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折返能力

折返能力

折返能力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6993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中国科技投资、铁路计算机应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中国自动化学会华东六省一市年会(CETCU 2013)、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七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等;折返能力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郜春海、刘波、孙传增等。

折返能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993 占比:99.71%

总计:37099篇

折返能力—发文趋势图

折返能力

-研究学者

  • 郜春海
  • 刘波
  • 孙传增
  • 安志龙
  • 陈庆瑞
  • 马丽
  • 刘循
  • 周天星
  • 唐涛
  • 孙军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春妮
    • 摘要: 折返间隔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折返作业项目和作业时间分析出制约折返间隔的关键点,从信号系统、车辆性能参数、设备选型、站停时间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重点从优化信号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联锁进路控制原理、列车速度模型、ATO的折返模式和控车算法来提高折返能力的方法。
    • 赵源; 王越
    • 摘要: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能规划工作形势严峻。文章针对运能的限制因素——折返能力、信号能力、列车配属、停车列位等因素,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对现状运能进行计算。根据2025年运量与现状运能匹配程度进行相应发车时间间隔的调整、列车配属的增加,停车场的扩建等。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8号线为案例,对于运能规划思路进行实际说明,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两线满足运量需求的“十四五”运能规划方案。
    • 安志龙; 马丽; 马斌
    • 摘要: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制约单条线路运能提升的主要瓶颈是折返站的折返能力。以实现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远期100万人次运能为目标,分析列车折返能力。基于图解法对折返站的站前单渡线折返、站后单渡线折返、站前站后交替折返和站后双渡线交替折返这4种折返方式的折返时间、折返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根据不同的折返能力对线路运能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实际行车组织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行车间隔条件下的折返方式选择。
    • 马冲
    • 摘要: 从信号系统角度出发,分析折返站折返间隔的影响因素,研究提升折返站折返能力的优化方案,并提出优化列车进站及出入折返轨运行时间、缩短折返换端时间、提升运营人员操作熟练度等具体措施。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及现场测试,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实现典型站场下信号系统能达到2 min最小运营间隔并预留10%余量的目标。
    • 潘琢; 崔衍渠; 谭彬; 刘永欣; 任冲
    • 摘要: 研究目的: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出现兼具城际和市域(郊)通勤功能的新型城际铁路,具有自主运营、地下敷设、公交化运营等特征,对系统能力要求较高。既有城际铁路规范对立折列车的折返能力及到发线数量的规定已经不适用于地下敷设为主的大湾区城际铁路,为控制车站规模且最大程度发挥折返能力,亟需研究集约化配线下的高效率折返方式。本文对折返作业流程、各项时间参数标定、作业间相互制约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图解法得出多股道交替折返能力的计算原理,可用于指导运营方案及车站规模控制。研究结论:(1)站前4股道交替折返时,当3道/Ⅰ道和Ⅱ道/4道实际停留时间不大于13.72 min/13.17 min时,对应的接、发车间隔均为4.23 min,折返能力为14对/h,与换端时间无关,仅与占用咽喉区时间有关;(2)站前4股道交替折返时,当3道/Ⅰ道和Ⅱ道/4道实际停留时间大于13.72 min/13.17 min时,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 min换端时间,相应的发车间隔就增加0.5 min,折返能力约下降1对/h;(3)站后双停车线交替折返时,换端时间每增加2 min,接、发车间隔增加1 min,折返能力约下降1对/h;(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行车组织设计与车站配线规模控制。
    • 徐大兴; 马若声; 魏文涛
    • 摘要: 广州地铁5号线滘口站折返能力已达极限,无法通过增加上线列车数量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客运需求。在保持滘口站原有站前折返方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道岔侧向通过速度、调整进站信号机位置、优化进站进路的自排触发点等措施,使滘口站站前折返间隔由原来的136 s缩短至115 s,提升了滘口站折返能力
    • 丁伟; 李爱东; 汤杰; 于德勇
    • 摘要: 分析在传统折返配线条件下,最高速度和编组量数(车辆长度)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影响,并总结其相互制约关系:即随着编组的增大和速度目标值的提高,传统方式折返能力将逐步下降,如当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车辆选型编组为A型车8辆编组的情况下,折返能力最大为27对车/h(侧式站后折返).为应对传统折返方式的能力限制,提出新型折返方式——混合式折返方式,其适用于通道运量需求较大、速度目标值较高的情况,并通过仿真模拟软件X-drive测试不同速度、不同编组、不同停站时间条件下的折返能力.结果表明:在速度目标值160 km/h、车辆选型编组为A型车8辆编组的情况下,最大折返能力可达38对车/h,与传统方式相比,折返能力及输送能力可提高40.7%.
    • 付昌友; 吴煜博
    • 摘要: 折返站折返能力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的控制因素,跨座式单轨系统与传统的钢轮钢轨系统不同,其道岔转辙时间长,但加减速性能更优,车站布置形式也不尽相同,采用传统的经验计算法得出的折返能力明显低于其实际能力,在工程设计中不利于系统选型和节省投资.为了论证跨座式单轨系统能够达到更高的折返能力,通过对CBTC信号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针对跨座式单轨系统适用的折返站配线布置形式,建立列车进站起模点的计算模型,提出折返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际项目进行验算.研究结果表明,轻型跨座式单轨系统在车体尺寸、加减速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再配置替换梁型道岔以提高侧向通过速度,其折返能力可达到30对/h及以上,远大于经验值24对/h,该计算结果对跨座式单轨项目的系统选型和列车编组选择,以及单轨国标的修编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和依据.
    • 刘川
    • 摘要: 跨座式单轨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由于其高架敷设投资低、景观好等特点,目前被许多大中城市所采用。但跨座式单轨由于车辆、道岔等方面的不同,其折返能力往往低于地铁,加上车辆自身载客能力较低,运输能力比地铁有较大差距。提高跨座式单轨折返能力,对于提升其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跨座式单轨系统为例,分析影响其运输能力的因素,研究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的方法。
    • 王潇骁
    • 摘要: 随着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城市进入了网络化运营时代.与此同时,部分早期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主干线路面临巨大客流压力.因受制于较高的改造成本等因素,线路增能方案较为复杂.结合仿真计算结果提出了若干提升列车追踪及线路折返能力的策略和手段,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