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美

文学美

文学美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专利文献17038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国际安全研究、青海社会科学、华章等; 文学美的相关文献由95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容、倪永东、叶方方等。

文学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17038 占比:99.46%

总计:17131篇

文学美—发文趋势图

文学美

-研究学者

  • 何容
  • 倪永东
  • 叶方方
  • 张健
  • 彭素娟
  • 汪海明
  • 胡湛
  • 韩孟奇
  • 黎爱群
  • 付艳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可; 王启才
    • 摘要: 《淮南子》约成书于公元前137年,是一部具有美感的优秀文学作品。《淮南子》以其雄浑、诡奇、玄想、繁复的文学美深受人们喜爱和学者赏识。唐宋以来,文人在序跋、评点中均对《淮南子》的文采给予高度评价。文章研究发现,《淮南子》的文学美与其创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对楚辞及老庄哲学思想的继承乃至与汉赋的文体互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 王树新
    • 摘要: 《兰亭集序》是我国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作品。该文行文流畅,语言恬淡,虽篇幅短小,但主题深刻,立意鲜明,舒朗干净,意蕴深长,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章结构玲珑剔透,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基于此,笔者深入解读《兰亭集序》所蕴含的文学之美,以供更多学者参考。
    • 彭诗绚
    • 摘要: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作者诗作中的绝唱.从诗词整体结构来看,通篇语言简单素雅,但对细节的描写却十分精妙.整诗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也将自己的无奈、不舍的情感巧妙地融入这景色中,可谓是:事事与情情,来去皆"轻轻".基于此,本文以《再别康桥》为研究主题,以其蕴含的文学美与艺术美为研究内容,从语言运用、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探寻诗中艺术、文学的结合特点,以此把握本诗的整体风格,希望为广大学者后续研究提供一份参考.
    • 简旭东
    •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舞蹈艺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回望历史,舞蹈艺术的趋向性与文学艺术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现当代舞蹈艺术中无处不呈现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只有具备文学底蕴的舞蹈艺术才是能够真正传承的艺术.本文将结合现当代舞蹈艺术中的文学特质与文学美体现展开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联系.
    • 李赞
    • 摘要: 豫剧先贤研究了陈素真大师的表演美、形象美等,缺少对陈素真大师的戏词美的研究.本文在先贤研究的基础上,对陈大师的戏词作一研究,希望对陈大师的舞台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何容; 叶方方
    • 摘要: 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特色,历史书写亦不例外.虽说"真"是历史的灵,历史研究是求真去伪的过程,"真"贯穿于任一历史事件、文物、遗迹史料等等归属于那名叫"昨天"的词中,对历史最大的尊重是心存敬畏.但通过历史书写中的文学语言美,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去真切感受、认知,方能发现历史真正的魂.本文着重从《王氏之死》中的语言描写出发,探讨历史书写中所体现的时代特色.
    • 吴东辉
    • 摘要: 《兰亭序》的文学美,主要表现在崇尚自然的情境美和自然顺理、层层递进、申张其志的思辨美.王羲之先是利用清淡的语言描绘了兰亭的曼妙景色和曲水流殇,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画,再从兰亭走向宇宙,天地人发生感应关系.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好友相聚,感受人生快乐,但因年事已高,不胜感慨,由此想到古人的话"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说教人生要有作为,联系生死问题,对"一死生,齐彭殇"开展批判,奏响了作者热爱生活,讴歌生命的最强音.整篇散文文脉清晰,顺理成章.《兰亭序》书法是天下第一行书,书法和文学是在"四美"的情境中挥毫,一气呵成的,其书法中笔划、字体和结构布局都和文学的情境美、思辩美相融合,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并体现出浓浓的魏晋风韵.
    • 高兴旺
    • 摘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丰富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应注意运用的方法:培养兴趣,选择好书;精读与略读结合;用心阅读感悟,吸取全部营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联系生活,融会贯通。
    • 杜曼青
    • 摘要: 中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文学观建立的关键时间段,也是教师有效开展语文审美情趣教育的重要教学节点.可以说,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需要系统的审美情趣培养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从课文中完成审美体验,并在审美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和能力.
    • 孙昭阳
    • 摘要: 中国古典文学与古典园林同为文人雅士寄托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载体,在审美角度具有共通性.为剖析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以文学美层级框架透视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将园林美的美学结构分解为自然美、形式美和象征美三个层次,并将园林美三个层面的营造手法分别类比于古典文学中的“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从而提出古典园林美学层级结构模型.以上海豫园为例,基于该模型进行分析和例证,充分验证其合理性,为古典园林美学理论分析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