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库岸滑坡

库岸滑坡

库岸滑坡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2947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灾害学、工程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第九届资源环境经济管理论坛、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等;库岸滑坡的相关文献由263位作者贡献,包括殷坤龙、蒋树、宋丹青等。

库岸滑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2947 占比:99.83%

总计:53039篇

库岸滑坡—发文趋势图

库岸滑坡

-研究学者

  • 殷坤龙
  • 蒋树
  • 宋丹青
  • 崔慧斌
  • 张保军
  • 李仁江
  • 赵小铭
  • 黄发明
  • 买买提江·阿不力米提
  • 冯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春梅; 朱锐; 何青; 孙东
    • 摘要: 三峡库区库岸滑坡体在长期库水位升降以及周期性降雨的环境中,滑坡土受干湿循环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论文以重庆市万州区塘角一号滑坡的滑体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干湿循环状态下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最大主应力与粘聚力、内摩擦角均随之逐渐降低;在经过1次干湿循环之后最大主应力与粘聚力、内摩擦角降低的幅度最大,经过3次干湿循环之后降低的幅度明显减小;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在经过7次干湿循环后数值趋于稳定;(2)干湿循环幅度与粘聚力呈负相关,相同干湿循环次数条件下干湿循环幅度越大粘聚力越小;干湿循环幅度与内摩擦角在前5次循环呈负相关,5次循环后,内摩擦角受循环幅度影响很小。
    • 宋盛渊; 吴峰; 白皓; 王海宇
    • 摘要: 以乌东德库岸滑坡为例,充分考虑其发育的地质环境,选取滑坡发育特征、岸坡结构与岩性特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特征、灾害诱发因素共4类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单因素分级标准,将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重度易发、中度易发、轻度易发与不易发.应用区间数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联系期望概念的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新模型,可系统分析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的区间形式及演化态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可靠,且能简化区间数之间关系的分析过程.
    • 周志伟; 程翔; 周伟; 肖海斌; 李康伦
    • 摘要: 为加强对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内潜在滑坡的监测与评估,利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之间共46景Sentinel-1数据和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内的时序InSAR形变结果。结果表明:大华桥水电站沿江库区的大华、拉古古滑坡形变速率分别为-100 mm/a和-110 mm/a,累积形变量分别为-14 cm和-12 cm,处于不稳定状态。在5~10月的汛期期间其形变速率陡然增加,受降雨影响明显。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大华、拉古滑坡体有明显滑动迹象,表明InSAR结果可靠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大华桥水电站库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吴龙生; 杨辉
    • 摘要: 依托贵州山区构皮滩水电站筲箕湾库岸滑坡,介绍了滑坡特征,分析水库蓄水浸泡及冲刷坡脚为滑坡体主要诱因.采用条分法及数值模拟对下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稳定性分析确定并采取了"抗滑桩+削坡挡土+截排水"的治理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监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治理后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明治理后滑坡体外部变形量较小,治理后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 黄观文; 王家兴; 杜源; 白正伟; 王铎
    • 摘要: 降雨及库水位涨落是引起库岸滑坡形变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但滑坡位移速率对此类诱发因素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人类对滑坡所处运动状态的判断与预测。针对常规预测模型中未考虑时滞效应的问题,利用三峡库区新铺滑坡的GNSS位移监测数据、奉节气象站降雨数据以及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数据,通过对监测区内9个GNSS监测点的位移速率序列与降雨量、库水位高程序列进行时滞互相关分析,确定时滞参数,进而应用多变量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建立了时滞GM(1,3)预测模型,并对滑坡位移速率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新铺滑坡位移速率与降雨量显著相关,对降雨量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5 d,滑体中后部受降雨影响比前缘更明显;位移速率与库水位高程高度相关,对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31 d,滑坡前缘受库水位涨落影响更明显,且离长江越近,滞后时间越短;利用加入时滞参数的时滞GM(1,3)模型进行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702,相比GM(1,1)模型和未顾及时滞因素的GM(1,3)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53.8%和58.3%,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分别降低了7.19%和7.47%,在滑坡位移速率预测及库岸滑坡防灾减灾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薛晓辉; 周玲; 秦爱红
    • 摘要: 为合理评价库岸涉水滑坡危险性,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构建滑坡危险性现状评价模型,并利用优化支持向量机构建滑坡变形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实现滑坡危险性综合判断.结果表明:大柿树滑坡危险性现状为69.78分,风险等级为Ⅲ级,属高度危险;通过危险性预测评价,滑坡变形呈持续增加趋势,将趋于不利方向发展;综合滑坡危险性现状分析与预测评价结果可知,滑坡危险性相对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高骏; 张有文; 陈金辉; 范涛; 纪鹏
    • 摘要: 库岸滑坡体威胁水库安全运行,查明滑坡产生原因,针对原因采用上部削坡减载+截排水沟+抗滑桩等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效果显著,证明了治理措施在库岸滑坡治理的合理性、可靠性与高效性.
    • 黄观文; 王家兴; 杜源; 白正伟; 王铎
    • 摘要: 降雨及库水位涨落是引起库岸滑坡形变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但滑坡位移速率对此类诱发因素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人类对滑坡所处运动状态的判断与预测.针对常规预测模型中未考虑时滞效应的问题,利用三峡库区新铺滑坡的GNSS位移监测数据、奉节气象站降雨数据以及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数据,通过对监测区内9个GNSS监测点的位移速率序列与降雨量、库水位高程序列进行时滞互相关分析,确定时滞参数,进而应用多变量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建立了时滞GM(1,3)预测模型,并对滑坡位移速率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新铺滑坡位移速率与降雨量显著相关,对降雨量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5 d,滑体中后部受降雨影响比前缘更明显;位移速率与库水位高程高度相关,对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31 d,滑坡前缘受库水位涨落影响更明显,且离长江越近,滞后时间越短;利用加入时滞参数的时滞GM(1,3)模型进行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702,相比GM(1,1)模型和未顾及时滞因素的GM(1,3)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 53.8%和58.3%,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分别降低了 7.19%和7.47%,在滑坡位移速率预测及库岸滑坡防灾减灾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赵桂兰
    • 摘要: 库岸边坡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引起滑坡自然灾害,文章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通过Geo-Studio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库岸边坡模型,研究分析了在水位变化下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不断提升,坡表处的浸润线率先响应,而距离坡表较远的测点响应较慢,且距离越远变化越小,随着浸润时间的持续,浸润线由坡表至坡内深处不断延拓;且由于边坡内部的土性不尽相同,使得坡内的各个部位的浸润线变化速率并非保持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或滞后;在水位下降阶段,由于水位的下降导致坡体内外平衡状态改变,坡体内部水位线高于坡外且存在滞后现象,渗透力转由边坡内侧指向外侧,直接导致了边坡安全系数的降低.通过上述研究分析,以期为现有水位变动工况下水库边坡稳定性设计提供参考.
    • 覃事河; 郑正勤; 胡庆忠; 朱永国
    • 摘要: 库岸滑坡是水利水电工程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滑坡失稳机理与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该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大渡河某水电站库岸边坡坍塌与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分析了某大型岩质滑坡失稳机理,提出了"建立综合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应急管理与永久治理方案设计同步开展"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应用于大型滑坡体的风险管理.结果表明,该滑坡体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有效的,因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既实现了安全稳定目标,又为滑坡体的永久治理与及早结束滑坡不安全状态争取了宝贵时间.该大型滑坡从出现变形迹象到整体滑移失稳时间短,在水库库岸滑坡案例中极具代表性,其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具有指导意义与推广价值,可为类似水利水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