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图像
差分图像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98318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工程与试验、光电工程、现代电子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第十一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全国学术年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等;差分图像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克里斯蒂安·凯斯纳、马库斯·科瓦尔席克、史金飞等。
差分图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8318篇
占比:99.97%
总计:298413篇
差分图像
-研究学者
- 克里斯蒂安·凯斯纳
- 马库斯·科瓦尔席克
- 史金飞
- 吴成茂
- 李平
- 王向军
- 田小平
- 迈克尔·曼哈特
- Y.Q.姜
- 乔治·M·小克利福德
- 伍茜
- 何晶靖
- 何睿清
- 俞小莉
- 倚海伦
- 关华
- 冯华君
- 凌菲
- 刘勤
- 刘志强
- 刘思言
- 刘振翔
- 刘新海
- 刘艳仙
- 刘震涛
- 包晓敏
- 吴敏
- 吴鹏
- 周文涛
- 周玉麟
- 夏兰兰
- 姚永帮
- 姚辉
- 封帅
- 崔诗晗
- 张健
- 张宝华
- 张桂林
- 徐之海
- 戚务昌
- 方康玲
- 朱文越
- 李奇
- 李春兰
- 李革
- 杨东勇
- 杨明桥
- 杨青
- 杰兰特·欧文
- 杰弗里·S·罗斯纳
-
-
郑禹;
汪萍
-
-
摘要:
雷达系统在船舶导航、目标侦察、避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船舶功能设备,雷达视频信号中包含了回波信号的各种特征,通过分析雷达视频信号可以获取被测目标的距离、尺寸等参数。本文基于视频图像序列的船舶雷达系统目标检测和目标特征参数提取方法,重点介绍基于差分图像法的运动目标检测、雷达视频信号的噪声滤波、基于边缘算法的视频图像目标特征提取,最后结合软硬件环境,开发了针对船用雷达的视频图像目标检测系统。
-
-
成亚玲;
柏智;
谭爱平
-
-
摘要:
针对传统的多聚焦图像的空间域融合容易出现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GF)和差分图像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源图像进行不同水平的GF,并对滤波后图像进行差分,从而获得聚焦特征图像;随后,利用聚焦特征图像的梯度能量(EOG)信息获得初始决策图,对初始决策图进行空间一致性检查以及形态学操作以消除因EOG相近而造成的噪点;然后,对初始决策图进行GF以得到优化后决策图,从而避免融合后的图像存在边缘骤变的问题;最后,基于优化后决策图对源图像进行加权融合,以得到融合图像.选取3组经典的多聚焦图像作为实验图像,将所提方法与其他9种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主观视觉效果显示,所提方法能更好地将多聚焦图像的细节信息保存下来,另外,经该方法处理后的图像的4项客观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对比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融合图像,较好地保留原始图像信息,有效解决传统多聚焦图像融合出现的边缘模糊问题.
-
-
卓书芳;
黄清海;
郭世南
-
-
摘要:
线束是电子化、智能化产业中重要的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电和通讯等领域.在线束端子压接完成后会出现端子头部被挤压扭曲变形,当前线束加工质量检测大多依赖人工检验,容易因为人体视觉疲劳及其他因素导致线束成品检测质量参差不齐,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局部差分的端子质量检测算法,首先采用灰度模板匹配算法定位检测区域,再将标准图像和当前图像作差分,并经过形态学处理和连通区域标记算法测量出变形的位置和大小,针对环境光照变化引起的定位不准现象,采用了一种全局光照补偿的算法降低其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端子质量检测.
-
-
包晓敏;
李平
-
-
摘要:
为改善工业生产车间安全防护手段低效、防护设备造价高等缺点,基于运动目标检测技术设计安全防护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OpenCV软件库,将相邻三帧图像进行两两差分运算得到差分图像,依据最大模糊熵准则自适应选取阈值,对差分图像进行二值化,对所得二值化差分图像进行逻辑“与”运算,检测运动目标。系统还可根据距离判断运动目标是否进入设定的危险区域,从而实现自动报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最大模糊熵阈值三帧差算法准确率、系统自动报警功能正检率较高,分别达到98.8%、96.7%。该安全系统能够实现危险自动报警,保障工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
包晓敏;
李平
-
-
摘要:
为改善工业生产车间安全防护手段低效、防护设备造价高等缺点,基于运动目标检测技术设计安全防护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OpenCV软件库,将相邻三帧图像进行两两差分运算得到差分图像,依据最大模糊熵准则自适应选取阈值,对差分图像进行二值化,对所得二值化差分图像进行逻辑"与"运算,检测运动目标.系统还可根据距离判断运动目标是否进入设定的危险区域,从而实现自动报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最大模糊熵阈值三帧差算法准确率、系统自动报警功能正检率较高,分别达到98.8%、96.7%.该安全系统能够实现危险自动报警,保障工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
-
-
-
-
邓高生;
李迪;
王世勇
-
-
摘要:
模具是工业产品的成型工具,在滴塑加工过程中,若模具存在异物,它会导致下一次成型时成品出现孔洞,严重降低产品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图像的残留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灰度模板匹配算法定位检测区域,再将标准图像和当前图像作差分,并进行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获得二值化图像,最后对图像进行连通区域分析,得到残留物在图像中的位置和大小;针对环境光照变化引起的误检现象,采用了一种全局光照补偿算法降低其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模具的残留物检测.
-
-
-
-
-
丁峰;
李宗伯;
王进;
鲁立
- 《第十一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全国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运动检测是智能视频监视系统的关键部分。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运动检测方法,并对差分图像运动检测算法做了改进。采用分块比较亮度均值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误报警率,消除了CCD抖动的干扰,而且减小了计算量,对光照变化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
-
关华
- 《第14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暨第3届全国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基于方差离散性分析的运动图像检测算法,通过对差分图像的统计量的离散性分析,实现运动图像的检测.对于一个图像序列样本,该算法首先计算出差分图像及其统计特性(均值和方差),并根据计算出的均值、方差以及所需要的灵敏度确定出检测门限,然后将差分图像的统计量与检测门限进行比较完成运动图像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差分图像的统计特性对物体的运动非常敏感,其于对差分图像的统计特性分析进行运动检测是可靠和高效的.
-
-
-
-
-
-
郭文佳;
王向军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探讨了在野外实时图像监测中,如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突然出现在地平线附近的爆点目标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帧间实时差分处理的新的系统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采用帧间差分,对多项图像处理操作进行算法整合,在两帧图像采集期间完成处理任务.此外,算法中为排除野外环境的干扰,提出了依据时空相关性检测的帧间多级差分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排除空旷无人地区各种自然因素的干扰,且处理速度快.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