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里湾》

《三里湾》

《三里湾》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专利文献400708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晋阳学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三里湾》的相关文献由144位作者贡献,包括万佳英、田刚、韩佳宁等。

《三里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00708 占比:99.96%

总计:400853篇

《三里湾》—发文趋势图

《三里湾》

-研究学者

  • 万佳英
  • 田刚
  • 韩佳宁
  • 陈忠实
  • 于佩学
  • 张思
  • 李定通
  • 王云江
  • 田英宣
  • 一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培源
    • 摘要: 《三里湾》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它取材于赵树理在山西省平顺县川底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的经历,因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这"两条路线"的"斗争生活"而闻名。近年学界对《三里湾》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小说怎样书写"集体"、村庄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以及《三里湾》在叙事上的"新变"等问题上。在这些问题以外,《三里湾》关注的是"处在同一个环境里"的"人民内部矛盾",力图传达的是历史中的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它的故事主要发生于家庭空间内部,重心落在家庭成员关于是否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歧上,形成"劳动传家"的叙事。"劳动传家"指的是凭借调和个人与家庭的矛盾(而非将个体抽离出家庭)以适应集体劳动生产体制的需求。《三里湾》对"劳动传家"的书写,有力地回应了乡村社会在合作化运动中如何完成"家庭变革"的难题。
    • 冯永军
    • 摘要: 一、灌区基本情况宿州市新汴河灌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上,是安徽省7个大型灌区之一,分布在新汴河两岸,西起埇桥区与濉溪县相接,东至泗县与江苏省泗洪县相接,东西长约124km,南北宽3~20km。涉及埇桥区、灵璧、泗县两县一区,共17个灌溉片,设计灌溉面积58.79万亩。新汴河灌区配套工程规划于1978年12月,由于国家经费紧张,灌区配套工程的投资自1981年起,连续投资5年,于1986年停止,大部分工程未完成。近10年以来,新汴河灌区实施了团结闸站、灵璧闸站、宿州闸站三座枢纽工程和跃进涵、灰谷涵、三里湾涵、大史涵、墩集、火箭沟、张巷涵、汴沱大沟、樊吴大沟等灌溉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 胡红瑞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创作因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文化语境常被固化在单一的研究视野下进行考察,这导致电影的一些特质常被遮蔽和忽略.以《三里湾》改编的电影《花好月圆》为例,作为一部农业合作化运动题材的电影,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一场试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但其中的经济元素常作为政治话语的依存体被忽略.因此,从经济视角考察分析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人物情节、叙事结构能将小说影视化进程放置在更为开放的场域中,进而实现对农业合作化电影的多元解读.
    • 侯睿哲
    • 摘要: 小说家赵树理一生写农民,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为什么要写农民,赵树理说:“文坛太高,老百姓爬不上去,我们的作品要让老百姓看得懂、买得起,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不能脱离现实。”因此,他创作出的《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40多篇小说,无一不是“农字头”的。
    • 李崇寒
    • 摘要: 1952年春节过后不久,位于太行山南端的山西平顺县川底村来了位陌生人,据村民回忆,此人穿着棉袍、戴着棉帽,手拎旱烟袋,“开始大家不知道这老汉是干啥的,什么会他都参加,和什么人都能说得拢,公鸡打架他也要看个头尾,甚至碰见妇女烧饭他也有嗑唠”,怎么看都像是个庄稼人,谁能想到,“他还是个写书的”。
    • 赵栋栋
    • 摘要: 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是一部具有独特文体意识的文本.小说通过书写一种可以从“熟人社会”角度理解的“熟悉”,突出了作家的独特叙事模式——“乡村共同体”叙事.这种叙事模式把“三里湾”作为主体,从时间、人物和空间三个维度对这个“共同体”进行建构,使“三里湾”成为了一个既包含乡村社会现实又体现乡村发展理想的“乡村共同体”.赵树理这样的书写是迥异于同时代的农村题材小说文本的.
    • 齐梦笛
    • 摘要: 《三里湾》是赵树理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对于农村斗争、农业合作化过程的书写,体现出赵树理对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始终按照现实主义的精神来塑造人物,对于农民的阶级关系也不完全按照意识形态的要求去处理和想象。在描写农业合作初级社时,显示出作者对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理想。
    • 摘要: 对赵树理的文艺作品及其思想和价值观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值此纪念赵树理同志逝世五十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特别推出研究专题,对赵树理同志的文艺作品和心路历程进行介绍和再解读。本期专题包括了五位中青年学者的文章。李刚副教授的论文主要探讨赵树理小说中塑造的“扁平”人物形象。“扁平”的含义大概有:一是指赵树理小说注重刻画人物“群像”,注重描述乡村日常而繁杂的生活“联系”以及在这些“联系”中生活的普通人群。二是指赵树理的小说注重“说故事”、注重“讲情节”,注重刻画人物的言语和实际行动,不像传统文学作品“静态”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的复杂性。对人物“群像”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的领悟和把握需要深入到乡村的真实伦理环境和故事发生的实际“情节”中。三是指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不再完全是“五四”新文学以来乡村叙事中的“蒙昧者”和“被拯救者”,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主动奔向新生活的人们。这些“人们”的“历史实践性”和“主体性”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想象,似乎没有展示出更多的“灵魂搅动”和“矛盾挣扎”。这也许是赵树理小说作为“评书体小说”的重要特征,给后来者的讨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阅读此文,有助于我们展开“文学书写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深入思考。赵栋栋副教授的论文则以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为分析对象,来探讨赵树理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主义“乡村共同体”。该文以“结构作者论”为理论视角和分析进路,详细讨论赵树理与其灵魂深处作为生命依托的“乡村”的联系:一是作为共同体的“经验性乡村”:即“熟人社会”。这样的“乡村”既是赵树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也是其笔下人物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这样的“乡村”赋予了赵树理也赋予了其笔下人物特有的情感和语言、特有的行为和习俗。透过这样的“乡村”,我们看到了太行山区人民的生产劳动、饮食起居、语言风俗等实在而生动的生活情景。二是作为“叙事单位”的建构性乡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在变迁,在奔向一种新的生活和发展轨迹。这样的“乡村”已经不同于旧日宗族伦理统治下的乡村,而是逐渐生成“新面貌”的乡村。这样的“乡村”,人物在变化,事件、时间和空间也有了新的含义和隐喻。这样的“乡村”,正是赵树理心目中新的“共同体”:生产力的创造性发展、新的乡村民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农民。基于这样的分析,赵栋栋副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其他作家笔下的乡村是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在环境中行动;而赵树理笔下的三里湾则是小说的“主人公”,乡村裹挟着其中的人一起向前。阅读此文,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赵树理创作特点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回顾和评价历史。申莉莉老师的论文以赵树理脍炙人口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为分析对象,试图剖析作为乡村“外生力量”的政权意志、法律规则和乡村固有的“民间伦理”的博弈与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该论文是一篇涉及“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文章,值得一读。闫卫芳老师的论文则试图解读赵树理的文艺创作与晋东南地域文化的关系。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能够看到晋东南特有的语言、风俗、环境等等如何影响了赵树理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赵树理又是如何把这样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融入到他的创作活动和文艺作品中。与上述研究者专门分析赵树理的作品不同,张林霞老师的论文则在赵树理和当代著名作家葛水平之间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比较。尽管同为晋东南沁水县人氏,葛水平面对的环境和赵树理有着天壤之别。赵树理面对的是一个走出旧中国、走向合作化和集体化的新中国农村;葛水平面对的则是一个告别了人民公社体制、走向快速城镇化的当代中国农村。赵树理自称“文摊作家”,自觉用通俗的语言做到作品“老百姓喜欢看”,并且“政治上起作用”。赵树理不仅是一个思想者,还是参与乡村变革的实践者。葛水平似乎是站在都市知识分子的情趣和视角对乡村进行回忆和怀旧。显然,即使同为农村叙事,赵树理和葛水平两者作品的语言风格、叙述视角、受众对象就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不仅是两者作为生命个体的区别使然,也是时代环境的不同使然。这样的比较有一定的意义也许会带给人们更多的关于农民命运和乡村前景的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