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Budd-Chiari综合征

Budd-Chiari综合征

Budd-Chiari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98889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三届亚洲腹部放射学术会议暨中华放射学会第14届全国腹部影像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等;Budd-Chiari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943位作者贡献,包括祖茂衡、徐浩、韩新巍等。

Budd-Chiari综合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7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8889 占比:99.66%

总计:99225篇

Budd-Chiari综合征—发文趋势图

Budd-Chiari综合征

-研究学者

  • 祖茂衡
  • 徐浩
  • 韩新巍
  • 丁鹏绪
  • 张庆桥
  • 汪忠镐
  • 吴刚
  • 徐凯
  • 党晓卫
  • 顾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璀; 沈波; 曲颖; 陆伦根
    • 摘要: 布加综合征是一种由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引起的的少见疾病,机体高凝状态是常见的病因,影像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常用手段,目前的治疗以抗凝和血管成形为主。本文就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现状等进行总结。
    • 陈慧婷; 周永健
    • 摘要: 门静脉高压定义为门静脉系统压力病理性增高,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但也见于无肝硬化时,称为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根据累及的部位,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相关疾病可分为肝前、肝内或肝后三类;肝内病因所致可进一步细分为窦前性、窦性和窦后性。本文将总结肝后及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的特点,并详细讨论布加综合征和肝窦阻塞综合征不同分类,简述了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杨净; 李素新; 张跃辉; 李路豪; 刘兆臣; 沈东启; 党晓卫
    •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于布加综合征小鼠模型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6只,假手术+二甲双胍组(SHAM+M组)5只,布加综合征模型组(BCS组)10只,布加综合征模型+二甲双胍组(BCS+M组)9只。模型组行下腔静脉部分结扎术,SHAM组不结扎,二甲双胍组造模同时饮水中给予0.1%二甲双胍。6周后处死小鼠取材,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和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型胶原(Collagen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ibrinogen、α-SMA、Collagen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SHAM组相比,病理染色结果显示BCS组肝脏明显纤维化,中央静脉旁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窦扩张并伴有红细胞淤积和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沉积。BCS组HIF-1α、Collagen1 mRNA表达增加,α-SMA、Collagen1、HIF-1α、VEGF、Fibrinoge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5);与BCS组相比,BCS+M组肝脏纤维化减轻,红细胞淤积减少,胶原沉积减少,HIF-1α、Collagen1 mRNA表达降低,α-SMA、Collagen1、HIF-1α、VEGF、Fibrinogen蛋白表达降低(P值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改善由布加综合征所导致的淤血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为减少肝窦内微血栓,抑制HIF-1α/VEGF通路来发挥作用。
    • 何福亮; 尤红; 贾继东; 刘福全; 王磊; 赵洪伟; 岳振东; 王宇; 张珂; 齐瑞兆; 张月宁; 欧晓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术(DIPS)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 日至2017年6月31 日于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治疗科、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及北京地坛医院普通外科接受DIPS治疗的BC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病史、体征如腹胀、腹水、肝脏肿大、肝性脑病等以及围手术期生化检验指标.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梯度.术后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分流道通畅情况、有无肝脏肿瘤及生存状况.结果 共纳入67例BCS患者,男性45例,女性22例,年龄(38.12±23.22)岁.患者BCS分型包括肝静脉型65例,其中肝静脉广泛性阻塞型62例、肝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3例;肝静脉下腔静脉混合型2例.67例患者均成功行DIPS,共置入支架93枚,其中43例患者术中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2例混合型BCS患者同期行下腔静脉支架术,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由术前(22.17±9.16)mmHg(1 mmHg= 0.133 kPa)降至术后(9.87±4.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腹胀均缓解,术后3个月腹水均消退,肝脏淤血肿大明显缓解.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患者谷丙转氨酶由(65.28±27.75)U/L 降至(28 43±13.46)U/L,谷草转氨酶由(68.75±29.23)U/L 降至(26.92±13.33)U/L,总胆红素由(175.31±80.48)μmol/L 降至(45.08±26.54)μmol/L,直接胆红素由(127.55±44.65)μmol/L降至(35.12±10.77)μmol/L,白蛋白由(31.56±7.22)g/L 升至(44.18±11.3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3 年,5 例(7.46%)出现分流道狭窄并行分流道扩张,2 例(2.99%)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5.97%)腹水复发,2例(2.99%)出现肝性脑病,无患者出现肝恶性肿瘤,无患者死亡.结论 通过合理选择适应证应用DIPS术治疗BCS患者可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肝淤血,恢复肝脏形态及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王要轩; 姜青峰; 李珂; 薛焕洲; 田玉伟; 王佳佳
    • 摘要: 目的 总结布加综合征(BCS)合并肝脏结节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BCS合并肝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共入组患者3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1岁.分析不同性质结节的治疗和预后.结果 33例BCS患者合并肝脏结节,27例为肝细胞癌,6例为良性增生性结节.27例合并肝细胞癌患者中1例行介入栓塞化疗,26例行肝细胞癌切除手术,整体生存时间10.0~78.0个月,平均37.8个月.该类型良性结节均为多发,诊断后临床随访期间未见恶变.结论 BCS合并的良性结节,无需特殊处理,但应与肝细胞癌鉴别.BCS合并的肝细胞癌预后较好,应在解除肝脏流出道梗阻的同时积极手术切除.
    • 耿旭; 沙俊诚; 徐浩; 张庆桥; 魏宁; 许伟; 顾玉明; 徐凯; 祖茂衡
    • 摘要: 目的 探讨广泛肝静脉闭塞性布加综合征(BC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肝脏体积及肝功能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因广泛肝静脉闭塞性BCS并发顽固性腹水行TIPS治疗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腹部CT/MRI资料,采用三维重建法测量肝脏体积,并记录同期肝功能指标,对比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肝脏体积以及肝功能.结果 29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1例,年龄(33.3±6.3)岁,TIPS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与术前肝脏体积[(2124.6±420.9)cm3]比较,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肝脏体积[1周:(1926.3±372.3)cm3;3个月:(1480.6±183.1)cm3;6个月:(1461.9±153.0)cm3;12个月:(1469.3±148.5)cm3]均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第3、6、12个月腹水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6.4%(27/28)、100.0%(28/28)、100.0%(28/28).结论 TIPS治疗广泛肝静脉闭塞性BCS的临床疗效满意,术后6个月肝脏体积维持平衡、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林锐; 吴刚
    • 摘要: 目的 观察序贯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IVC)新鲜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7例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IVC新鲜血栓患者行小球囊预扩张、置管溶栓及大球囊扩张等序贯介入治疗;记录不良反应;术后随访复查超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对27例均以直径10~14 mm小球囊预扩张IVC闭塞段,扩张后原闭塞段血流均部分恢复;经留置溶栓导管泵入尿激酶40~60×104U/d、平均(44.10±8.40)×104 U/d,持续4~15天、平均(6.72±5.21)天后,超声显示20例IVC内血栓完全消失,7例仍残留少量陈旧血栓;以大球囊(直径25~30 mm)扩张IVC原狭窄段,之后IVC血流恢复,侧支血管明显减少或消失.围手术期未见肺栓塞、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0.22±18.43)个月,27例患者均存活,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序贯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IVC新鲜血栓安全、有效.
    • 刘行; 张庆桥; 肖晋昌; 沙俊成; 陈宏亮; 康伟; 丁寒; 徐浩; 祖茂衡
    •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下腔静脉阻塞伴危险侧支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8例下腔静脉阻塞伴危险侧支的BCS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9.0岁.选取患者肝脏MRI增强扫描图像构建下腔静脉三维可视化模型.行正位及左侧位下腔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下开通下腔静脉.术后随访下腔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构建下腔静脉三维可视化模型,共显示危险侧支51条,存在1、2、3、4条危险侧支患者分别为13、8、6、1例.规划穿刺路径与下腔静脉近心端长轴夹角平均22.2°.28例患者中,三维可视化模型可清晰显示危险侧支开口、走行及下腔静脉阻塞端位置形态28例(100.0%),优于DSA正位及左侧位清晰显示的6例(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45,P<0.05).28例患者均成功开通下腔静脉,无并发症.28例患者随访2~30个月,平均18.4个月.25例患者下腔静脉血流通畅,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4、14个月出现下腔静脉再阻塞.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BCS下腔静脉阻塞伴危险侧支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