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血压,门静脉

高血压,门静脉

高血压,门静脉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1年内共计106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0篇、专利文献35189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腹部外科等; 高血压,门静脉的相关文献由334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志勇、杨镇、罗蒙等。

高血压,门静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0 占比:2.92%

专利文献>

论文:35189 占比:97.08%

总计:36249篇

高血压,门静脉—发文趋势图

高血压,门静脉

-研究学者

  • 吴志勇
  • 杨镇
  • 罗蒙
  • 张珂
  • 张启瑜
  • 李志伟
  • 汤善宏
  • 许瑞云
  • 刘波
  • 周光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苏洁; 王莹; 潘煜; 华瑞
    • 摘要: cqvip:门静脉高压是指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的压力梯度增加超过5 mm Hg[1],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脾大、腹水、胃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原因,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临床少见,且病因多样。现报道1例反复以消化道出血、脾大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有门静脉高压而无肝硬化表现,骨穿后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MM以门静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者少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 汪昱; 董科
    • 摘要: 目的 探究改良腹腔镜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PD)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HT)的临床安全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临床确诊并行LSPD术的163例肝硬化PHT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开展先后分为常规组(68例行常规LSPD术)和改良组(85例行改良LSPD术).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Fisher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中常规组4例中转开腹,改良组1例中转开腹,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均<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1%低于常规组27.9%(χ2=6.276,P=0.012).结论 肝硬化合并PHT患者行改良LSPD术安全可行,在缩短术时、减少出血、促进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也可提高巨脾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李秋生; 王乐; 冯峰; 邢中强; 张建生; 王文斌; 吕海涛; 刘建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与脾切除组相比,脾动脉结扎组手术时间短[(181 ±72)min 比(284 ±72)min,t=-6.205,P <0.01]、术中失血量少[(100 ± 50)ml 比(700±86)ml,t=-5.166,P<0.01]、输血率低(28%比67%,x2 = 11.47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动脉结扎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脾切除组(2 d比3 d,Z=2.361,P<0.05);脾切除组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上升程度高于脾动脉结扎组(P<0.05);脾切除组10例术后出现门静脉血栓,脾动脉结扎组6例术后出现门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57,P<0.05).结论 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手术方式相对简单、创伤小、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低等优势.
    • 田明国; 李宝定; 辛国军; 贾东; 王亚飞
    • 摘要: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联合经脾静脉冠肾静脉分流术的患者采取紧贴门静脉结扎脾静脉的方法,58例未行脾静脉结扎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入的导管滴注肝素,并于术后第7~14天行CT检查.结果 脾静脉结扎组的36例患者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22例(38%),脾静脉血栓58例(100%),两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38%,x2 =17.828,P<0.05).结论 在脾切除术中结扎脾静脉近端可有效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发生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
    • 黄晓铨; 陈世耀
    • 摘要: 内镜治疗作为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控制出血与预防再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疗不断地走向个体化、精准、全程管理模式.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可以准确判断门脉高压病因与临床特点,重视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与处理可以更有效控制静脉曲张的进展.静脉曲张分型复杂,依据内镜、增强CT门脉重建、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等检查结果进行个体化分层分级评估选择方案,结合改良组织胶治疗技术精准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关注门脉高压其他并发症与患者合并疾病,联合多学科诊疗管理,及时综合处理,是改善门脉高压患者内镜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键.
    • 罗添成; 黄晓铨; 夏睿琦; 吴玲; 纪元; 李锋
    • 摘要: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门静脉高压患者肝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内镜治疗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治疗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入院并接受肝穿刺活检的不明原因门脉高压患者,分析其病理学特征、门脉CT影像学、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表现,并随访内镜治疗后出血情况.结果 共纳入31例不明原因的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并接受肝穿刺活检的患者,10例患者存在原因不明的肝硬化,21例患者为非肝硬化.非肝硬化组患者以男性为主(71.4%),年龄较肝硬化组小[28.0(29.5-49.5)岁vs 58.5(43.5-65.8)岁,P =0.004],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显著少于肝硬化组(4.8%vs 40.0%,P=0.027).非肝硬化组病例肝穿刺病理学表现包括门脉血管病变、淤胆、肝窦扩张等特征,与肝硬化组患者发生比例相似(P>0.05).非肝硬化组患者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率、接受内镜治疗比例、胃静脉曲张Sarin分型与肝硬化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值显著低于肝硬化组[4.5(2.8-12.8)mmHg vs 12(8-18)mmHg,P = 0.018].共21例患者接受了内镜治疗,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内镜治疗后再出血风险相似(P = 0.751).结论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以年轻男性为主,较少合并糖尿病,HVPG不能反映真实门脉压力,与不明原因的肝硬化性门脉高压临床表现相似,病理学表现缺乏特征,内镜治疗仍是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选择.
    • 鲁建国; 阴继凯; 王栋
    • 摘要: 全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目前已成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精细、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精准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手术操作及精致的围手术期管理仍是腹腔镜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术前合理精准的个体化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是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及手术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术中规范化个体化的精细手术操作是精准断流、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键;术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快速恢复,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抗凝治疗是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多学科间协作是未来推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重要任务.
    • 何福亮; 尤红; 贾继东; 刘福全; 王磊; 赵洪伟; 岳振东; 王宇; 张珂; 齐瑞兆; 张月宁; 欧晓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术(DIPS)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 日至2017年6月31 日于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治疗科、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及北京地坛医院普通外科接受DIPS治疗的BC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病史、体征如腹胀、腹水、肝脏肿大、肝性脑病等以及围手术期生化检验指标.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梯度.术后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分流道通畅情况、有无肝脏肿瘤及生存状况.结果 共纳入67例BCS患者,男性45例,女性22例,年龄(38.12±23.22)岁.患者BCS分型包括肝静脉型65例,其中肝静脉广泛性阻塞型62例、肝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3例;肝静脉下腔静脉混合型2例.67例患者均成功行DIPS,共置入支架93枚,其中43例患者术中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2例混合型BCS患者同期行下腔静脉支架术,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由术前(22.17±9.16)mmHg(1 mmHg= 0.133 kPa)降至术后(9.87±4.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腹胀均缓解,术后3个月腹水均消退,肝脏淤血肿大明显缓解.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患者谷丙转氨酶由(65.28±27.75)U/L 降至(28 43±13.46)U/L,谷草转氨酶由(68.75±29.23)U/L 降至(26.92±13.33)U/L,总胆红素由(175.31±80.48)μmol/L 降至(45.08±26.54)μmol/L,直接胆红素由(127.55±44.65)μmol/L降至(35.12±10.77)μmol/L,白蛋白由(31.56±7.22)g/L 升至(44.18±11.3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3 年,5 例(7.46%)出现分流道狭窄并行分流道扩张,2 例(2.99%)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5.97%)腹水复发,2例(2.99%)出现肝性脑病,无患者出现肝恶性肿瘤,无患者死亡.结论 通过合理选择适应证应用DIPS术治疗BCS患者可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肝淤血,恢复肝脏形态及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赵长勇; 沈玮博; 戴赛民; 徐松; 郭子健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巨脾患者临床资料.共人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8岁.根据手术分离脾脏人路分为研究组(n=26):采用改良脾脏后外侧人路,脾蒂最后处理;对照组(n=22):经前人路,建立脾蒂后隧道,脾蒂优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脾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等指标和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脾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50.2 ±15.1)ml、中转开腹2例(7.7%)、术中输血1例(3.8%),优于对照组的(160.1 ±40.3)ml、7例(31.8%)、5例(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9例(34.6%)术后发生并发症,优于对照组的13例(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5个月,研究组20例(76.9%)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7例(26.9%)门静脉血栓;对照组17例(77.3%)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6例(27.3%)门静脉血栓.结论 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分离脾脏用于腹腔镜巨脾切除安全可行.
    • 胡智明; 江俊杰; 张焕庆; 成剑; 张远标; 吴伟顶; 张宇华; 张成武; 黄东胜
    • 摘要: 目的 总结保留食管旁静脉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保留食管旁静脉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41~83岁,中位年龄51岁.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相关资料.结果 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中止手术或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70 ±32)min,术中出血量(160 ±30)ml,术后住院时间(6.1 ±1.1)d,术后无胰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15个月,1例发生门静脉血栓,无上消化道再出血情况.结论 保留食管旁静脉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精准断流术,需要团队紧密配合和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医生完成,保留胃冠状静脉的主干和食管旁静脉的完整是关键,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