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拟
戏拟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专利文献3242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俄罗斯文艺、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等;
戏拟的相关文献由175位作者贡献,包括林铁、周芷汀、张丽等。
戏拟
-研究学者
- 林铁
- 周芷汀
- 张丽
- 张成军
- 李莎莎
- 杨朴
- 王冬梅
- 王官
- 郭海玲
- 陈建森
- 马小红
- P.鲁珀特
- Remineon
- 一匡
- 丁兆国
- 乔孝冬
- 乔孝冬1
- 于洋欢1
- 于淼
- 仲陈义
- 伍厚恺
- 何桂彦
- 何萍萍
- 何谷理
- 余丹
- 余开亮
- 傅华
- 兴安
- 冀晓静
- 冯亚琳
- 冯博一
- 冯宇玲
- 冯瑾
- 冯鸽
- 冷霜
- 凌飞
- 刘亚丁
- 刘亚律
- 刘国强
- 刘娅敏
- 刘康
- 刘成国
- 刘汉通
- 刘炳银
- 刘雨卉
- 刘霞敏
- 华裕涛
- 卞东波
- 卢一欣
- 向宇
-
-
韩嘉祥
-
-
摘要:
吴玉如先生曾手抄陈子展先生《戏拟胡适出山启事》一文(见图),据我从吴玉如先生十数载以来所知,几乎没见过吴先生抄录其同时代人的诗文之作。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抄录毛泽东诗词则另当别论。所以说,这幅字就内容而言,在吴玉如先生书法作品中还是少见的。陈子展先生是复旦大学的老牌教授,古典文学专家,与吴玉如先生同庚,生于1898年。陈子展先生著的《诗经直解》《楚辞直解》至今还是研究诗骚的重要参考书,近年来还不断再版。
-
-
卞东波
-
-
摘要:
《器械拟仙传》是日本现存唯一一部汉文假传集,该书用"以史为戏"和"以物为人"的方式为日常生活中三十五种器物一一作传。这些假传的叙事一方面紧扣传记主人公器物的特性,另一方面又突出传主"归隐"和"升仙"的面向,明显受到中国高士类、神仙类杂传的影响。这些假传深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元素,用了不少日本的意象和语汇。《器械拟仙传》对于东亚汉文假传文学之研究,假传在东亚之流传,都颇具价值。
-
-
-
-
-
刘雨卉
-
-
摘要:
《我爱XXX》作为孟京辉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是国内首批反情节化的先锋戏剧,这种反情节化的出现致使戏剧语言占据了戏剧的主导地位,而在这部完全用语言构建的戏剧中戏拟手法更是功不可没。孟京辉利用戏拟,利用"我爱xxx",利用时代的碎片完成了对60年代的致敬,也完成了对自己那一代人青春岁月的致敬。本文从戏拟手法的运用分析,来感受孟京辉戏剧语言的先锋魅力。
-
-
-
刘娅敏
-
-
摘要:
英国当代作家尼尔·盖曼的成长小说《坟场之书》具有典型的互文本特征.盖曼通过引用、移置、戏拟、仿作等互文写作策略建立起现文本与类别丰富的前文本的话语间连结,同时融入作家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构建出意义丰富的互文化空间.小说模仿《丛林之书》的文本框架,戏拟经典小说和民间传奇中的原型人物并进行颠覆性重塑,利用历时互文的方法加深作品的历史维度,指涉作家本人前作,极大延展了文本的意义,实现了文学传统的继承和自我表达的创新.
-
-
-
张明悦
-
-
摘要:
从文学发展历史上来看,文学家们总是喜欢对传统文学作品进行夸张模仿.但在《汤姆·琼斯》中,作者却体现了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推崇.基于这种认识,该文在介绍《汤姆·琼斯》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对《汤姆·琼斯》与戏拟手法,叙事结构和对小说中人物道德观展开了分析,然后对作者菲尔丁的几种写作手法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