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边界提取

边界提取

边界提取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5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57344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测绘、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4年第三届全国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学术会议、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七次学术信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图象图形联合学术会议等;边界提取的相关文献由989位作者贡献,包括兰志广、刘巍、张洋等。

边界提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7344 占比:99.86%

总计:157571篇

边界提取—发文趋势图

边界提取

-研究学者

  • 兰志广
  • 刘巍
  • 张洋
  • 贾振元
  • 刘涛
  • 刘立
  • 叶帆
  • 张致远
  • 赵海洋
  • J·J·小卡里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成志; 金俊杰; 毛英坤; 丁诗祺; 王恩国; 蔡梦想
    • 摘要: 针对未知复杂曲面的视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界检验进行视点自主规划的方法。基于初始视点采集的曲面点云数据建立网格模型,依据边界边与三角形的关联属性,提取当前网格模型的边界;基于边界边之间的连通性和边界的封闭性,聚类闭合边界,进而根据闭合边界的相对长短区分外边界与孔洞边界;将外边界依据边界间方向向量的夹角偏差进行分段,对应不同潜在趋势面,采用二次曲面拟合估计趋势面并求导计算法矢,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边界最大主成分方向进行视点规划;然后基于孔洞的中心、大小与中心的法向量规划孔洞区域的观测视点;最后使用规划的外边界和孔洞的视点观测当前模型边界,进行真伪边界判断自主决策视点规划是否终止。以汽车后保险杠为规划对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主实现未知复杂曲面三维测量时的视点规划任务,平均每个视点规划用时67 ms,总体建模时间用时约6 min;累积覆盖率达到100%,在扫描时间和完整性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 费鲜芸; 戴哲; 刘如飞
    • 摘要: 提取建筑立面中窗户等非墙面元素的边界特征是利用点云数据进行建筑物精细化建模的难点。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建筑物激光点云立面几何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RANSAC算法粗分割建筑物立面,通过双向DBSCAN算法提取墙面点云,并依据墙面点云提取墙面边界和分离窗户点云;其次,对窗户点云进行欧式聚类和矩形拟合分类;然后对窗户的特征凸包点内插获得窗户边界模板点云;最后利用模板匹配方法获取完整的建筑物立面窗户点云边界,并获得整体建筑物立面边界点云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提取建筑物墙面点云边界,补全部分边界缺失的窗户轮廓边界点云,满足建筑物精细化建模的需求。
    • 陆尚鸿; 李文国
    • 摘要: 点云配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三维重建的质量。针对传统K-4PCS耗时长且易出现错误匹配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边界质心的点云粗配准方法。通过对点云进行边界提取,既保留点云外表特征,又减少了点云数据的大小,提高了粗配准速度。为了加快边界点的提取速度,使用K-D tree算法完成对k近邻点的搜索。通过配准边界点的质心,减少点云初始距离并增加重叠度,保证了粗配准的精度。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方法在粗配准速度和精度方面都优于传统K-4PCS算法,其速度约为传统K-4PCS算法的2倍,平移和旋转精度也比传统K-4PCS高了40%以上。文中所提方法对提高点云粗配准的速度和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孙伟; 李文俊
    • 摘要: 首先,从设计需求、结构体系和控制系统设计了割草机器人总体方案;然后,设计了草坪边界提取算法和割草机器人路径规划系统,实现了一套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和计算机视觉的割草机器人路径规划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割草机器人能够实现草坪边界提取和规划出最优路径,割草机器人路径规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张长勇; 饶瑞
    • 摘要: 目的针对阶梯垛型点云边界检测中,现有边界提取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阶梯垛型点云的快速边界提取算法。方法首先使用Kd-Tree对点云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构建,其次搜索采样点及其近邻点,构建单位平面向量,并进行向量叠加,根据叠加后的向量模长来判断是否为候选边界点,然后使用近邻点最大夹角法来进行边界点精提取,最后使用Kinect相机获取阶梯垛型点云数据,进行算法对比验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保证垛型边界提取精度的同时,比经典边界提取算法的运行时间缩短了75.14%,比优化前的边界提取算法运行时间缩短了11.06%。结论提出的边界提取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阶梯垛型点云边界,可为自动码垛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 许小进; 杨堃; 王荣; 陈宏远
    • 摘要: 针对核燃料组件关键尺寸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识别的核燃料组件堆芯管座间垂直阶差与水平间距测量方法。通过直通滤波算法去除与关键尺寸测量无关的冗余点云,利用统计滤波算法滤除离群噪点,基于RANSAC平面分割实现了管座特征区域点云的提取;建立了关键尺寸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平面实现了管座间垂直阶差的测量;将三维点云投影至二维平面,以保留管座点云边界信息,并进行欧式聚类分割,在分离出不同管座点云的基础上提取出边界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算法的点云测距算法,实现了相邻管座间的水平间距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精确地测量出核燃料组件堆芯管座间的垂直阶差与水平间距,并且使二者误差均保持在0.2 mm以内。
    • 肖培; 王强
    • 摘要: 点云模型的边界提取是点采样曲面交互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用户交互式边界顶点选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自动生成点云模型边界曲线的算法。该算法根据用户从点集中渐次选出的点,通过计算每个新点到当前边界的距离,策略地将该点加入到边界曲线的适当位置,同时维护边界的完整性,并使边界曲线的长度近似最优化。实验表明,与适当的用户界面相配合,该算法可有效地实现点云模型的特征区域交互式提取、点集模型分割等操作。算法可为点云模型的参数化及模型编辑等提供支持。
    • 喻根; 崔炜; 徐照翔; 刘馨柔
    • 摘要: 针对复杂环境下远距离目标在语义分割时易出现的边界模糊、断裂及目标丢失等问题,基于DeepLabV3+网络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界信息的语义分割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Darknet-53网络代替原DeepLabV3+特征提取网络以加快模型运行速度,并设计了一种特征融合模块作为低层特征用于解码阶段恢复细节信息,为了进一步优化目标边界,利用特征共享原则,设计一种通过主体网络特征共享层学习多尺度信息以预测目标边界的边界提取模块,以此对分割图像进行约束优化,提升模型在边界处的预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语义分割模型能够有效缓解远距离目标语义分割时的边界模糊等问题.
    • 李景俊; 芮执元; 剡昌锋; 王文斌; 魏财斌
    • 摘要: 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孔洞的几何形状复杂、位置分布散乱且曲率变化明显,使用单一判定准则难以完整地提取其边界特征点.为实现叶片缺陷孔洞边界的精准提取和孔洞边界线的平滑拟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判定准则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孔洞边界特征点的提取算法.该算法采用K–Dimension tree(K–D树)建立点云的空间拓扑结构,以采样点及其K邻域点为参考依据构建拟合平面,将采样点的空间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通过融合采样点的法向夹角判定准则与邻域场力矢量和判定准则,采用加权的方式获得采样点的特征值与判别阈值作为边界特征点的判定依据.通过两组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复杂缺陷孔洞模型的边界特征点.
    • 左欣; 乔日东; 倪培君; 付康; 徐向群; 齐子诚
    • 摘要: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壁厚的自动测量,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测量效率及准确性,在不同电压下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三维锥束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试验,对获取的三维CT体数据进行了表面测定,同时,比较了400 kV和430 kV下散射线校正与未校正的边界,并对2组经过散射线校正后的数据进行标准量块(嵌入叶片中的)提取边界测量验证.研究表明,采用400 kV和430 kV的电压并经过散射线校正后的2组CT数据都可以提取完整清晰的叶片边界,测量结果与实际值较为接近,论证了通过提取边界对叶片进行测量的方法可以实现叶片壁厚测量的自动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