云楼为纯木质结构,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飞云楼外观之雄壮,结构巧妙,造型优美,技艺高超,是现存古代楼阁式建筑中的优秀典范,与应县木塔珠辉玉映,有“南楼北塔”之称。主要从飞云楼主要特点、设计成就、减震设计三个方向,分析解构了飞云楼的精妙之处,实证了飞云楼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崇高地位,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摘要: 一个不需要螺丝、胶水、钉子就能组装起来的桌子―“斗拱桌”具备了所有的这些特点,甚至更多。设计师将极简美学与斗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功能性和独特的艺术设计。斗拱桌是由模块化部件组成的,可以很容易地拆卸或重新组装。支架(拱)滑入梁(斗)中,梁构成了承重结构,这种方法也保持了桌子结构的完整性。
    • 刘彦彬
    • 摘要: 中华麒麟阁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是迄今为止我国单体量最大的官式仿古建筑,采用明清建筑风格,层级关系为明五暗九,建筑的奇特造型、复杂的空间关系及古典的建筑装饰、大悬挑角梁等,给结构设计带来诸多困难。以中华麒麟阁项目为例,介绍了仿古建筑中的特点、本项目中结构设计的难点,针对仿古建筑中的复杂屋面系统,按照平屋面和坡屋面两种方式进行力学性能指标对比;针对建筑中的斗拱、角梁、椽子等建筑特殊部位进行了合理简化计算,达到了建筑造型与结构安全的完美融合。此外还针对本项目中的一些施工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冯娟
    • 摘要: 中国宫廷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并以直接的形式表达着传统建筑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宫廷建筑中,房檐从审美取向、实用功能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渗透着独具中国意味的建筑风格.文章以房檐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宫廷建筑的艺术构建,继而整合性地分析中国宫廷建筑的艺术特点.
    • 徐婧瑜
    • 摘要: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结构中特有的建筑结构,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重要的原则,本文从虚实,阴阳的角度出发,把斗拱的元素剖析拆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再逐步细化并最终探究如何将其打散重组应用于设计之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