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雄
当代英雄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1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求是、俄罗斯文艺、电影评介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等;当代英雄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晓利、洪立、王雯秀等。
当代英雄
-研究学者
- 于晓利
- 洪立
- 王雯秀
- 王靓
- 管月娥
- 顾蕴璞
- 高洪波
- 3浪
- 万平近
- 于青
- 亚楠
- 仝茂莱
- 伏罗宁斯基俄1
- 何怀宏
- 何琴英
- 何西来
- 余清岭
- 俞天白
- 冯春
- 冯瑞生
- 列·津格尔
- 刘亚珍
- 刘俊达
- 刘俐俐
- 刘康
- 刘春
- 刘曦林
- 刘本锋
- 刘爽
- 刘绿宇
- 刘翎
- 刘蓁
- 刘诗兵
- 刘辉煌
- 刘锡诚
- 刘雯
- 包恒新
- 卢兆泉
- 卫宇红
- 古列维契
- 叶延滨
- 吕宁思
- 吴恙
- 周月亮
- 周翼南
- 周靖波
- 唐仕伦
- 孙滋溪
- 孙英杰
- 孙越1
-
-
刘爽
-
-
摘要:
小说中,人物起着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作品主题的作用,因此人物形象的翻译至关重要,《当代英雄》中不仅塑造了典型的多余人形象毕巧林,还刻画了众多千差万别的人物形象,译者能否等效再现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会影响读者能否更好地了解人物,深入作品主题。
-
-
-
张建华
-
-
摘要:
由"人"而"文"的思考,往往能更好地理解作家创作的情感取向、理性思考以及叙述风格的来由。一个作家的创作美学首先体现在他的"生存美学"中,它贯穿其一生,最终形成他的生命品格和诗学风格。莱蒙托夫正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带有明显的自传性,他的诗歌、小说与他的个性生命同质、同步、同义,充满了复杂性和诸多的不确定性。《当代英雄》就是一部典型的以传奇性的生命故事为载体的文学叙事,在充满"魔性"的主人公毕巧林"智慧的痛苦"后面隐藏着莱蒙托夫对那个时代和人的一种深刻的洞察。小说是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生命启示录。
-
-
刘雯
-
-
摘要:
一、关于复义理论燕卜荪是英国诗人、批评家。在瑞恰兹的启发下,燕卜荪撰写了《朦胧的七种类型》,他细致分析了两百多首诗歌、剧作和散文作品其中的复义现象,为其复义理论提供了论据。在该书中,他论证了任何句子都可能产生歧解,因具有多重意义而变得复杂、含混、模糊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有效表现手段,从而对诗歌语言的本质出现了一种新的认识。
-
-
管月娥
-
-
摘要:
文学创作形式本身就是内容,这是文学批评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话题.19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构造承载着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求索.在主人公毕巧林形象塑造过程中,作者采用多视点的叙述,构建其多维的“三位一体”动态形象;通过由外向内的视点结构转换,形象地再现毕巧林对自身心灵的审视与拷问,实现着其对灵魂的救赎;而对主人公直觉意识的探究,则使得小说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开放态势,文本形式意义因而得以释放.本文以俄罗斯文化符号学家乌斯宾斯基的视点理论为研究方法,揭示《当代英雄》艺术形式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精神之间的融合,以期为小说创作形式的意义分析,探索值得借鉴的途径.
-
-
-
-
郝思斯
-
-
摘要:
英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大约700多年前,有人曾在监狱中写下诗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雎阳齿,为颜常山舌……"这首诗,一口气列举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十多位英雄,以表达心中的敬仰。
-
-
-
李奕璠1
-
-
摘要:
《当代英雄》作为一部心理现实小说对俄国多位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文本情节的回顾来分析主人公形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对毕巧林与作家本身的人生际遇进行共时研究与对比,探索作家道德反思的成因与发展,挖掘作品中厚重的人文精神,重新思考作品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
-
李志强
-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莱蒙托夫与索洛古勃,虽属不同时代,但童年经历及心理结构却有类似之处.他们的这种心理结构的相似性也反映在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上.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当代英雄》主人公毕巧林与《卑劣的小鬼》主人公彼列多诺夫心理结构的分析,探讨二者的人格生成原因,分析其施虐-受虐心理结构与表现方式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