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网络
布尔网络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5367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无线互联科技、陇东学院学报、生物信息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2005年上海博士后论坛——电子信息分论坛、2016第十二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等;布尔网络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沈良忠、刘文斌、张建国等。
布尔网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5367篇
占比:99.98%
总计:325428篇
布尔网络
-研究学者
- 沈良忠
- 刘文斌
- 张建国
- 林争辉
- 王云才
- 罗晓春
- 刘海芳
- 张晓华
- 张静
- 李建更
- 龚利爽
- 刘义芬
- 卢剑权
- 李璞
- 欧阳宏嘉
- 王丽琴
- 乔磊
- 刘洋
- 吕红丽
- 孙志坚
- 宋玉晶
- 宋金利
- 张卫东
- 张国伟
- 张国庆
- 张娅
- 方洁
- 昝乡镇
- 李志强
- 桑鲁骁
- 梁义
- 欧阳颀
- 段培永
- 段美霞
- 满梦华
- 王安帮
- 白娟
- 衣博文
- 褚杰
- 许鹏
- 赵千川
- 邵世煌
- 郑志明
- 郭炳晖
- 陈欣懋
- 韩华翔
- 马贵蕾
- 齐金鹏
- Andrzej MIZERA1
- CUI Peng
-
-
张安国;
李露露;
黄迟;
卢剑权
-
-
摘要:
研究了带有时滞的布尔控制网络的输出跟踪问题.首先,利用矩阵半张量积,将时滞布尔控制网络的逻辑形式转化为代数形式.其次,通过对代数状态空间进行研究,根据参考输出信号求得系统的最大控制不变子集,并且基于最大控制不变子集得到了时滞布尔控制网络输出跟踪问题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随后,设计了一个有效的算法来求解控制器.最后,通过举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
-
王瑞琦;
陈庆曦;
叶坚挺
-
-
摘要:
造血干细胞通过分化获得不同的成熟血细胞类型以满足不同的生理需求.通过整合两个已有的基因调控网络并进行修正,构建了综合调控网络以及对应的逻辑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基因在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该网络的稳态结果包含了两个小网络中涉及的大部分细胞类型,与实际的ChIP-seq数据结果一致.对综合调控网络进行瞬态扰动与持续扰动,分析了6种主要细胞类型之间正常分化所需要的最简扰动策略.获得的整合调控网络与逻辑模型可以为理解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特异性选择提供一些定性的参考依据,同时分析得到的扰动策略可以为实际的细胞培养实验提供一些方案上的建议.
-
-
杜海鋆;
张建国;
刘海芳;
龚利爽;
刘锋;
王云才
-
-
摘要:
自治布尔网络作为可调控的非线性系统,易于产生混沌信号.利用二输入异或门的非线性特性实现一种可产生高熵值混沌的18节点自治布尔网络电路.通过引入滤波系数,建立该电路的改进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电路对比实验研究滤波系数和时延参数对网络动态特性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与电路实验现象基本一致.当节点之间传输延迟不相等时,滤波系数对混沌的产生具有调控作用,表明引入滤波系数后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客观描述电路中的物理现象.借助分岔图、李雅普诺夫指数及排序熵进一步分析自治布尔网络电路的非线性特性和随机性,表明该电路输出的混沌序列具有高带宽和高熵值的特点.将该电路用于产生高速物理随机序列,并通过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SP 800-22随机性检测标准.
-
-
殷子樵;
郭炳晖;
马双鸽;
米志龙;
孙怡帆;
郑志明
-
-
摘要:
群体智能作为人工智能2.0时代最突出的研究方向之一,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人工智能模型倾向于使用全连通网络结构,认为全连通网络结构的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然而,在面对存在强干扰的复杂对抗环境时,智能决策体系需要面对由通信干扰甚至针对性攻击所造成的系统结构扰动.在不失准确性的前提下,为了能够更快、更稳定地进行实时响应,需要智能系统的结构具有实时自治响应调整机制.此类自治响应调整机制在自然界中的调控网络中很常见.文中通过引入DReSS表征族来定量分析随机网络与真实网络中结构扰动对于系统演化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网络结构对于结构扰动的抗干扰能力,并提出了一套群智体系网络结构的自治调节构想.
-
-
-
黄羿;
孔世明;
王以松;
张明义;
马新强
-
-
摘要:
布尔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调控数学模型,从布尔网络的状态变换推断其结构以发现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是布尔网络研究中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已有的归纳逻辑程序算法不能从布尔网络的不确定(解释)状态变换学习推断其网络结构.为此,文中提出了非确定解释转换学习(Learning From Non-deterministic interpretation Transitions,LFNDIT)算法从布尔网络异步更新语义下的解释变换学习其网络结构.首先将异步更新语义下的不确定解释变换集转换成确定解释变换集,然后利用Inoue等提出的从1步解释转换学习(Learning From 1-step state transition,LF1T)算法计算其对应的正规逻辑程序(布尔网络).该算法的完备性得到了证明,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从不确定状态变换计算布尔网络的结构,从而为发现布尔网络的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
-
陈欣懋;
欧阳颀
-
-
摘要: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系统生物学、数学、物理、化学与信息科学的新生的交叉学科.它的目的是在工程化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可预测地设计人造生命系统.经过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合成生物学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依旧面临复杂系统理性设计的困难.在系统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物理等知识根据网络功能来研究功能背后网络结构的方法被称为逆向工程.系统生物学逆向工程的研究思路与合成生物学设计过程的一致性,启发了我们利用逆向工程指导合成生物学的理性设计.逆向工程应用到合成生物学,将大大降低复杂功能回路的设计难度.本文从合成生物学的设计思路与问题出发,根据本文作者研究团队近十年来在逆向工程研究中的经验,归纳总结了目前逆向工程设计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方法,包括网络穷举方法、子网络拼接方法、从离散模型到连续模型的方法,论证了逆向工程指导合成生物学理性设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了目前逆向工程设计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发展瓶颈.
-
-
陈欣懋;
欧阳颀
-
-
摘要: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系统生物学、数学、物理、化学与信息科学的新生的交叉学科。它的目的是在工程化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可预测地设计人造生命系统。经过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合成生物学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依旧面临复杂系统理性设计的困难。在系统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物理等知识根据网络功能来研究功能背后网络结构的方法被称为逆向工程。系统生物学逆向工程的研究思路与合成生物学设计过程的一致性,启发了我们利用逆向工程指导合成生物学的理性设计。逆向工程应用到合成生物学,将大大降低复杂功能回路的设计难度。本文从合成生物学的设计思路与问题出发,根据本文作者研究团队近十年来在逆向工程研究中的经验,归纳总结了目前逆向工程设计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方法,包括网络穷举方法、子网络拼接方法、从离散模型到连续模型的方法,论证了逆向工程指导合成生物学理性设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了目前逆向工程设计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发展瓶颈。
-
-
-
-
-
张欣;
赵千川
- 《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
| 2005年
-
摘要:
随机布尔网络是对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控制的重要工具,而小世界特性是实际网络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拓扑连接形式.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具有小世界拓扑的布尔网络模型,并利用序的比较方法对其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小世界拓扑的引入使动态布尔网络有序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