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成矿模型

成矿模型

成矿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工业经济、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45858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成矿模型的相关文献由564位作者贡献,包括侯增谦、杨志明、祝新友等。

成矿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5858 占比:99.89%

总计:146025篇

成矿模型—发文趋势图

成矿模型

-研究学者

  • 侯增谦
  • 杨志明
  • 祝新友
  • 党勘峰
  • 夏菲
  • 王艳丽
  • 罗照华
  • 聂逢君
  • 严兆彬
  • 付长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亚超; 杨筱寒
    • 摘要: 攀枝花地处于上扬子古陆块康滇前陆逆冲带康滇基底断隆带中段,由于东北方向的大田基底存在着背斜的情况,加之同德基底隆起现象,让攀枝花地区的晶质石墨含矿地层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明确攀枝花地区的石墨矿成矿地质规律,通过合理的模型探寻该地区的找矿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攀枝花地区矿区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规律,探讨了找矿潜力,旨在为提升地质勘察水平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 金若时; 滕雪明
    • 摘要: 近年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铀矿团队依托于一系列调查评价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在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大规模成矿作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中国北方具备优越的砂岩型铀成矿地质背景,砂岩型铀矿体多产在红黑岩系过渡的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滨相等灰色砂体中,垂向分布、耦合产出的“红-黑岩系”为大规模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先决背景。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控制。盆地的跌宕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沉积地层的空间展布,其间形成的构造斜坡带也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跌宕构造运动引发盆内大规模潜水流动,是导致大规模砂岩型铀矿形成的真正动力源。本文还从区域构造运动、成矿背景、成矿作用、铀成矿机制及综合找矿预测工作等方面,综合构建了中国北方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砂岩铀研究理论体系,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的科学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提供重要参考。
    • 韦启锋; 李昌明; 张忠伟
    • 摘要: 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为探究该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文章通过研究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分析区域重力场、航磁场、化探异常等与金的成矿关系,探讨微细粒浸染(卡林)型金矿的时空演化规律,并提出成矿模式与成矿模型,建议今后该地区金矿找矿工作以微细粒浸染(卡林)型金矿为主攻矿种,加强深部勘探。
    • 黄建中; 陈剑锋; 文春华; 周厚祥; 李胜苗; 张立平; 黄志飚; 成永生; 曹创华; 刘钧; 陈虎
    • 摘要: 幕阜山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传梓源锂、铌钽矿床,近年来在该区黄柏山、窄板洞地区亦有富锂伟晶岩报导,但幕阜山地区锂矿资源尚未系统评价。锂矿资源作为新能源产业领域重要的原材料且需求日益增大,开展幕阜山地区锂矿成矿潜力分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黄柏山地区、传梓源矿区和窄板洞地区含锂矿伟晶岩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分析了含锂矿伟晶岩分布及含矿性特征,认为含锂伟晶岩在空间上远离幕阜山岩体分布,在垂向上锂矿化位于LCT型伟晶岩脉的上部。总结了湘东北地区铌钽矿伟晶岩和锂矿伟晶岩成岩、成矿年龄几近一致(140~130 Ma),稍晚于区内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143~138 Ma),且同位素研究结果也指示花岗岩与伟晶岩有着相同的物质源区,认为区内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母岩,进而建立了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模型。依据成矿模型及区域稀有金属成矿的规律认识,建立了“传梓源式”伟晶岩型锂矿预测要素,首次对湘东北地区锂矿资源潜力开展预测评价,初步预测黄柏山—传梓源和窄板洞—梭墩锂矿远景区内锂矿资源潜力达10.19万吨,具备寻找大型锂矿产地(>10万吨)的潜力。
    • 张振; 张怀东; 华彬; 徐路路; 王佳媛; 曾建强
    • 摘要: 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安徽霍山县晓天-磨子潭火山岩盆地自西向东产出隆兴金矿、戴家河金矿、东溪金矿、南关岭金矿等一系列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作者在充分收集、消化吸收以往各矿床勘查报告、区调报告及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考察,对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控矿构造及成矿地质作用特征标志进行系统总结,初步认为晓天-磨子潭火山岩盆地金矿是与碱性岩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并初步构建本地区成矿模型。以期抛砖引玉,为该地区下步金矿勘查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徐林刚; 孙凯; 闫浩; 袁彭; 付雪瑞
    • 摘要: Ni和Co都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中黑色页岩容矿型Ni-Co矿床是沉积岩容矿型Ni-Co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本文按照形成时代的先后顺序综述了芬兰Talvivaara组、英国Gwna群、中国华南牛蹄塘组、瑞典Alum Shale组、加拿大Canol组以及中欧Kupferschiefer组等全球范围内几个重要黑色页岩层位赋存的Ni-Co矿床。这些矿床的矿石具有纹层状构造、多金属共生富集、富有机质和硫等共同特征。矿床中多金属的初始来源可能为陆源风化的产物或者海底热液,而导致溶解于海水中的金属发生沉淀的机制则是极端条件下海洋环境的变化。Ni-Co的共生分异受到同沉积期海水氧化还原环境和后期改造过程的共同控制。全球范围内几个重要的含Ni-Co黑色页岩层位均发育在第一次全球大氧化事件、新元古代大氧化事件和显生宙的地球表生环境突变期,显示了地球表生环境对该类型矿床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此外,后期改造过程则有利于金属的进一步富集形成工业矿体。前人针对黑色页岩容矿型Ni-Co矿床的研究极大的推动了人们对这类矿床的认识,然而,对这类矿床中Ni-Co共生-分异机制、同沉积过程中多金属的共生关系以及后期改造过程仍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以现代分析技术为手段,开展成矿学、沉积学、地质生物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黑色页岩容矿型Ni-Co矿床的成矿过程以及与地球多圈层协同演化(尤其是表生环境演化)的关系,从而推动黑色页岩容矿型Ni-Co矿床成矿理论的发展。
    • 华克强; 陈德本; 刘承
    • 摘要: 2019~2022年,阿尔金地区新发现了瓦石峡南、吐格曼及塔什达坂等十余处中-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稀有金属找矿突破取得的重大进展,使本区目前成为新疆最重要的锂、铍找矿基地。本文在近年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阿尔金地区稀有金属矿与北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内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早古生代可能是阿尔金地区锂铍等稀有金属矿的重要成矿期。北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内具有较大的锂铍稀有金属找矿潜力。
    • 孙明明; 杜建国; 吴礼彬; 赵先超; 王利民; 陈静静; 高曙光
    • 摘要: 通过系统梳理研究区31处矿床的勘查资料和科研资料,系统厘定了该区内生型矿床的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在研究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控制条件的基础上,对宣城地区区域成矿规律进行总结,首次构建了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及沉积岩建造复合控制的矿床成矿模型。研究区内生矿床多与燕山中期形成的壳幔混源型中酸性高钾钙碱性侵入岩有关,次为燕山晚期形成的壳幔混源型钙碱性-碱性岩有关;矿体主要定位于侵入岩与石炭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附近,受中生代断陷盆地内的基底隆起带控制。根据研究区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明确了今后找矿工作的有利地段,为宣城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和已知矿床深部及外围的矿产资源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潘彤; 喻忠鸿; 薛国强; 刘红涛; 周楠楠; 孟军海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地处秦祁昆成矿域西段,成矿条件优越,地质构造复杂。总结分析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找矿模型和地球物理勘探现状,对深部找矿突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矿床成因以喷流沉积型多金属矿、岩浆熔离型镍铜钴矿、沉积型铁矿、层控型铅锌矿及热液型多金属矿为主。矿床形成时代分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早中期、晚古生代、中生代4个时期,其成矿动力学机制包括伸展、挤压、局部伸展-挤压。由于矿体与围岩之间具有一定的物性差异,根据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不同物性分布及成矿地质条件,优选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以夏日哈木镍铜矿床、锡铁山铅锌矿床、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3个典型矿区为例,解剖当前柴达木盆地南缘和北缘矿产资源地质和地球物理找矿进展,并进一步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移动平台探测技术、多分辨电磁探测理论与技术、综合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等。
    • 金川; 谢月桥; 李玉飞; 张阳
    • 摘要: 玛尔坎苏锰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祁昆造山系之西昆仑弧盆系的昆盖山晚古生代岛弧(Ⅲ—2-1)中,位于塔里木成矿省-西南坳陷石油-天然气-煤-盐类(钾盐)-Pb-Zn带和昆仑成矿省-北昆仑(裂谷带)Fe-Cu-Au-硫铁矿矿带结合部位,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本文对玛尔坎苏锰矿带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机制、找矿标志等方面的充分发掘和综合分析,总结出找矿要素并建立了区域锰矿找矿模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