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0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9524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健康之路、现代医院、中国卫生产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2年CSCO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第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2年CSCO学术年会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励、王国良、蔡加宁等。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9524篇
占比:99.95%
总计:149596篇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研究学者
- 沈励
- 王国良
- 蔡加宁
- 刘基巍
- 单秀
- 周雄鄂
- 姜秀文
- 张小鹏
- 张忠
- 方应洪
- 朱建萍
- 朱超云
- 李静
- 杨帅
- 林艳梅
- 王玉宝
- 秦光照
- 罗东
- 董平
- 陈磊
- 韩金安
- 高寒
- 丁华敏
- 丁志龙
- 买尔旦・阿不来
- 于佩瑶
- 侯多凡
- 侯宽省
- 冉隆瑞
- 冯光郁
- 冯爱平
- 冯玉珍
- 况杭
- 刘中远
- 刘伦波
- 刘媛
- 刘宇军
- 刘成军
- 刘承荣
- 刘文君
- 刘红
- 刘艳群
- 刘辉
- 包美珍
- 叶红英
- 周三权
- 周思超
- 周莎莎
- 唐伟泰
- 唐运涛
-
-
刘艳群;
杨益挺;
陶沂
-
-
摘要: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病毒性脑膜炎所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少见.该文报道1例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的青年男性患者,合并有中、重度的低钠血症,血检验提示低钠血症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所致.在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口服和液体限制疗法后,患者痊愈出院.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
-
-
摘要:
低钠血症经常与非典型肺炎有关,其潜在机制之一是抗利尿激素(ADH)异常分泌。最近,有卡塔尔学者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合并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的系列病例。病例1是1例58岁的男性患者,已知患有高血压、哮喘和血脂异常;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咽痛;血Na^+水平为116 mmol/L。病例2是1例20岁的男性患者,无合并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恶心、呕吐、嗜睡;血Na^+水平为112 mmol/L。病例3是1例47岁的男性患者,无合并症;临床表现为发热、无腹痛;血Na^+水平为117 mmol/L。
-
-
-
邱建东;
董正梁;
王鑫;
张文涛;
买尔旦・阿不来
-
-
摘要: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低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结脑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 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与结脑的预后呈正相关,血钠越低预后越差.结论 低钠血症严重影响结脑患者的预后,及时纠正低钠血症,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关注.
-
-
蒋月强;
李瑞超
-
-
摘要: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小细胞肺癌伴低钠血症的效果.方法:确诊小细胞肺癌伴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患者7例,均予以托伐普坦,每日口服1次:7.5 mg,前3天;15mg,后4天,于第4天、第8天晨查血钠和体质量,并进行ECOG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血钠均恢复正常,ECOG评分亦有显著改善,且体质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托伐普坦应成为小细胞肺癌伴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所致的低钠血症患者的推荐用药.%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olvaptan against hyponatremia induced by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 (SIADH) in small lung cancer patients.METHODS Seven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hyponatremia induced by SIADH with small lung cancer.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by tolvaptan daily at the dose of 7.5 mg in the first 3 days and 15 mg in the next 4 days.The serum sodium,body weight and ECOG score were monitored.RESULTS For all the patients,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sodium was raised to normal level as well as ECOG score decreased.Meanwhile,the tendency of weight loss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patients.CONCLUSION Tolvaptan should be recommended as a management of hyponatremia induced by SIADH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
-
丁华敏;
焦晓栋;
黄立峰;
陈万生
-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1例肺癌病例化疗期间并发严重低钠血症反应的诊疗不合理因素,总结防治肿瘤治疗并发症的药学监护要点,培养临床药师诊断和监护常见副肿瘤综合征的能力.方法 参照临床诊治指南,结合患者病史、辅助检查及治疗经过等情况,从诊断、病因、治疗计划及药物选择方面,逐一分析低血钠并发症的诊治不利因素和不当措施,阐述临床药师在各环节中应采取的合理监护措施,归纳有效防治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药学监护要点.结果 经过后期的密切监护,患者并发症反应缓解并顺利完成化疗;临床药师掌握了肿瘤患者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诊治知识和监护方法.结论 临床药师应注重积累和总结临床监护经验,尽早介入诊疗,全程跟进病程,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自身价值.
-
-
郭亚婷
-
-
摘要:
临床上罕见小儿过敏性紫癜并脊髓出血及抗利尿脊髓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病例,本文旨在介绍作者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遇及该病的病情演变过程及相关分析.过敏性紫癜是全身性的血管炎,常见累及消化系统、肾脏及关节,少见累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望临床医师多注意罕见并发症表现,提前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病情恶化.
-
-
杨岩;
栾新平;
木依提;
徐敬轩;
苑杨;
杜鹏;
张晶晶
-
-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与利钠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只清洁级新西兰白兔,建立家兔动物实验模型,检测脑钠肽(BNP)、心房利钠肽(ANP),详细记录数值,分析其与SIADH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前后,ANP、BNP呈正相关(r=0.777、0.874,P<0.005).结论 SIADH与ANP、BNP呈正相关,利于临床SIADH诊断与治疗.
-
-
赵玉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57例合并低钠血症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措施,根据不同原因分为不同类型,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给予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低血钠均得以纠正.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低钠血症的常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脑耗盐综合征、尿崩症及摄入不足,治疗上只要早期发现积极给予病因处理,均可以得到及时纠正.
-
-
-
张婕;
附舰;
李粉婷;
师小茸;
康燕霞
- 《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5-20%,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生存期短.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多见于小细胞肺癌.1957年由Schwartz等首先报道,常表现为低钠血症,继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神情淡漠、抽搐、谵妄,甚至昏迷等情况.甚至昏迷等情况。文献表明,小细胞肺癌伴发低钠血症非常常见,44-68%。低钠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且容易误诊,发生率约为故应高度重视。小细胞肺癌伴发低钠血症以中度低钠比例最高。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血钠均可纠正,很少演变为顽固性低钠,除非肿瘤进展不可控制。有研究表明,低钠血症若顽固存在,提示化疗无效、疾病的进展,故认为低钠血症可以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小细胞肺癌是引起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主要机制为:小细胞肺癌引起ADHC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ADH又称精氨酸加压素(AVP)。ADH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开放水通道,产生抗利尿作用,使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钠排除增多,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肿瘤分泌ANP增多:ANP为心房钠尿肤,由心房肌细胞合成释放的肤类激素,主要作用是舒张使血管平滑肌,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抑制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使肾脏排钠增加,从而导致低钠血症。有文献报道,SCLC合并SIADH患者血清样本和肿瘤细胞中发现ANP升高,说明ANP可能导致了低钠血症发生。
-
-
-
单秀;
蔡欣;
殷柳;
于佩瑶;
谭小新;
陈雅敏;
刘基巍
- 《第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2年CSCO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文章旨在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伴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伴有SIADH与不伴有SIADH的SCLC患者的临床预后比较,分析SIADH对SCLC预后的影响.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且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LD SCLC伴有SIADH的患者ECOG评分较差,伴有SIADH的患者病情进展时,肝转移和肺内转移较不伴有SIADH的患者更易出现。SCLC伴发SIADH患者预后较差,其PFS和OS均低于不伴有SIADH;ED SCLC伴有SIADH的患者ECOG评分较差,伴有SIADH的患者在远处转移方面与不伴有SIADH相比未见明显不同。其PFS和OS与不伴有SIADH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D SCLC伴有SIADH可作为SCLC的一个独立预后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