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怀古诗

怀古诗

怀古诗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专利文献121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求索、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怀古诗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魏一峰、丁芒、古大勇等。

怀古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56.00%

专利文献>

论文:121 占比:44.00%

总计:275篇

怀古诗—发文趋势图

怀古诗

-研究学者

  • 魏一峰
  • 丁芒
  • 古大勇
  • 张亚祥
  • 张劲松
  • 张晓琦
  • 张绪平
  • 张舒
  • 杨仲义
  • 杨崇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尹允镇; 梁旭
    • 摘要: 朝鲜半岛的怀古诗是在中国怀古诗包括咏史诗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其中有不少是在中国的历史现场借用中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形象而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的。高丽朝时期,朝鲜半岛的人开始书写和自己的历史有关的怀古诗,显示出朝鲜半岛怀古诗发展史上的一个变化。至此,朝鲜半岛的怀古诗开始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取材于中国历史的怀古诗;一是取材于韩国历史的怀古诗,并开始显现出明显本土化趋势,同时也表现出东亚中古汉文化共同体汉诗文学与中国怀古诗“同根多支”的种种特征。
    • 陈鲁民
    • 摘要: 想象力刘禹锡的想象力是一绝。《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却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诗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语虽极浅,味却无限。实际上刘禹锡根本没去过南京,这诗完全是凭想象写成,而且一写就是五首,冠之为《金陵五题》。其中,脍炙人口的《乌衣巷》就是这一组怀古诗的第二首。没去过南京就能写出如此漂亮隽永的游记诗句,绘声绘色,情景并茂,只能让人由衷赞叹。这就是诗人的想象力,不服不行。
    • 吕明春
    • 摘要: 杜甫寄居夔州约一年半的时间,写诗430余首。无论是怀古诗、忆往诗,还是抒怀诗、杂感诗,都展现出一代诗圣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无奈、对时代沧桑的喟叹、对亲友故园的怀念、对国家人民的忧虑。这悲己思亲、忧国忧民的情感都蕴含在"夔州诗"中。杜甫于公元766年夏初移居夔州,768年正月离开,在此地居住了约一年半的时间。期间,他创作了430余首诗歌。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 车才良
    • 摘要: 结合绝海中津的生平经历,对其所作的怀古诗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出绝海怀古诗主要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兴亡之感慨、对中国历史人物的追慕和赞赏,以及蕴含其中的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等内容和情感。进而探讨了绝海怀古诗与日本其他五山禅僧的怀古诗、中国历代怀古诗的异同,并分析了绝海怀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 张月
    • 摘要: 宇文所安的一些论著中有对中国咏史怀古诗的论述,他的一些研究视角与方法值得借鉴.从怀古诗用韵、互文性方法、文本细读与诗歌修辞、文本流传、场景缺失之意义与自然人世之对比以及主题、意象等方面对其论述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咏史怀古诗的学术发展与创新.
    • 江婷
    • 摘要: 回味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感悟、判断之后的审美创构步骤,体现了中国独特的"进入式"审美路径和历史观.回味的对象是经过记忆加工过的意象,与中国诗歌创作中"赋、比、兴"的修辞方式契合.在回味过程中,审美主体调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经契机的中介,在时间上进行延缓,在次数上经过重复后激发联想,物我进行深切的交融.回味不仅是审美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而且形成了"怀古诗"的典型抒情路径,具有现代价值.
    • 左洪涛; 杨景哲
    • 摘要: 宋琬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也是顺康年间的一代诗宗.在明清代际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宋琬在京为官的欢愉之日十分短暂,多次流寓江南,中年远走秦州,晚年又走马成都,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在羁旅中留下了大量的诗篇.由于特殊的个人经历,宋琬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差异.宋琬前期的怀古诗朝气蓬勃,吟咏对象大都是名垂青史的文豪或能臣.在秦州三年是宋琬诗歌的过渡期,虽然仕途遭遇挫折,但秦州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宋琬流连于杜甫草堂、武侯庙等地,宴饮之余,常以先贤自勉,进取之心尚足.第二次入狱后,宋琬怀古诗风格大变,转而开始关注布衣文人和怀才不遇的士人.从宋琬怀古诗可以看出宋琬早年的政治理想和晚年的心态转变,也可以看到宋琬诗歌在温柔敦厚的总体特征外,暗含着对入仕清廷这一选择的矛盾心理和自我反思.
    • 摘要: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每每读到怀古诗时,小编总有一种感慨兴衰、时光穿越之感,怀古诗多用典故,读一首诗,像穿越了古今,给人以深沉地思考。
    • 摘要: [赤壁怀古]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